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轉眼進入九月。
九月秋高氣爽,但秋風中多了一抹蕭瑟。然而倭州境內,卻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司馬懿執政下,倭州已經劃分了各郡各縣,小到一鄉一亭都已經規劃好。
行政規劃,已經全部構建。
王燦給司馬懿的兵力,也已經訓練出戰鬥力。甚至倭州境內,一些司馬懿扶持的本土實力,也得到了成長,司馬懿已經在倭州站穩了腳跟。
九月初三,這一日天朗氣清。
宮中,王燦讓典韋去收拾行禮,又安排人去通知甘寧,讓甘寧調集軍隊準備啟程,除此外,也安排人告知曹操啟程的消息。
王燦準備今日啟程了。
安排好各項事情後,王燦才安排人去把司馬懿請來。
在這段時間,王燦已經不再處理政務,幾乎所有事情,都是司馬懿一人處理。在這樣的情況下,司馬懿也知道王燦即將離開,心中是有數的。
司馬懿進入宮中,行禮道:“臣司馬懿,拜見陛下。”
“坐!”
王燦擺手吩咐。
“謝陛下!”
司馬懿道謝後落座,一副嚴肅神情。
王燦道:“朕今日召你來,是因為如今倭州的事情,你已經能全權處理,不需要朕過問了。倭州境內,現在還有許多地方沒有開發,甚至倭州境內,有許多礦產,也需要開發。這些事情,就只能靠你慢慢處理了。朕給你三千精兵,你可有把握治理好倭州?”
司馬懿自信道:“陛下,三千精兵足矣。在不久的將來,臣會讓倭州的百姓,盡數的歸順,讓倭州的百姓,真正認可我蜀國,成為蜀國的一部分。”
王燦道:“朕期待那一日。”
頓了頓,王燦又說道:“你治理倭州,大可放開手去做。倭州雖然貧瘠,甚至時常有地龍翻身,但只要治理好了,是大有可為的。朕更希望,這裡將會是你仕途的轉折點,從倭州開始,你一步步踏入朝堂,成為朝堂上最核心的人。”
“臣定不負陛下厚望。”
司馬懿聽得王燦的話,心中也是激情澎湃。
說實話,司馬懿對倭州很看不上。
這裡地方貧瘠,沒有巴蜀的沃土,沒有冀州的沃野千里,地勢狹窄,時不時就要發生地震,最關鍵的是,這裡百姓野蠻粗俗,完全沒有開化。
這樣的地方,太落後了。
在司馬懿的眼中,這就是鳥不拉屎的地方。
只是,司馬懿有自己的野心。
他想要進入朝廷中樞。
他想要主政朝廷。
只是以他現在的資歷和威望,是遠遠不可能的,但只要他好好經營倭州,把倭州同化為蜀國的一部分,讓倭州百姓徹底成為蜀國百姓。
這將是他仕途的轉折點。
所以,司馬懿對倭州的一切,也都忍了,都苦心孤詣的發展這裡。他的起點雖然低,但不久的將來,這將是一顆璀璨的新星。
王燦說道:“對於倭州的發展,目前你有什麼想法?”
司馬懿想了想,道:“臣目前所慮,就是教化百姓,令所有百姓歸順蜀國,令所有人心甘情願成為蜀國人。然後,讓他們能擺脫茹毛飲血的生活,能刀耕火種。其餘的,臣還沒有考慮到,請陛下賜教。”
王燦道:“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倭州雖然沒有巴蜀的沃野千里,沒有冀州的氣候,更沒有江南水鄉的婉約,但倭州有一個最大的優勢。”
“倭州靠海!”
“這就是倭州天然具備的優勢。”
“除了倭州還未開發的金礦、銀礦外,你務必要著手發展海產,然後藉助如今的戰艦來回往返,將倭州的海產,推行到蜀國去。”
“如此,你才大有可為,才能進入朝堂諸公的視線。”
王燦說道:“你有才華,朕期待你能入主朝堂的那一天。”
司馬懿聽了王燦的話,心中熱血沸騰。
這一刻,他覺得值了。
因為王燦是支持他的。
王燦都認可了他,證明他這一次來倭州,就是來對了的。他如今得了王燦的器重,將來重返朝堂,得到重用便是指日可待的。
司馬懿撩起衣袍,雙膝跪地,行禮道:“陛下厚望,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厚望。”
王燦道:“起來吧,朕這就要準備啟程了。”
司馬懿道:“陛下離開倭州後,下一步將前往哪裡呢?”
王燦笑了笑,說道:“如今在我蜀國西面,有一大月氏的後裔建立了貴霜王國。此王國幅員遼闊,實力很強,朕將率領大軍離開倭州,往貴霜王國去。”
“依舊走海陸嗎?”司馬懿問道。
“是!”
王燦點頭回答。
在王燦的計劃中,他離開倭州後,走海陸可以先去一趟夷州,然後走一趟後世的海南島,再從海南島往西進入馬六甲海峽,最後再進入印度洋,靠近後世印度的區域登錄。
如此,王燦便能登錄印度,進入貴霜王國。
如今的貴霜王國,佔據了印度北部。
而印度南部,主要是摩揭陀國,這是位於印度東南的國家。王燦想要登錄的地點,便是摩揭陀國,從摩揭陀國進入,然後往貴霜王國殺去。
王燦的目標,便是佔領整個印度,擊潰貴霜王國。
司馬懿問道:“陛下今日就打算啟程嗎?”
王燦點了點頭,回答道:“如今的倭州已經沒有事情,朕安排了典韋去收拾行囊,也讓甘寧去調集軍隊了。接下來,朕就準備啟程離開。”
“臣送陛下!”
司馬懿立刻就開口說話。
“走吧!”
王燦站起身,他便帶著司馬懿往外走。當王燦和司馬懿走出王宮時,典韋、曹操、曹昂、曹丕,以及甘寧已經抵達。
王燦麾下士兵,也已經全部列陣。
王燦將劃給司馬懿的士兵留下,便下令啟程出發。大軍行進,帶上了足夠的乾糧和淡水,便徑直往戰艦停靠的位置趕去。
從東京縣到戰艦停靠的位置,一路順暢,只走了半個月的時間。在九月下旬,王燦一行人便抵達了海岸邊,然後開始登岸。
在後世,王燦也曾是航過海的人。
他知曉夷州大致的方向。
王燦率領著大軍,自海上航行,便快速的夷州方向趕去。如果一直海上航行,船上數千士兵,淡水和乾糧都儲存不夠,必須要補給。
夷州便是王燦補給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