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要去見的是何鑑。
何鑑作為部堂之首,謝遷遇到什麼事情通常都會去找何鑑商議,因為何鑑擁有話語權。
不過等他到了吏部才知道,原來當天何鑑沒到衙門來點卯。
同為朝官,何鑑的應酬很多,吏部的事情到年底前已基本處理完,這會兒何鑑也在府上接待那些前來送禮的人。
等謝遷乘坐轎子馬不停蹄趕到何府門前,發現這裡門庭若市,不由暗自皺眉……因為來何鑑這裡送禮的官員,有很多都沒去過他府上,甚至有些比拜訪他的官員的官階更高。
謝遷心道:“年前吏部考核未完成,給了吏部納賄的機會,如果是換做劉瑾當權時,指不定要收受多少禮物。”
等謝遷靠前後,很多人都不認識,以為也是前來送禮的,直到門客過來迎接,一些官員才知道這是位大人物。
謝遷往內走的時候,留意那些來送禮之人帶著的禮物,等他看過後才發現情況不對勁,這些人送的禮物多且貴重,那些綾羅綢緞一筐又一筐完全不避諱,更有甚者直接抬著錢箱前來。
“這算怎麼個說法?難道何世光想趁機斂財?”
謝遷心裡很惱火,想知道何鑑為何要收受貴重禮物。
吏部考核一向都是朝中眾所矚目的事情,但因為朱厚照在當政之後基本不管朝事,使得吏部尚書的位置被突顯出來,以至於在收受賄賂的途徑上,何鑑比謝遷機會還要大。
到了何鑑書房,何鑑不在,此時主人正在大廳那邊見客。
謝遷心裡帶著惱火,等了大約一炷香工夫,何鑑姍姍來遲,客氣行禮:“於喬,未料你會前來……你我多年老友,何至於如此客氣?”
謝遷皺眉:“你當我是來給你送禮的?”
這問題把何鑑問得很尷尬,怔了一會兒才道:“於喬,你不會有什麼朝事而來吧?”
“先不跟你說這個,外面怎麼回事?”
謝遷指了指房外如若集市的場面,“我進來的時候,看那些個訪客送來的禮物都不輕,你應該知道規矩是什麼吧?你不會想借著吏部考核,還有你位高權重,做出貪贓枉法的事情來?”
何鑑搖頭苦笑:“在於喬你心目中,我便是如此不堪之人?”
謝遷道:“你何世光昔日自然不至如此,但誰知道如今一朝掌權後會是如何模樣。”
何鑑為之氣結:“真該讓你去我的庫房看看,老朽已是一把老骨頭沒多少時日之人,在朝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你以為我要趁著臨告老還鄉前貪贓枉法一把?”
“哼哼……這不年中還是劉賊當權,來京師考核的官員基本都帶著重禮而至,到京師後才知原來劉賊已下臺,就連以前吏部官員也都悉數更迭,他們為了自己的考核能順利通過,自然要送禮物來……”
“我讓下人詳細查驗送來的禮物,但凡重禮,一律退回!”
聽何鑑這麼一說,謝遷自然就理解了。
因為今年劉瑾下臺太過突然,朝廷規矩發生變化很難為外官知曉,很多地方官員聽說吏部考核非送重禮不能通過,只好變賣家產趕赴京城,結果抵京後遇到大雪封城以及吏部考核拖延,想當然地認為是因為他們沒有送禮,所以吏部才給他們出難題。
趁著過年這麼好的光景,來給吏部天官家裡送禮的人當然就多了,而且分外貴重。
謝遷黑著臉道:“你敢相信下面的人沒有貪贓枉法?還有,就算你自恃清廉,莫要忘了朝中那麼多雙眼睛盯著你,若今日的事情傳出去,御史言官會不彈劾你?”
何鑑苦笑:“不然若何?把人拒之門外?於喬你自己府上也有人送禮,好像你也不會如此不近人情吧?”
這下謝遷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本來他就知道何鑑沒有貪贓枉法的劣跡,二人認識很久,不認為老友會如此人品敗壞,這時代的儒者很在意麵子,雖然大明贓官不少,但收受賄賂私相授受畢竟是讓讀書人顏面蒙羞之事,而大明又是對貪官汙吏刑罰最重的朝代,自然不會相信何鑑會以身試法。
何鑑道:“於喬你除夕之日也不得消停,莫不是又發生了什麼讓你頭疼的事情?是否跟之厚有關?”
被何鑑一語點破心中所想,謝遷面子有些掛不住,不過還是點頭:“剛得到消息,之厚這小子一大清早回兵部衙門,沒過多久便找到王德華一起去豹房面聖。”
“呵呵!”
何鑑苦笑一下,道,“之厚可真有本事,想何時面聖都行……朝中誰有他這般待遇?”
何鑑的話刺激到了謝遷,他黑著臉道:“怎麼,你羨慕他?說到底他只是兵部尚書,級別遠在你這個吏部天官之下,連你我如此身份都沒法做到隨時面聖,可見當今陛下登基後做了多少荒唐事。”
何鑑臉色一變,拱手道:“於喬,小心隔牆有耳,有些話你還是應有所避諱才好,在下府上可是魚龍混雜。”
謝遷板著臉:“那你說該如何是好!之前不是讓你去勸阻他?為何會出現今日這般狀況?若陛下御批下來,讓戶部調撥糧食,那這個年怎麼過?”
何鑑想了下,沒有任何解決之法,於是搖搖頭:“於喬,有事坐下來慢慢商議,何必如此急切,讓人摸不著頭腦?”
謝遷氣鼓鼓坐下來,何鑑勸道:“之厚辦事,不是完全沒道理,德華去他府上拜會過,求到他名下了,西北也的確出現糧荒,以他的責任心,能放任不管?”
“你又不是不知德華入京師為的是什麼,你不贊同調撥糧食,不就是怕這批糧食挪用做軍糧支撐來年作戰麼?但你能眼睜睜看著邊軍將士和地方百姓餓死嗎?”
謝遷黑著臉緘口不言,何鑑看得出來,他這是在賭氣,於是又道:“之厚之前已對你再三忍讓,雖然這孩子年歲不大,但朝中沒人懷疑他的能力,你就不可以讓著他一點?若論這些年朝中湧現出的人才,沈之厚怎麼說也名列前茅,你說除了沈之厚外,誰有資格談平定草原?”
謝遷惱火道:“你跟我說這些作何?我是來跟你商議對策的,你想讓我就這麼接受?”
何鑑笑了笑,道:“看看你,這才說上幾句,又急了……你既然覺得之厚面聖不妥,那你就去豹房阻攔,到老朽這裡來作何?老朽可沒資格面聖,到了地方也會被拒之門外,這點你於喬又不是不知,老朽最大的作用也就是規勸你了。”
謝遷聞言更是上火,站起身連句話都沒落下便要走,何鑑趕緊阻攔:“於喬你這是作何?”
“你不想幫忙就算了,還老數落我的不是,憑何要留在這裡聽你瞎嘮叨?”謝遷怒道。
何鑑道:“那你也不能說走就走啊……這會兒之厚怕是已進了豹房,德華對於糧食物資看得很重,二人對於來年戰事應該達成了某種共識,否則之厚也不會如此盡心竭力幫德華的忙。”
“哼!”
謝遷聞言輕哼一聲。
何鑑搖頭:“這也意味著,之厚和德華對於來年戰事,應該站到了同一條戰線上了,你想陛下賜見,他二人都主張要來年打一仗,一個是兵部尚書,另外一個是三邊總制,二人在朝中的地位可都不低!”
謝遷一愣,隨即打了個冷顫,問道:“那意思是說,無論我如何努力,都阻止不了?”
何鑑嘆道:“你莫要總質疑老朽站在哪邊,老朽是幫理不幫親,在來年西北用兵的問題上,你跟之厚間有多少溝通?”
一句話就讓謝遷無言以對。
自從劉瑾倒臺後,朝中少了敵手,作為文官魁首的謝遷就不再把旁人的意見當回事,至於劉瑾當權時作為權宜之計定下的兩年平草原國策在他這裡失效,所以之後但凡跟沈溪提到這件事,都會以一種蠻橫的態度喝令沈溪必須停止。
沈溪跟他講道理完全行不通,其餘溝通方式也被謝遷堵上,造成的結果就是謝遷和沈溪無論是對待來年戰事還是在朝中事務,近乎陌路人,雙方沒有任何溝通。
何鑑自然清楚謝遷的倔強,再次勸告:“於喬,可不是我說你,之厚這孩子用兵是個鬼才,之前我聽說,他雖然人不在西北,但他留在宣府的諸多工坊還在日以繼夜開工鑄造兵器,就連京師工部所屬許多熔爐到現在也沒停工,你可有去看過?”
謝遷惱火地道:“我去看這些作何?”
“那就是你的不是了。”
何鑑直接批評,“之厚打仗,不是靠一股蠻勁,當年京師之戰,他調兵遣將的能力有目共睹,區區數千之兵便解京師之困,何其快哉?這麼多年過去,他的性格應該又有沉澱,更有機會打出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捷來。”
“若是你跟他保持足夠的溝通,讓他把來年這場仗以適可而止的方式結束,既能對陛下交差,又能對大明軍民交待,還不會勞民傷財,誤國誤民,豈非皆大歡喜?”
謝遷聽了何鑑的話,心裡依然帶有極大的牴觸。
他不想坐下來跟沈溪坐下來商量,在他看來出兵塞北非常不靠譜,根本不能接受,沒有任何轉圜餘地。
所以他寧可讓三邊和宣大之地軍民餓肚子,也不讓沈溪拿大明安危冒險,在謝遷看來,就是舍小保大。
謝遷見與何鑑談不到一起,拂袖而去,但在出了何府門後,心裡多少有些糾結。
“這何世光,分明站在沈之厚那小子一邊,還有臉跟我說不站邊?看來以後有什麼事不能跟他商議了……可不跟他商議的話,去跟誰說?”
謝遷馬上想到在這件事上,跟自己保持相同立場的楊一清。
“應寧從西北迴來,體會到邊事艱辛,這次我提出免戰的指示後,他全都按照我吩咐行事,看來以後我可以多提拔他,以他的年歲也能擔當大任了……我遲早會退下來,以後朝中必須有人制衡沈之厚,指望何世光這樣昏聵的老傢伙不行,就應多栽培栽培應寧。”
謝遷帶著期許,往戶部衙門而去。
到了戶部,楊一清果然在,畢竟沈溪才剛讓陸完過來跟戶部打招呼,楊一清感覺這件事可能會引發朝廷紛爭,趕緊回衙處置。
得知謝遷到來後,楊一清趕緊請謝遷到戶部西院的花廳,賓主分別坐下,謝遷往周圍看了下,連個屬官都沒有。
謝遷道:“應寧,為何老夫進來這一路上,基本沒見到人?難道說今日過年,戶部這邊已提前開始休沐?”
楊一清道:“回謝中堂,在下回京後執領戶部,以昔日治軍時一些舉措要求下屬,各司其責,因而看不到閒人在院中走動。”
“哦。”
謝遷聽到楊一清的話,心裡有些排斥。
楊一清用軍事化管理來打理他治下的衙門,本身沒問題,但謝遷聽了卻很不爽,主要是這個時代文貴武賤,謝遷對於武夫本素來就不怎麼看得起,至於什麼軍事化管理,在他看來就是瞎胡鬧。
當朝中出了個沈溪後,謝遷對於領軍的大臣就有排斥,覺得這些人失去了文臣的本分,近墨者黑,沾染了武夫執拗和傲慢的脾性,目中無人。
謝遷皺眉:“有些事未必需要那麼苛刻,到底戶部衙門不是軍旅,京師內官員基本都是科舉出身,哪裡能適應軍中那一套?哦對了,你之前派人跟老夫說,兵部那邊派人來跟你打招呼,是陸侍郎親自來知會的嗎?”
“正是。”
楊一清道,“陸侍郎在戶部衙門並未久留,將沈尚書親筆所書公函奉上後便離去……謝中堂請過目。”
楊一清知道謝遷為何而來,沒有絲毫避諱,直接把沈溪所寫書函從抽屜裡拿出,恭敬地交給謝遷。
謝遷拿在手上,展開來仔細閱讀,越看眉頭越緊皺,最後放下書函道:“按照沈之厚的意思,戶部不肯調撥錢糧到西北,他就要硬來?”
楊一清被謝遷的話嚇了一大跳,一來是謝遷聲音很大,帶著氣憤難平,這跟平時他給人沉著冷靜老謀深算的印象大相徑庭,再者謝遷所問的話明顯帶有極大的偏見,好像不願意跟人講道理。
因此,這個問題讓楊一清一時不好回答。
楊一清道:“沈尚書……似乎並無此意,只是說明西北地方困窘,近日見過自三邊歸來的王軍門,詳細聊過後深感問題嚴重。沈尚書說年後軍中的確缺糧,如果朝廷不作為,很可能發生饑荒或者餓死人的狀況,影響社稷穩定。”
謝遷因為對一些事天生帶著偏見,所以不會站在一種公正公正的立場看待問題,覺得楊一清也在幫沈溪說話,當即沒好氣地道:
“應寧,你入朝為官有些年生了,遇到事情不該如此武斷才對……西北的境況你又不是親眼所見,根本不知具體情況如何,難道旁人怎麼說,你就怎麼認為?被人欺瞞當如何?”
楊一清沒想到謝遷會如此說,心中苦笑不已,“我跟王德華怎麼說也是多年老友,再者西北軍糧調運京師這是劉瑾下的命令,天下人皆知,西北糧庫已空,冬荒時吃什麼?不管是從道義,還是從情理,哪裡有值得懷疑之處?”
楊一清打量謝遷,以他的政治頭腦,自然明白,謝遷現在不是就事論事,而是有意針對沈溪及其推行的政策。
他無法直接抨擊當朝首輔,更不能拿出一種不屑的態度,只得好聲好氣勸道:“若是謝閣老覺得不合適,就算陛下做出決定,您還是可以提出申訴,在下願意幫謝閣老上疏……從兵部得到的反饋看,沈尚書已經去面聖,連王軍門也一起去了,謝閣老您看……”
謝遷發現自己無能為力。
如今事事皆不順心,沒有人完全順著他的意思行事。
謝遷板著臉道:“也罷,老夫這年也不打算好好過了,不能放任沈之厚折騰……本來可以平安無事的,現在卻非要搞出這麼多事情,簡直不可理喻……應寧,你可要跟老夫一起去豹房面聖?”
“謝閣老,這……怕是不那麼合適吧?”
楊一清可不想趟這趟渾水,道,“陛下未傳召,我等貿然前去面聖的話,這可是犯忌諱的事情。”
謝遷搖頭道:“總歸要有決心和勇氣才行……就算陛下不賜見,讓陛下知道我等心意也是好的,莫要任由沈之厚進讒言,說老夫故意阻撓阻撓朝廷調撥糧食,刻薄西北將士……我們要讓陛下明白,實在是如今朝廷也有困難,難道地方上就不能相忍為國,自行解決?”
楊一清聽到謝遷的“歪理邪說”後一頭霧水,不明白這位首輔大人為何對西北邊事有如此大的偏見?
謝遷好像處處都在為朝廷考慮,其實卻是剛愎自用,好像旁人做的事情都是錯的,容不得商議,哪怕年後西北餓死人,也不能動用京師因儲存不當已經生蠹蟲的陳糧。
但沒轍,楊一清知道謝遷在自己政治生涯中的重要性,現在他需要得到這位首輔的庇護,所以也只能任由謝遷差遣,一起去豹房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