也许明眼人早看出来了,《飞云》中那位特立独行的何竞我,身上有明朝狂儒何心隐的影子。
而《飞云》中与锦衣卫和蒙古势力抗衡的聚合堂,在明朝真的出现过——只不过那个聚合堂不是江湖组织,但是同样鼎鼎大名,有人说那是在中国明朝出现的一次“乌托邦”实验。创办那个聚合堂的,就是何心隐——明朝历史上有名的狂儒。这一点跟小说中何竞我的设定一样。
儒学在明朝出现了天翻地覆的新变化,那就是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实在是一个让人不得不佩服的奇才、圣人,一个在儒学、修养、政治和军事上都书写了无数传奇的大人物。关于他的传奇太多太多,这里就不多罗嗦了。王阳明的众多弟子中,有一位创办“泰州学派”的王艮,主张良知现成自在,提出“百姓日用即是道”,因学说简便易行,又以启发市井智愚为职志,无论士子官僚,还是贩夫走卒,一律接引开导,因此“泰州学派”在王门中独树一帜,形成了极具平民色彩的风格。泰州学派传入江西后,出现了以颜钧、何心隐、徐樾、罗汝芳等为代表、倡扬自然人性论、危言放行的“狂禅派”。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二泰州学案说:“泰州(王艮)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龙蛇,传至颜山农(钧)、何心隐一派,遂复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矣。”“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有古人,后不见有来者。释氏一棒一喝,当机横行,放下拄杖,便如愚人一般;诸公赤身担当,无有放下时节。”[飞云惊澜录]首发外篇明朝真的有个聚合堂
泰州学派,是一次中国文化和思想上的狂荡迸发,而何心隐则以其激情奔放的一生为泰州学派增添了颇为浓烈的重彩。晚明思想史上的战士李贽,就极其推崇何心隐,称之为圣人(见顾宪成小心斋劄记)。“何心老英雄莫比。观其羁绊缧绁之人所上当道书,千言万语,滚滚立就,略无一毫乞怜之态,如诉如戏,若等闲日子。今读其文,想见其为人。其文章高妙,略无一字袭前人,亦未见从前有此文字,但见其一泻千里,委曲详尽。观者不知感动,吾不知之矣!”(续焚书卷一与焦漪园太史书)
何心隐原名梁汝元,江西吉州永丰人,“幼时颖异拔群,潜心经史,辄以远大自期。”嘉靖二十五年举郡试第一。第二年,何心隐“及闻王心斋先生良知之学,竟芥视子衿,乃慨然曰:道在兹矣。遂师颜山农”。
何心隐特立独行之处,最明显的就表现在他敢于向权贵挑战,甚至设计搞掉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权臣严嵩!
黄宗羲在《泰州学案》中说,当时何心隐与一个名叫蓝道行的乩师,利用嘉靖相信乩术的弱点,给严嵩布了个局。他们先是测知了严嵩将在某日给嘉靖皇帝进言,便事先由蓝道行利用乩神降语,对嘉靖皇帝说,今日当有一奸臣言事。皇帝正在疑惑,严嵩的揭贴已经送到。由此,严嵩受到嘉靖怀疑,最终在御史邹应龙的奏劾下被罢了官——关于这一点,在《飞云惊澜录》的尾声中,通过对话,将“何竞我”的这一构想略略做了一个铺叙,当然更多的东西是无法细说的了。[飞云惊澜录]首发外篇明朝真的有个聚合堂
何心隐还有一个著名的藐视权贵的例子,就是在他见到当时炙手可热的张居正时,轻蔑地问张是否知道大学之道。由此招致张之嫉恨。
在思想上,他认为人们对声、色、美味、享乐的向往和追求是出乎自然、正当合理的,应当尊重人们的人性要求。因此他提出“育欲”之说,主张“乘乎其欲”。这也是对宋明理学灭欲论的一个直接反动。当时对社会冲击最大的,是他对“五伦”的重新定位。“五伦”为“君臣”“夫妇”“父子”“兄弟”“朋友”,是古代中国社会必须遵守的人伦关系。李贽评何心隐:“人伦有五,公舍其四,而独置身于师友贤圣。”也就是五伦之中,他独重“朋友”这一关系。
《飞云惊澜录》中有这样的话:袁青山将脸一端,那一张国字脸就更显得肃穆异常:“家师常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朋友之间的仁义交往,否则便与禽兽无异。五伦之中除了师友之外,其他的四伦或匹、或昵、或凌、或援,皆不合理。所以聚合堂中除了师尊,人人都是亲如兄弟。”
唤晴听袁青山这么一说,忍不住吐了一下舌头,暗道:“人伦有五,这位聚合堂主竟舍其四,这等特立独行只怕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飞云惊澜录]首发外篇明朝真的有个聚合堂
这样的描写,也算是对先贤的一种致敬吧!
何心隐的学说和行为,自然大大触动了当时的昏聩的明朝政府。地方衙门以何心隐聚徒讲学触犯禁令为由,对他进行缉捕。何心隐只得四处逃逸,但他以“负罪之身”仍“不思悔改”,继续同朝廷对抗。万历7年(1576年),张居正借皇帝诏,欲毁天下书院。何心隐不服,写了《原学原讲》一文,提出“必学必讲”,“必不得不学不讲”,公开反对张居正毁书院、禁讲学的命令。
面对张居正的高压政治,何心隐的异端脾气发作,准备再一次“掀翻天地”、“赤手搏龙蛇”,以对付严嵩的办法,设计除掉张居正。由此进一步获罪朝廷,终于在同年被捕于南安,后押解武昌,严刑拷打,宁死不屈,一代奇人,最终死于狱中。
何心隐创建聚合堂,还是在他的早年。当然,他办的聚合堂肯定不是江湖组织——虽然据史料记载,这位何心隐跟所谓“纯阳道法”的民间反朝廷秘密组织有点联系。
当年他从颜钧学习之后,就回到家乡,按照自己的理想设置了“聚合堂”。这个“聚和堂”是一个以宗族为单位,既管教化,又管经济的社会基层组织。“聚和堂”的重要内容,是进行全族义务教育。全族子弟不分长幼远近,住在一起,伙食统一,在完全平等的集体生活中接受教育,以求“相亲相爱”、“务除杂念”。同时,“聚和堂”捐千金,创义团,储公廪(仓库),在合族内部对鳏寡孤独实行集体救济,对婚丧祭祀赋役的费用,“一切通其有无”,逐步缩小贫富差距。[飞云惊澜录]首发外篇明朝真的有个聚合堂
据说,这是一个中国化的乌托邦!
虽然何心隐早年致力的宗族建设颇有成效,“数年之间,几一方三代矣”。但是后来,心雄天下的何堂主终于放弃了这个江西永丰大族富有之家,试图通过道友、同志的凝聚来实现其政治社会理想,所谓“欲聚友以成孔氏家云”。
于是他踏上了一个曲折艰难的茫茫不归路,一边进行着他理想中的教育,一边进行他蔑视权贵的行迹,最终于63岁时惨遭杖刑而毙。
,
[更多、更新、更热连载作品尽在!欢迎广大书友常来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