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續的家庭很完美,妻子給他生了一兒一女,兒女都乖巧上進。
不過在環縣做官,基本上沒啥油水可撈,所以他一家的日子過得只能說是普通。
吃完晚飯,王續問了兒子的功課,然後去了書房。
作為知縣,他能知道不少算是半機密的消息,所以得知陝西以後會被持續削減百姓的決定。
沒了百姓,就算是在陝西做了知府也比不得京城的一個九品官。
所以他想離開環縣,哪怕是去沿海當一任知縣都行。
可關係託了一個又一個,兩年下來,他依舊在環縣,依舊每日看著這些人。
範穎要想逼走焦取仁,王續是不大願意的,可範穎一番話就讓他改變了主意。
大人,要想和那些人交好,咱們得先動手啊!
王續知道那話的意思,這是要先弄個投名狀,然後才能論功行賞。
所以他默許了!
今天範穎說焦取仁被趕走了,他只覺得一陣輕鬆。
燈光下,他翻看著一本遊記,內容是從金陵到交趾的經歷和風土人情,很是精彩。
所謂書生不出門,就知天下事,大抵就是通過這些書。
看到書裡把交趾描繪成了大明的小江南,王續不禁心中微動。
想升官嗎?去交趾吧。
在那幹幾年,只要你不出錯,就有很大幾率升官回到中原。
哎!
王續搖搖頭,交趾啊交趾,若是去了,家裡的孩子怎麼辦?那等地方的文教想想都不放心。
他把書合上,準備寫一篇文章。
“老爺……”
王續突然又沒了做文章的精神,他煩躁的起身道:“可是有事?”
門外的老僕說道:“剛才有人進城,守門的說來頭不小,而且那些人直奔萬家的客棧,據說是去找了那個焦取仁。”
嘭!
老僕看到王續把書一扔,就知道有麻煩了。
“馬上叫人來。”
王續深吸一口氣,暗自祝禱了一下,然後去交代妻兒。
三個衙役被臨時叫了來,看到面色冷淡的王續,沒人敢發牢騷。
一路到了客棧,叫開門後,掌櫃的見是王續,急忙喊冤,說自己的店裡絕對沒有藏汙納垢。
王續閉上眼睛,路上一個得到他暗示的衙役就問道:“剛才那批人可是到了你這裡?”
“是,他們去了焦大人的房間。”
做生意就得要善於觀察風頭,掌櫃先前看到方醒等人面色不善,而且根本就沒有來到外地的謹慎,所以沒敢多說。
衙役想發怒,王續卻擺擺手道:“本官剛聽聞焦取仁負氣出走的消息,這才追了來,你帶本官上去。”
掌櫃拿著蠟燭,引著王續到了二樓,他故意把腳步放重,可王續是什麼人,一下就察覺了他的用心。
可他沒有心思憤怒,更沒有心思想著怎麼秋後算賬。
掌櫃這般做,就說明來人不簡單。
從守門的人不肯報來人的具體身份開始,王續就有些感覺不妙。
一行人剛轉過去,走道中間就有人喝問道:“誰?止步!”
王續不等掌櫃說話,就上前一步,拱手道:“下官王續,求見貴人。”
辛老七沒吭聲,焦取仁都差點自殺了,他對環縣官吏沒有一點好感。
屋裡沉默了一瞬,方醒說道:“今日不見客!”
敢拒絕自己,那麼裡面的人少說得是五品實權。可文官不會拒絕,還會主動驗證身份,這樣可以不留話柄。
那麼裡面那人的身份幾乎就呼之欲出了。
……
第二天一大早,一夜未睡的王續又趕來了客棧,路上還遇到了面色慘白的主簿範穎,兩人心中不安的問掌櫃,卻被告知那一行人已經出城了。
王續和範穎追到了城門處,守門的軍士告訴他們,焦取仁帶著那些人往許塬去了。
……
這是方醒正兒八經的第一次見到環縣這種地形,一路上他問了焦取仁,等到了許塬的那個村子之後,那些村民就讓他感到了無奈。
“焦大人又來了?”
“哭了,哭了!”
幾個孩子在邊上嬉笑著,方醒看看村子,發現沒有炊煙的跡象,就問道:“這邊不吃早飯嗎?”
焦取仁衝著走來的老漢拱拱手,說道:“山長,這邊也種了土豆,頭晚上煮熟了,第二天全家人都吃這個,倒是能吃飽了。”
這時一個婦人拎著個籃子過來,拿了幾個土豆出來,笑道:“焦大人今天還帶人來了,早飯沒吃吧,來,一人一個。”
焦取仁急忙拒絕道:“不了不了,我們在城裡都吃過了。”
“我嚐嚐。”
方醒卻接了一個,然後咬了一口,說道:“挺糯的,只是以後吃的話,最好熱一熱,不然娃娃們的腸胃嬌嫩,受不了呢!”
婦人詫異的道:“大人還知道這個?不過都習慣了,好了,咱們得下地幹活,焦大人接著給他們說吧。”
焦取仁尷尬的道:“水姐,這是……這是我的老師。”
老漢正在邊上打量著方醒幾人,聞言就拱手道:“貴人來了,貴人來了,快去打幾個雞蛋,弄點熱湯來,記得多放些油……”
一個婦人磨磨蹭蹭的往窯洞去,看模樣分明就是捨不得。
方醒說道:“都吃過了,老叔可有凳子?”
等大家都坐下後,方醒就和老漢扯起了家常。他的見聞多,不多時就把村子裡的閒人都引了過來。
“……陝西一地最終肯定是要移走一半人以上,而且以後還得持續移。”
“為啥?”
老漢覺得方醒說的話好像帶著權威,就有些虛了。
方醒指指周圍,說道:“這裡原先本是好地方,只是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耕種,那麼多年下來,這些土地都不堪重負,一旦遇到個災害,別懷疑,肯定有災害,到時候怎麼活?”
老漢的雙手絞在一起,為難的道:“大人,這些咱們……現在還能活啊!”
方醒覺得有些悲哀,他誠懇的道:“咱們能不能有點遠見?就算是為了子孫後代,咱們能不能……給子孫後代找條好路子。”
老漢只是不說話,低著頭,用腳磨蹭著地面。
方醒對焦取仁點點頭,確認他確實是受了委屈,然後說道:“朝中已經在考慮強制移民,原先許多地方都要種樹,要讓這邊的綠色更多些。”
老漢馬上就抬頭道:“那不能吧?咱們祖輩都在這活著,為啥要移民?”
“因為移民出去才能活的更好,子孫才不會餓死!”
想起明末時陝西的災荒,方醒覺得強制移民不一定是壞事。
“易子而食的典故都知道吧?就是交換自家的孩子吃了。”
老漢點點頭,甕聲甕氣的說道:“可現在有了土豆呢,這東西好養活,出產多。”
“旱災一到,什麼東西能活?”
方醒來此只為了解這些人的心思,就起身準備回去。
“山長,知縣和主簿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