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於邊緣有古老的審美,我父親曾向我背誦過一首李白的詩——
湖與元氣連,
風波浩難止。
天外賈客歸,
雲間片帆起。
龜遊蓮葉上,
鳥宿蘆花裡。
少女棹歸舟,
歌聲逐流水。
而在我六十三歲這年,我的美國朋友們就站在那個邊緣上。
黎明時分,薄霧升起,猶如湖泊在呼吸。而遠處煙氣繚繞的山巒,漸漸淡去,只剩漸淺輪廓,灰的、紫的、藍的,直到融化在牛奶般的藍天裡。
小艇的馬達已經關閉,四周一片靜謐。湖面倒映的山巒,令朋友們回憶起他們忙碌的生活。這是怎樣一種不曾有過的寧靜?
“我感到世界的嘈雜彷彿停止了。”
朱瑪琳小聲說。然而她又猜想柏哈利究竟出了什麼事。昨晚他是否徹夜未眠,正如她一樣呢?她瞥了女兒一眼。即便允許她早餐破例吃那些禁止的食物,咖啡蛋糕、油炸圈餅和可樂,但埃斯米還是不說一句話。
母親和柏哈利的事讓小女孩感到面上無光。他倆看上去太愚蠢了,他們毀了整個屋子,幾乎殺了自己。而這裡每個人都在談論這件事。
“我沒法處理這事。”
瑪琳告訴女兒,然後幾小時不再看她,這讓她感到胃疼。好吧,現在讓媽媽也嚐嚐這種滋味吧。
“夥計們,這真是太值了!”
懷亞特說。溫迪點了點頭,她面色一片安靜。
海蒂自從謀殺案後再沒有過這樣的平靜。晨霧將她的煩惱帶到九霄雲外。她第一次沒再想那些糟糕的事情,比如翻船……不,她把這些東西趕出腦海,轉過臉來面對層層山巒。
佛的教義在這裡似乎是真實的。
薇拉想生命只是一種你必須捨棄的幻覺。隨著不斷長大,她意識到自己在面對死亡的問題上,看法有了轉變。
年少時,死亡不過是哲學上的意義;年過三十,它是無法承受的將來;到了四十歲,它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而在她五十歲時,她已能用更加理性的方式去面對死亡。
訂立最後的遺囑、逐條記錄財產、填寫器官捐獻表、詳細準備生前的遺囑,當她到了六十歲時,她又重新回到了對死亡的哲學理解。死亡並非是失去生命,而是經過一系列的捨棄而達到的頂點。
你必須將自己從空虛、慾望、野心、苦難和挫折,以及一切自我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如果你做了,那麼你便會消失掉,不留痕跡地離去。
正如黎明時縈繞於湖面上的晨霧。
我對這個想法感到驚駭。蒸發?這會發生在我身上嗎?我想要延伸,去填滿那片虛無,去收回一切我失去的東西。
我想用所有我尚未說出的話填入這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