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華人文學 > 《于丹論語感悟》在線閲讀 > 孝敬之道(2)

孝敬之道(2)

    怎麼理解我們做到的孝,讓我們從孔子的這兩個反問句開始:我能養活父母了,是孝嗎?我凡事搶着做,讓父母有衣有食,是孝嗎?那我們先來看看,父母對孩子這一生又意味着什麼?

    有這樣一個故事,説有一個小男孩,他從小就在一棵大樹旁邊玩兒。他特別喜歡這棵樹。這是一棵大蘋果樹,長得很高,又漂亮,又有很多甜美的果子。

    這孩子天天圍着樹,有時候爬到樹上摘果子吃,有時候在樹底下睡覺,有時候撿樹葉,有時候他也拿着刀片、瓦片在樹身上亂刻亂劃。這大樹特別愛這孩子,從來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他玩兒。

    玩着玩着,孩子長大了。有一段時間他就不來了。大樹很想他。過了很久,他再來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少年了。大樹問孩子,你怎麼不跟我玩兒了?這孩子有點不耐煩,他説,我已經長大了,不想跟你玩兒,我現在需要很多高級的玩具,我還要念書,還得要交學費呢。

    大樹説,真對不起,你看我也變不出玩具,這樣吧,你可以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去賣了,你就有玩具,有學上了。這孩子一聽就高興了,把果子都摘了,歡歡喜喜走了。

    就這樣,每年他就是在摘果子的時候匆匆忙忙來,平時都沒有時間來玩兒。等到他讀書以後,又有很長時間不來了。再過一些年,這孩子已經長成一個青年,他再來到樹下的時候大樹更老了。

    大樹説,哎呀,你這麼長時間不來,你願意在這兒玩會兒嗎?孩子説,我現在要成家立業了,我哪兒有心思玩啊?我連安家的房子還沒有呢,我也沒有錢蓋房子呀。

    大樹説,孩子,你千萬不要不高興,你把我所有的樹枝都砍了就夠你蓋房子了。這孩子高興起來了,把樹枝都砍了,就去成家了。

    這樣又過了很多年,這孩子再來的時候,已經是中年人了,這大樹已經沒有果子也沒有樹枝了。孩子還是不高興,一個人心事重重地徘徊在樹下。

    這孩子説,我現在成長了,唸完書,也成家了,我得在世界上做大事。這世界上的海洋這麼浩瀚,我要去遠方,可我連只船都沒有,我能去哪兒啊?

    大樹説,孩子,你彆着急,你把我的樹幹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這孩子一聽很高興,砍了樹幹,做了一條大船出海去了。

    又過了很多年,這個大樹只剩下一個快要枯死的樹根了。這時候,這個孩子回來了。他的年紀也大了。

    他回到這棵樹邊的時候,大樹跟他説,孩子啊,真對不起,你看我現在沒有果子給你吃了,也沒有樹幹給你爬了,你就更不願意在這兒跟我玩了。

    這孩子跟大樹説,其實我現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動了,有樹幹我也不能爬了,我從外面回來了,我現在就是想找個樹根守着歇一歇,我累了,我回來就是跟你玩的。

    這個老樹根很高興,他又看見孩子小時候的樣子了。

    這個故事,其實説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和我們自己的一生。

    老樹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都是在樹下玩大的孩子。我們每個人都體會過這樣的一種成長,在父母身邊長大,走向社會。但為什麼人到最後才會歸來呢?這就是平時經常説的"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當了父母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不容易。

    可是,真等到我們回到樹根邊的時候,心裏就已經有太多的遺憾了,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我們已經錯過去了。然而,父母跟我們很少計較。

    這個故事聽起來好像很殘酷,但兒女的一生,不就是從父母身上獲得了那麼多的東西嗎?父母付出的是他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愛。

    為什麼孝敬是一種要大力提倡的公共美德,而不是每一個個人的生命本能呢?同樣是血緣,為什麼下行的愛如此自覺,如此濃烈,而上行的愛有時候卻顯得牽強呢?

    我很喜歡《論語》裏面孔子用的那兩個反問句。做到這些真的就叫孝嗎?這樣一問,讓我們警醒。

    孔子是個寬和的人,他不是特別地要求所有人都必須怎麼做,包括他最看重的那些禮儀。有一次,宰我跟老師説:"為父母守喪,一守就是三年,好像太長了。君子三年不講習禮儀,禮儀必然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就會荒廢。舊谷吃完,新谷登場,剛好是一年的時間;鑽燧取火的木頭四季都用不同的材料,一年也就輪過一遍。那為什麼我們的喪期非得三年,而不是一年呢?"

    孔子就問他:"如果你服喪才一年,你就吃精米白麪,你就穿綾羅錦緞,你自己覺得心安嗎?"

    宰我説:"我心安啊,沒什麼不安。"孔子就告訴他:"女(汝)安,則為之!"(《論語·陽貨》)如果你自己覺得心安的話,你就可以這麼做,沒有什麼,不必特別地刻意。

    宰我走了,他出去以後老師就很感慨。孔子説:"宰我還是做不到仁啊!一個孩子出生以後,要三年才能完全脱離父母的懷抱,所以替父母守喪三年,是天下的通例啊。難道宰我就沒有從他父母那裏得到三年懷抱的愛護嗎?"

    一個小孩子出生以後,父母們都手裏懷裏抱着,呵護之至,抱到三歲,有的父母還很惆悵,説孩子要長大了,以後我就抱不着他了。很少有父母説抱到孩子一週歲就煩了,説我抱你什麼時候到頭,我還要抱你兩年,太煩了吧。但是,孩子長大以後,為父母守喪守到一年就有人覺得挺煩了。

    孔子對宰我的言行沒有橫加干涉,他只是推測宰我幼年的經歷可能不完美。我們看到,在孔子那裏,三年之喪與三年之愛是相對應的關係,父母對子女是愛護,子女對父母是孝敬。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孤立的現象,也沒有一種孤立的標準。我們都在用自己的心去揣測他人。作為子女,如果我們能夠換位去想,那麼與其等到父母身後,我們去盡一年之孝或者三年之孝,還不如趁父母在的時候我們再多做一分一毫。

    只要父母在一天,孩子就不會不掛在他們的心裏。但是,孩子經常跟父母説的話是什麼呢?就是:"媽,我最近不回來看你,實在是太忙了。"

    忙,有時候是可以忙忘的,但有時候忙是可以取捨的,取重而舍次。什麼是重?人們往往覺得事業是重的,朋友的快樂是重的,在這種時候,父母往往是被忽略的。

    我們老是能聽見父母説一句話,説:"你去忙吧,要是太忙就不一定着急回家來,打個電話就行了,讓我知道你挺好就行了。"而孩子們呢,往往就把這個話當成是真的,就真會覺得父母只要知道自己在外挺好就行了。

    在孩子這一生的成長中,尤其是長大以後,有時跟父母會發生衝突。有的孩子從小就有逆反心,父母孩子之間有代溝。

    還有,並不是天下父母做事都正確。那麼,當父母做得不對的時候,孩子真跟他們有衝突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對於上述情況,孔子有這樣的建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作為兒女,侍奉父母的時候,如果有意見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覺得父母有什麼錯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去勸止。這叫做"幾諫",就是你一定要很剋制地,很輕微地,能夠用一種柔和的方式去勸説。"幾"就是輕微、婉轉的意思。

    我們去説一個道理,道理本身是什麼樣也許不重要,但是表達方式很重要。我們怎麼樣用一種最好的表達方式把一個很好的道理説得通,這很重要。

    我們經常會學習一些人際交往準則,就是你跟同事要怎麼説話,你跟朋友要怎麼説話,但幾乎沒有一本社交寶典上會教你跟父母怎麼説話,因為大家都覺得,父母是親人,跟父母説話還需要講究方式嗎?

    孩子們老説,我在外面受了氣,回家跟我媽説説怎麼不行?跟我媽還不能發發脾氣嗎?跟我媽還不能撒撒怨氣嗎?但是,千萬要注意,往往就是最親的人成了自己的情緒垃圾桶,有時候還會因此而受傷。

    孔子説出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你最親的人是最傷不得的,你跟他們有什麼意見相左,在説話的時候最好注意一下方式,好話能不能好好説呢?

    孩子説了,有的父母會聽,有的父母沒聽,還在堅持自己的做法,那就是"見志不從"。沒聽你的怎麼辦?"又敬不違",做孩子的還要心存尊敬,不要去頂撞他們。

    你心中可能對這事繼續擔憂,但不能生出怨恨,這就叫"勞而不怨"。

    這些就是兒女輩跟父母發生意見相左的時候聖人所提供的一種建議。
此页面为HK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TW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