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雲驚瀾錄》的開端,是由大帥曾銑被冤殺引起的。
自“土木不變”後,蒙古的各酋長之間,互相仇殺。俺答勢力較強,統一了各部落,控制了漠南,擁有騎兵十萬,時常侵掠明朝邊境。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至二十四年,俺答出動軍隊十餘次擾驚陝西、山西等地,邊民飽受蹂躪,朝野震動。明朝政府那時候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對付蒙古人,基本上就是毫無辦法。
直到曾銑出現。
曾銑少時家貧,卻聰穎好學,出口成章。明嘉靖八年(1529年),考中進士,官授福建長樂知縣,後升御史,巡按遼東、山西,平定了遼東、山東的叛亂,擊退了入侵山西的邊寇,威震遼魯晉。
曾銑受命巡撫山西,修邊牆,制火器,在浮圖谷跟蒙古俺答的較量之中獲全勝。嘉靖二十五年(1546),曾銑任兵部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不久,俺答以10萬鐵騎擾掠延安、慶陽。曾銑僅以數千之兵拒敵於塞門,命參將李珍偷襲敵軍馬梁山大本營。俺答腹背受敵,潰不成軍。經過塞門一戰,俺答元氣大傷,邊城暫安。
從長遠出發,曾銑認為只有收復河套,一舉拔掉蒙古進窺中原的落腳點,才是確保邊城安寧的長遠之計。於是,曾銑嚮明世宗上《請復河套疏》,世宗採納了曾銑的建議,撥銀20萬兩,並罷免反對收復河套的延綏、陝西、寧夏巡撫。第二年春,曾銑一面修築大同西路、宣府東路邊牆,一面主動出擊河套,俘敵千計。四月,俺答派使者求和,被曾銑所拒。六月,曾銑調集各路總兵圍殲,當俺答一部戰敗被迫移營渡河時,總兵仇鸞不聽將令,貽誤戰機,致使整個戰役受到影響。曾銑大怒,彈劾仇鸞,仇被削去官職,關在京師天牢。[飛雲驚瀾錄]首發外篇歷史上的曾銑
但這時,腐敗的大明政府內部卻開始了一場無聲無息的政治鬥爭,最終使這位孤忠耿介的大帥被冤殺。
因為曾銑的復套之議得到了當時的首輔夏言的全力支持,夏言也欲立此不世之功以鞏固自己的地位,並多次作詩唱和。開始時嘉靖皇帝也是十分支持復套之策的,總兵仇鸞貽誤軍機,被曾銑彈劾,嘉靖將他削官入獄。八月,曾銑再上《重論復河套疏》説:“中國不患無兵,而患不練兵。復套之費,不過宣大一年之費。敵之所以侵軼無忌者,為其視中原之無人也。”
但是僅僅因為陝西澄城出現了山崩等自然異常現象,疑神疑鬼的嘉靖就認為是上天示警,開始反思復套的成功率。本來作為一國之主,對於用兵這樣的大事上三思而行也是好事。不過,嚴嵩及時洞悉了嘉靖的意圖,他為了扳倒支持復套的夏言,搶先上書詆譭曾銑的復套是狂妄之舉。其疏中所説十分陰毒,如“銑以好大喜功之心,而為窮兵黷武之舉,在廷諸臣皆知其不可,第有所畏,不敢明言”,先罵曾銑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更説諸大臣對此敢怒不敢言,綿裏藏針地説夏言專權。
經過嚴嵩別有用心的一番挑唆,剛愎自用又心黑手辣的嘉靖終於變了主意。錦衣衞立時將曾銑逮捕入獄,首輔夏言被罷官。隨後嚴嵩先是代替還在牢裏面的仇鸞上書揭發曾銑各項不法罪狀,接着又指使法司強行對曾銑之子勒贓。[飛雲驚瀾錄]首發外篇歷史上的曾銑
最終的結果是曾銑被擬以“交結近侍官員律”處死,被屈斬於北京西市。幾個月後首輔大學士夏言也被殺,從此嘉靖一朝的大權落在了嚴嵩手中。
據説曾銑臨刑前臉不改色,慨然賦詩:“袁公本為百年計,晁錯翻罹七國危。”——這一句詩也被《飛雲》引用。
《明史》説曾銑“有膽略,長於用兵”“色有冰霜,言笑甚寡,長不過中人,其忠勇特立,沉毅善謀”。當他為山東巡撫時就有復套之念,每當談及蒙騎踐踏中原,都“怒發裂眥而中夜不寢”(這樣的好官實在罕見,所以就把他這個形象通過在《飛雲驚瀾錄》中通過任笑雲的口轉述了一遍),後為三邊總督,志在復套,而且親自規劃,天下士人無不倚席以待。據當時人説“聞其所制火車地炮等攻具數萬,皆可用”,“規畫措置,種種次第,公非寡謀而輕發者也”。
《飛雲》中所説的“慢雷”確實也是曾銑發明的,類似現代的定時炸彈。據説這玩意的形狀像個圓鬥,外面塗五彩花紋,就像一個美麗的玩具,內裝火藥和發火裝置,點燃後,三四小時自動爆炸。當敵人經過時,將慢雷放置路旁,待敵人拾取後,相互觀賞時,突然爆炸。
可惜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卻生不逢時地遇到了乖戾殘暴的嘉靖和陰險毒辣的嚴嵩,最終成了慘酷的政治鬥爭和嘉靖陰損乖張的脾氣的無辜犧牲品。但英雄總不會被人民忘記,明代時,黃岩人為了紀念這位屈死的英雄,在縣城曾銑故居巷口建“三邊總制坊”,縣城北建“曾銑節制三陲坊”,並將他故居小巷改名為“曾銑巷”,流傳300多年。[飛雲驚瀾錄]首發外篇歷史上的曾銑
,
[更多、更新、更熱連載作品盡在!歡迎廣大書友常來閲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