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侠道:
如果要附会起来,写这一篇最初的灵感,倒的确和一段历史有关。只不过不
是中国,而是前苏联。那是赫鲁晓夫回忆录里提到的一件事,时间是1933年,背
景是苏联的工业化。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一触即发,斯大林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决策。而这样的工业化进程是极为残酷的,它是以对农民的剥夺为代价。在
西伯利亚,成片的农民被饿死。赫鲁晓夫时任乌克兰的省委书记,他收到了来自
一个集体农庄的书记给他的信件,信中说:赫鲁晓夫同志,我向您汇报:国家规
定的上缴粮食计划我们已经全部完成了,可是,现在农庄里已经没有一颗粮食了。
寒冷冬季即将来临,我请求您,请求国家不要忘了我们。
然而当时赫鲁晓夫也无法调拨出余粮进行接济。冬天来了,又过去了,等到
饥荒缓解的时候,赫鲁晓夫派出了人员去那个农庄了解情况,结果是:整个农庄
的人已经全部饿死,一个也不剩,包括那位写求援信的书记。这件事,在很长的
时间里,常常让赫鲁晓夫从噩梦中惊醒。
这样的牺牲换来了苏联1938年的经济快速起飞,从而使它从一个落后的国家
一举变成一个在军事上、工业上可以抗衡美国的超级大国。现在的俄罗斯所依仗
的,也是那一时期奠定的基础。直到如今,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
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那一段时间的残酷剥夺,也就没有苏联的超常规飞速发
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更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世界的格局将
发生重大变化。
历史只是一个整数,它不会记录下牺牲,只记录结果。为了这样的结果,采
取什么样的手段仿佛都是可以原谅的。然而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这样的背负
要付出的代价,也许是整整一生。
值得还是不值得?用小的、个人的、局部的牺牲,去成就一个大事业?这是
聂天城的困惑,又何尝不是叶昭的?只不过两个人的最终答案不同,选择也不一
样罢了。侠道的本质是个人的,追求自由、追求隐逸、追求平等。然而现实不是,
所以天道盟注定会背离起初的宗旨,走向它的反面。
不能评判,也只能是这样没有答案的结束。时间将带走一切,无论是非对错。
而不可磨灭的心灵的光依旧闪耀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给偶尔看见它的人带来
温暖和希望。
是为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