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着,九个水池中竟然也射出了九中不同颜色的光柱,全都斜射到灯盘上,落点同样都是这具生了新肉的尸骨。这下让我们惊讶万分,搞不清楚灯光是怎么发出来的。除了我们之外,近代进来过的人就是鬼王师兄妹三个,而他们那个年代,不可能有这种强光手电,就算有,电池早腐蚀了,怎么还能发出光?
而这种灯光设计,完全都是为了聚焦灯盘上尸骨来做的。九中不同颜色的光芒照在斑驳嫩肉的骷髅上,形成了眼花缭乱的一种画面,仿佛看到尸骨变成了一位身穿古代服饰的美女!
而那两道白光从尸骨身上穿透,与中间这道光线在西端玉石上汇合,我吃惊的发现,一条古装女人的影子便出现了!
我们不由瞠目结舌,这是我们在夜魔石雕上看到过的画面,原来跳舞的是尸骨。对,一定是它,它摆出的这副古怪姿势,就是一种舞姿。难道是灯光将它的影子投射到玉石上,而玉石是透明的,再反射到对面夜魔雕像上?
我目测了一下方位,觉得有这种可能,因为按照我们从隧道上坡的高度计算,再往下刨除几十米,夜魔雕像应该就在这个位置。只是方向不对,夜魔雕像在西侧石壁,而在背后便是东了,哦,哥们迷了方向,竟然东南西北大反转,那边是东才对,灯光是从西而来。
我们正在惊呆之中时,尸骨有了动静,轻轻摆起臂骨,腿骨也慢慢弯曲,在彩色光芒中,宛若一位翩翩起舞的佳人。我再侧头看玉石上,舞姿显现的更加形象,只不过太远了,不过在巨幅玉石上,还是能够看得很清晰。
尸骨为毛要跳舞?跳舞的时候是不是算是苏醒状态,那会不会发现我们?哥们忘了关头灯,但目前头灯光显得微不足道,为了保险起见,急忙将头灯摁灭。
我们仨对望一眼,全都靠着铁链站起身,却站在原地谁都不敢动一下。随着尸骨慢慢起舞,舞姿挺美妙,倒是没透露出任何危险信息。我松了一口气,但还是不能完全放心,万一它跳完舞便会出手怎么办?
我低头去看石台,发现石台上的虫群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的干干净净,哥们心里一阵大喜,我们还是下去吧。正要跟她们俩打招呼,却看到青铜鼎内伸出一条斑斓大蟒蛇,有碗口那么粗,具体多长一时看不清,因为盘踞在鼎内,正慢慢的摇动竖起的蛇头。
原来尸骨跳舞,是下面这条蟒蛇指挥的,是它要出来活动,才使灯光全亮,并且牵动灯盘上这个傀儡,跟着起舞。那现在跳下去不合时宜,按照这死玩意的身粗,身子肯定短不了。我们除非跃下石台,否则整个台面都在它的攻击范围之内。要跃下石台,恐怕都会摔死,不过要是对准九个水池伸出的九条水道,我们还是有一线生机的。只是角度和方向不容易掌握,不如看看情况再说吧。
我抬起头时,发现陈水瑶和白雪莹惊恐的望向北方,我顺着她们目光看过去。从西而来的三道白光和水池的九条彩光交叉在一起,几乎将整个洞腹全都照亮了。我没想到这个洞不是正方形的,而是一个长方形。石台坐落在东西南三个方向中心,而往北却非常遥远,恐怕五百米都不止。
石台往北三百米后,又出现了盆地,那片盆地上空,蒸腾起丝丝黑烟,深处一片漆黑。而黑暗之中,闪烁着一只只红色的光点,不知道是人还是兽的鬼瞳,诡异而又阴森。我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里并不是只有一具骷髅和一条蟒蛇,还有数不清的邪祟,顿时头皮都麻了。
这应该是个祭祀坑,里面被祭杀的生灵更是数不胜数,想到古人愚昧而又残忍的手段,杀死这么多人,让哥们不寒而栗。
我再回头看南方洞口,那一群尸体似乎都跪在地上磕头。虽然看不太真切,但应该看不错。这条蟒蛇才是祭祀洞内真正的“神灵”,夜魔和辟邪以及水池外围的各种神兽,都是它的守护神。难怪老狐狸对蛇情有独钟,并且天王山天坑内养了那么多毒蛇,我觉得都与此有关,或许这是秘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扣。
“当心!”陈水瑶惊声大叫。
我急忙回过头,看到白雪莹眼睛微闭,身子一阵摇晃。我赶紧竖起手指做个禁声的手势,以免激怒了下面的蟒蛇精。
“雪莹你怎么了?”我将身子探过去小声问。
“我感觉头晕目眩,脑海里不住出现六畜神的画面,好像它们就在附近。”白雪莹右手紧紧握着铁链,左手捂着额头,满脸的痛苦神色。
我突然明白过来,六畜神源于祭祀坑,那里就是它们的出生地。这是由蟒蛇精养炼出的邪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逃到了湘西。如果不出所料,天黄牛神也是源于此地,是蟒蛇精派去的克星,为了追杀六畜神的。
我把这个想法小声跟她们俩说了,白雪莹和陈水瑶觉得很有道理。白雪莹当即忍着痛苦,左手结了一个古怪的法印,中、食、无名蜷曲在手心,拇指和小指弯曲着,看上去像牛头,又像一张恶魔的脸孔。她结后手印放在额头上,嘴唇轻动,在念着咒语。应该是破解神女转世诅咒的一种口诀。
过了两三分钟,白雪莹脸色恢复过来,欣喜的说:“诅咒破解了,我心头的胎记消失了!”
“真是太好了!”陈水瑶兴奋的说道。
我笑了笑,才要祝贺一句,蓦地感到一阵冷风扫过来。哥们第一反应是惊动了下面蟒蛇精,尸骨朝我们发难了。急忙一个翻身滚倒在灯盘上,大叫道:“小心!”
果然不出所料,尸骨停下了舞姿,朝我扑过来,幸亏哥们反应奇快,让这死玩意扑个空,要不是被铁链拦住,恐怕一头栽下去了。这一扑一滚,动作太激烈,立刻使灯盘剧烈摇荡而起,在空中荡起了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