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華人文學 > 《鬼吹燈之牧野詭事》在線閱讀 > 誘人殉葬

誘人殉葬

    用活人給死人殉葬,是中國古代一項殘忍野蠻的制度,秦漢以前有所收斂,往往代之以木桶、陶俑。秦漢以後就很少有人殉葬了。

    不過根據有關野史記載,人殉之風直到明代還沒有徹底消除。明太祖首開先例,明英宗結束了殉葬制度,後清代皇太極、順治時期都存在殉葬,直到康熙時期才結束了殉葬制度。朱元璋死後曾有很多妃嬪殉葬,葬在哪裡卻是未解之謎。不過明代的殉葬制度比秦漢以前的多了一層欺騙色彩。對於被殉葬的妃嬪宮女,朝廷從精神物質上給予褒獎。明孝陵的殉葬妃嬪,都得到了在孝陵殿內設置的一個“龕”,供後人祭祖。

    最早誘人殉葬之事,卻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的吳王闔閭。闔閭有個女兒,他溺愛無比,要星星不給月亮,寵得沒邊了。

    某天有民眾獻上一條罕見的白鯉,闔閭大喜,吩咐烹為魚羹,自己先吃了一半,然後就把剩下的拿給女兒。

    誰知女兒見吳王這般對待自己,居然立刻大發脾氣:“父王把剩下的一半魚給我吃,這是侮辱我,這樣活在世間真沒意思。”隨即在房中上吊自盡了。

    吳王聞訊十分悲痛,便在國都城門外,修建了一個巨大的陵寢,用於厚葬女兒之用。當時吳王命人在墓中開挖池塘,大舉修建地宮,而且用上好的石料雕刻上花紋,作為女兒的棺槨,又在墓中放了很多金鼎玉器、珍珠瑪瑙、綾羅綢緞作為女兒的陪葬之物。

    舉行葬禮的當天,吳王請了很多舞者走在大街上,並且還叫人抓來數只白鶴放在其中。舞者與白鶴在街上相映成趣,翻翻起舞,引來了很多百姓駐足觀看。殊不知,吳王陰謀詭計才剛剛開始。

    過了一陣,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吳王悄悄命人在舞者隊伍前面領路,將隊伍及百姓引向女兒的陵寢。沿途觀看舞鶴的百姓不知道自己已經中計,一邊與舞鶴隊伍高興地手舞足蹈,一邊沿路跟隨行進,不知不覺走進了吳王女兒的地宮。

    隊伍末尾剛剛進入墓道,吳王突然叫人啟動機關,放下了萬斤石門,把隊伍裡的人以及百姓通通掩埋在了墓道里面,任憑他們怎樣哭喊哀求,一律置之不理。無數活人連同白鶴一起悶死在了墓中,做了他女兒的殉葬品,後來此事被人知曉,舉國上下無不切齒痛恨。
此页面为TW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HK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