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復兩京,這是必定留書史冊的豐功偉績,皇帝自然要大肆封賞有功之人,像收復兩京的功臣郭子儀、李光弼,猛將僕固懷恩、李嗣業等待,莫不因朝廷的封賞而歡欣鼓舞。不過在所有受封的人,卻有一人堅辭不受,堅辭不受也就罷了,他還要率門人歸隱江湖,不在聽從朝廷的調遣,這讓皇帝很是不爽。如果是別人,皇帝多半會追究其用心,但這個人功勞太大,而且文有李泌、武有郭子儀等人力保,便只能好言挽留,不過在對方的堅持下,最後也只得人氣歸隱。這個人就是任天翔。在所有人都在為大唐的勝利恍惚之時,他卻在為淮陽死難的軍民愧疚。雖然他沒有吃過一次特供的軍糧,但眼看著這種暴行在自己眼皮底下發生,卻無能為力,讓他有種深深地負罪感。辭掉一切封賞並不是因為淡泊名利或惺惺作態,而是因為內心深處感覺自己並不是什麼功臣,而是個罪人。每一個參與淮陽保衛戰的殭屍,無論是叛軍還是唐軍,嚴格說來都是罪人,都沒有資格接受封賞。不僅如此,他對戰爭也生出了深深地厭惡甚至恐懼,因此想要逃避。現在打探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歐安軍精銳已在香積寺一戰中大都被殲,關中、河南、河北大片領土已為大唐收復,叛軍如今困獸東北一隅,想來已不足為慮,所以任天翔不想再介入任何戰爭。
長安隨意光復,但已不是任天翔熟悉的長安。往日的繁華與喧囂,早已成為不可重現的過眼雲煙,在這個物是人非的城市,任天翔再找不到一絲往日的溫暖,多以他帶著幾名義門兄弟默默離去,悄然不知所終。大唐重新移京長安,百廢待興,皇帝也就沒有心思再去關注任天翔的下路。他一面封賞功臣,一面重建長安,同時派使臣去巴蜀迎回太上皇。做了多年提心吊膽的太子,又以不光彩的手段搶了父親的寶座,如今他奪回了被父皇丟失的兩京和大片國土,自覺終於可以揚眉吐氣、理直氣壯地做這個皇帝了,所以他要重修太廟,重整朝綱,重改國號總之要讓天下人銘記自己的功績。當然,他也不忘向叛軍發出招降的詔書,只要棄暗投明,過去的罪責不僅一律不究,甚至還可以保留官職,繼續做大唐的太瘦或節度使。有如此寬大的條件,叛軍將士紛紛上表請降,甚至連與安祿山一同出道、一同謀反,在戰場上擊敗過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唐名將的史思明,也向朝廷交了降表。現在偽燕國僅剩下困守鄴城的安慶緒這最後一股反叛勢力,平叛大業似乎就剩這最後一戰了。現在大唐人心歸附,兵強馬壯,與肅宗當年在靈武倉促登記之時不可同日而語,東征自然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就在朝廷上下為東做準備的忙亂之際,任天翔帶著幾個義門兄弟卻悄悄來到了王屋山,他心裡有頗多疑問,想當面向司馬承禎請教。但在陽臺觀中,他再次與司馬承禎失之交臂。留守的道士對他說:公子來得十分不巧,道長三天前剛離開道觀,不知去哪裡雲遊,歸期更是無人可知。
任天翔張然若失,只得去後山的白雲庵。沒想到母親也雲遊未歸,庵中除了楊玉環和上官雲妹,就只有幾個帶髮修行的姑子。他不便在庵堂久留,只得悵然離去。遙望山外茫茫天地,竟不知哪裡才是自己的家。
公子難道不想去找小薇姑娘?褚剛看到了他心底的寂寥和落寞,忍不住小聲提醒,公子與小薇姑娘拜過堂,雖然那時為應付儒門的無奈之舉,不過我想小薇姑娘這輩子恐怕都不會再嫁他人了。
想起在雎陽那地獄般的十個月中,小薇就像一束微弱的陽光,始終照耀著自己,任天翔心中一陣溫暖。不過他還是有些猶豫,遲疑道:我已將小薇送回他哥哥身邊,如果再去找她,會不會與司馬喻起衝突?
褚剛淡淡道:那就要看小薇在公子心目中有多重要,值不值得為了她再次面對司馬喻?
任天翔與司馬喻多次交鋒,雖然多數時候皆落在下風,但雎陽保衛戰中,司馬喻的冷血和隱忍,第一次令任天翔生出發自內心的恐懼。雖然那一戰他並沒有輸,但他絕不想在面對司馬喻,無論是做他的對手還是做他的朋友,他都不想。不過為了小薇,他終於緩緩道:好,我們去鄴城。
鄴城城頭,司馬喻目光呆滯地眺望遠方,極力想要看清地平線盡頭那看不清的對手。大唐九路節度使所率六十萬東征大軍,已經逼近到鄴城附近,而鄴城守軍不過幾萬人馬,這是大燕國最後的家底,這一仗要是再輸,他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本事繼續賭下去?
喻哥,城頭風大,早些回去吧。身後傳來安秀貞柔柔的聲音,像是膽怯的的小丫頭在請示主人。從小就養尊處優的她,原本一向都是頤指氣使,但是自從遇到司馬喻,她漸漸改變了許多,尤其當戰事不利、司馬喻脾氣太壞之時,她更是小心翼翼,漸漸將自己變成了一個受氣的小丫頭。不過她依然無怨無悔,心甘情願。
司馬喻沒有理會安秀貞的話,卻掏出袖中已經磨的錚亮的墨玉珠子,專心致志的擺弄起來。這對柱子自從在墨子墓中得到後,就一直沒有離開過他,但是他始終勘破它的秘密。他只在珠子上發現了三個花紋般的鐘鼎文窺天珠。不過任由他拿著珠子對天瞭望多久,也只發現珠子中央的小孔中,嵌有一層薄薄的水晶,除了令孔中看到的世界有些變形和模糊外,他沒有任何特異之處發現。
再次拿起珠子對對月瞭望,司馬喻看到的只是一個模糊而變形的月亮,兩顆珠子都是如此,並無特異之處。想到自己在這兩顆珠子上花費的精力和心血,他突然揚起手,想要將之狠狠摔碎,卻被安秀貞捉住手腕道:別,喻哥若不想要,不如就送給我吧?
這兩顆珠子司馬喻曾經視若眼珠,不容任何人碰,現在他卻意興闌珊的交給了安秀貞,懶懶道:你喜歡就拿去吧,不過別告訴別人。他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竟不能破解其中秘密。
安秀貞滿心歡喜的將珠子捧在手中,雖然不止一次看到司馬喻在把玩研究他們,但她卻還是第一次真切的捧著他們。望著兩顆如眼珠般在掌心滴溜溜亂轉的墨玉珠子,他好奇的問:它們叫什麼名字?
它們叫窺天珠,分為一陰一陽。司馬喻鼻孔裡輕哼了一聲,悻悻道,不過它根本沒有任何特別,也許只是墨子老兒故弄玄虛之物而已。
不是啊,我覺得它很有趣。安秀貞拿起兩顆珠子,分別置於眼前對著天上明月眺望,像個孩子般欣喜道,原來它真的可以看到天上的月亮和星星,而且是變了樣的月亮和星星,真有趣。"
司馬喻知道用它看天或別的東西,會產生一種變形模糊的怪異效果,不過他不知道這有什麼意義,他不禁提醒道:別多看,看久了會頭暈。
他們分陰陽?為什麼不是雌雄?他們不應該分開。安秀貞說著將兩顆珠子湊到一起,讓他們小孔相對時,然後對天瞭望。不過視野裡除了一片模糊的光影,什麼都看不到。他並不氣餒,而是像孩子般興致勃勃的翻來覆去的對天瞭望,不是調換兩顆珠子的位置和距離。見她玩得興致勃勃,司馬喻卻感到索然無味,正要叫她與自己一起回去,突聽她一聲驚叫,將珠子從眼前挪開,對著天上的月亮呆呆的望了半餉,然後又將珠子湊到眼前,跟著結巴巴的道:我、我、我看到了!
看到什麼了?司馬喻莫名其妙的問。
我、我看到了月亮!安秀貞滿臉通紅。
這不廢話?司馬喻啞然失笑誰看不到月亮?
是、是不一樣的月亮!安秀貞說著將兩顆珠子湊到司馬喻面前,急切的解釋道,你仔細看看,不是這樣,要小心調整兩顆珠子之間的位置,在某一個特別的位置,會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月亮!
司馬喻將信將疑的拿起兩顆珠子,照著安秀貞的指點小心的調整兩顆珠子之間的位置與眼睛的距離。突然他渾身一震,目瞪口呆的立在當場。一隻眼睛緊閉,一隻眼睛緊緊湊到一顆珠子的小孔前,紋絲不動,似乎怕眼前這神奇的景象不翼而飛。
他眼前出現了一輪碩大無比的月亮,一輪佈滿坑洞和溝壑的淺黃色月亮
激烈的打鬥聲將任天翔從迷糊中驚醒,他從車中探出頭來,只見遠方官道上,兩幫人激戰正酣。在赤地千里的河南地界,他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過這麼多人,心中不禁感到十分親切,卻沒想到這不多的人馬,卻在自相殘殺,惡鬥不休。
他本不想多管閒事,但人群中的那個依稀有些熟悉的身影突然間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急忙對杜剛等人道:快過去幫忙!
幫哪邊?杜剛忙問。
當然是幫那個女人!任天翔指向戰場。就見戰場中一個紅衣女子在人叢中往來衝殺,英姿颯爽,令人側目。
杜剛與任俠應聲而去只見二人衝入戰團,頓如兩隻猛虎衝入狼群,轉眼間便打到了十幾個黑衣漢子,剩下的一見形式不對,急忙呼嘯而去,轉眼間便走得乾乾淨淨,場中只剩下那個紅衣女子和她幾個同伴。那女子令人救助同伴,親自來到任天翔馬車前,拱手拜到:多謝恩公仗義相救
你想怎樣謝我?任天翔躲在車中捏著嗓子問。
那女子愣了一愣,遲疑道:不知恩公想要怎樣感謝?
任天翔一本正經道:一個女人在江湖奔波,實在太辛苦,我看姑娘不如就跟了我吧、
那女子面色陡變,雙目一寒就要發火,任天翔已從馬車上突然跳下,欣然大笑:跟你開玩笑呢,你這母老虎要真跟了我,那我還不如趕緊找根繩索上吊算了。
那女子先是一愣,待看清任天翔模樣,不禁莞爾,抬手就要給任天翔一巴掌,不過她只是揚了揚手,卻又尷尬地放了下來,臉上泛起一絲紅暈,輕輕一笑:原來是你,多年不見,還是那般油腔滑調。
原來這女子不是別人,正是當年與任天翔有過數面之緣的丁蘭。自從西域一別,二人再沒見過面,任天翔更是再沒有過她的消息,不過當年那一絲尚處於朦朧之中的情愫,卻成為他心中難以忘卻的珍貴記憶。仔細問起別後情由才知自范陽兵變之後,大唐漸漸失去了對西域的掌控,西番勢力漸漸東侵,西域商路基本斷絕,因此蘭州鏢局不得不往內地發展。不過戰亂之時,鏢局的生意越發艱難,因此鏢局偶爾也幫唐軍押運一些物資,這次鏢局便是在長安接了十幾車貼了封條的鏢。沒想到半道上就遇上悍匪,幸虧有義門劍士出手,不然這一趟鏢只怕不保。
任天翔見那些鏢車封得嚴嚴實實,想必十分貴重,忍不住就問:如此重要的鏢,為何丁總鏢頭沒有親自押運?
丁蘭眼眶一紅,澀聲道:去年父親幫助朝廷,講江淮的錢糧押運到關中,沒想到路遇叛軍襲擊,身負重傷,至今不能下床。我只好替父親走鏢,幸好有阿豹和諸位叔叔伯伯幫我,為我分擔了不少重擔。
說話間就見阿豹和幾位老鏢師上前與任天翔見禮,眾人對任天翔以前就頗有好感,如今見他已成為義門門主,守衛淮陽的功臣,對他自然更是刮目相看。任天翔見阿蘭提到阿豹之時,神情明顯有一絲異樣,心中便猜到一絲端倪。為了證實自己心中的揣測,他悄悄拉過阿豹,低聲問:豹哥,小弟啥時候能喝到你的喜酒?
阿豹嘿嘿一笑,靦腆道:這個總要等總鏢頭身體痊癒才行。
相比阿彪來說,阿豹明顯要誠實靠譜得多,任天翔心中也不禁為丁蘭感到高興。丁蘭問起任天翔的去處,得知他要去鄴城,她不禁欣喜道:咱們也要去鄴城,正好順路,不如一起走吧。
任天翔仔細一問,才知丁蘭是要押鏢去鄴城唐軍大營,想必這批物資對唐軍十分重要。既然順路他當然責無旁貸,這既是幫朋友,又是幫唐軍,所以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當下雙方合作一處,繼續往東進發。
雖有任天翔等人保護,但沿途兵荒馬亂。總有人覬覦不斷上前爭奪騷擾。在義門眾士保護下,鏢貨雖然無虞,行程卻耽誤了不少,當眾人押著鏢趕到鄴城遠郊唐軍大營時,就見唐軍已包圍鄴城多日,卻依然未能攻破。
任天翔等人隨丁蘭押著鏢車去唐軍中軍大營辦理完交接,在營門外正好與一員身披甲冑的老將迎面碰上,雙方一見之下都是一愣,只見那老將又驚又喜,上前一把抓住任天翔胳膊欣喜地歡呼:哈哈,真是天助我也!老夫正要派人去找公子,沒想到公子就正好出現,這莫非這就是天意?
任天翔連忙拜道:不知郭令公為何找我?
郭子儀因屢建奇功,在收復兩京後已位列三公,因此世人皆尊稱為郭令公,只見他一聲長嘆,挽起任天翔道:你隨我去前線看看就明白了。
不等郭子儀吩咐,早有隨從牽馬過來,郭子儀翻身上馬,示意任天翔隨自己走。任天翔雖然不想再介入任何戰事,但事到如今也只得硬著頭皮翻身上馬,隨郭子儀直奔鄴城。
片刻後二人來到城下,就見郭子儀舉鞭遙指道:公子自己看。
任天翔舉目望去,見鄴城高高的城郭上,一排排連環弩、排弩、拋石器、鉅角等等守城器械錯落有致得排開,令人不寒而慄。鄴城城牆之夏,積滿了唐軍的屍體,任誰都能看出,唐軍已經發起過無數次強攻,但都吃了大虧。從城牆根一直到數十丈之外的原野,都已被鮮血染紅。
任天翔心中一緊,他一眼就認出,鄴城城頭架設的那些守城器械,正是自己守衛淮陽時打造的。雖然淮陽失手後,唐軍銷燬了大部分守城器具,但依然有小部分落到叛軍之手。有公輸白這樣的能工巧匠,叛軍大量仿製自然是輕而易舉。如今憑著這些,叛軍完全有可能將鄴城變成另一座堅不可摧的淮陽,難怪唐軍六十萬大軍,竟拿鄴城束手無策。
我知道公子不想再捲入戰爭,但是這些守城器只有你最熟悉,咱們已經吃了大虧,所以公子無論如何得想法為老夫破之。郭子儀感慨道,大唐六十萬大軍,而安慶緒剩下不過區區三萬人馬,困守孤城,咱們卻屢攻不下,實在令人慚愧啊!
任天翔知道這些墨家守城器械的威力。當初在淮陽,張巡能以七千之眾堅守淮陽近一年,這些守城器械的威力可見一斑。如今安慶緒雖然僅剩三萬人馬,但這三萬人馬卻是當初追隨安祿山起兵的鐵桿精銳,戰鬥力遠勝張巡手下那些東拼西湊的淮陽守軍。再說鄴城也遠比淮陽高大堅固,短時間內唐軍要想攻下鄴城,恐怕難如登天。
這些守城器械雖然是由我最先依照墨子遺作打造,在雎陽保衛戰中發揮過極大的作用,但是我也沒有破解之法,在墨家遺作中也沒有任何破解這些攻城器的戰術或武器。任天翔無奈道,不過安慶緒只剩下三萬人馬,又固守孤城,只要被圍時間一長,叛軍看不到希望,遲早會開門投降、
郭子儀沉聲道:公子有所不知,史思明在范陽降而復叛,隨時有可能發兵增援安慶緒,他收下還有十多萬范陽精銳,一旦發兵與安慶緒遙相呼應,那又將生出諸多變數。
任天翔奇道:史思明降而復叛?這是怎麼回事?
郭子儀嘆道:公子遠離朝堂,不知這段時間局勢的變化。當初咱們於香積寺擊敗安慶緒主力,就該乘勝追擊。不過聖上忙著收復兩京封賞功臣,耽誤了時機。史思明降唐不過是一時權宜之計,危機一過便再次造反。他知道安慶緒一旦被消滅,范陽便是唐軍最後的目標,所以他遲早會派兵救援安慶緒。我軍若不能儘快攻克鄴城,後果便難預料了、
任天翔立刻明白了儘快攻克鄴城的重要性。他想了想,沉聲道:請將軍準我入城,去勸降安慶緒。
見郭子儀有些猶豫,任天翔笑道:安慶緒身邊最重要的智囊司馬喻,與我有些交情,如果能通過他見到安慶緒,我也許可以說服他歸降。如今安慶緒困守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援軍,我想只要能給他留點顏面和榮華富貴,他沒理由頑抗到底。就算他不降,他手下的將領也難保不會動心。
郭子儀大喜過望,忙道:那公子立刻隨老夫去見魚公公,由他任命公子為唐軍招降使。
魚公公?哪個魚公公?任天翔任天翔有些意外,郭令公不是全軍統帥麼?
不是!郭子儀坦然道,這次九路節度使會攻鄴城,聖上怕各路節度使互相不服,軍令難以統一,這宣慰觀察使是由聖上心腹內臣魚朝恩擔任。
什麼?一個太監,竟然擔任了六十萬大軍的統帥?任天翔失聲問。見郭子儀苦笑著點了點頭,任天翔心中不由一沉,立刻就猜到了肅宗的真正用心。他哪裡是怕郭子儀不能服眾,而是怕這軍功卓絕的老將成為又一個安祿山!他對郭子儀以起了猜忌之心,所以寧肯讓一個太監當統帥,也不願將大軍交給一個眾望所歸的名將。
不過任天翔沒有將心中所想表露出來,只是默默隨郭子儀來到中軍大帳,只見帳外一片忙亂,十多個兵卒正忙忙碌碌的搬運鏢車中的東西。任天翔一眼認出了那些鏢車正是丁蘭率眾從長安千里迢迢護送的軍用物資,自己也一路盡心呵護。不過看到那些軍用物資,任天翔肺差點氣炸了,只見鏢車中竟然是些碗盞杯筷,被褥綢緞和衣衫服飾,甚至還有兩個純金的夜壺。
還是宮中的物件用著習慣。隨著一聲軟膩膩的嘆息,就見一個年輕的宦官從大帳踱了出來,自語道:這些粗麻爛被讓咱家睡覺都不安穩,還怎麼運籌帷幄?(看到這,我笑了。運籌帷幄)大家當心一點別把東西弄壞了。
郭子儀正要上前稟報,那太監卻擺手道:郭將軍稍等,待咱家安頓好再說。(這死太監事真多)郭子儀回頭對任天翔抱歉的苦笑,只得耐著性子的在一旁,直等到眾軍士將鏢車中的雜物全部搬入中軍大帳,那太監才想起郭子儀,回頭問:老將軍有何事?
不用郭子儀介紹,任天翔也猜到這年輕的太監,就是六十萬唐軍的最高統帥,宣慰觀察使魚朝恩。聽郭子儀說任天翔願去鄴城勸降叛軍智囊,魚朝恩可有可無的態度頷首道:那就讓他去吧,反正也不用花費什麼。
任天翔沒想到自己的滿腔熱血,竟招來如此冷遇,雙眼一登就要發火,卻被郭子儀攔住道:公子一心國的義舉,咱們都會記在心上,若能兵不血刃拿下鄴城,老夫要替全軍將士謝謝公子。
任天翔冒險入城勸降安慶緒,當然不是要別人記著或感謝,聽郭子儀這樣說,他倒有些慚愧起來,忙對郭子儀到:郭令公嚴重了,在下所做的一切,跟老老公比起來,根本微不足道。老令公能泰然處之,我還有什麼可憤懣哪?請老令公儘快送我入城。
郭子儀親自將任天翔送到城下,任天翔對城頭守軍高呼:速去稟報你們軍師,就說有故人不遠千里前來拜望,想與他一敘舊情。
鄴城城樓之上,司馬喻隱在女牆之後,正用窺天珠仔細觀察著任天翔。他身後的辛已待看清是任天翔,不禁失聲道:是任天翔那小子。他竟然陰魂不散的追到了這裡!
司馬喻卻悠然一笑,收起窺天珠道:咱們的救兵來了,放他進來,不過只能是他一個人。
城下發下來一個籮筐,任天翔正要上前,任俠等人急忙阻攔,紛紛道:公子孤身前往,實在太過危險,萬一司馬喻或安慶緒翻臉無情,公子
任天翔擺手笑道:安慶緒若要殺我,就算帶一百個隨從又有什麼用?還不如孤身前往顯得比較坦率一點。你們不用擔心,司馬喻若要殺我,在雎陽城破之時就可以做到,何必等到現在?(文*人-書-屋-W-R-S-H-U)
不顧眾人的勸阻,任天翔走到城牆下,跨上城下的籮筐,由城上軍士緩緩拉上了城頭。當他踏上鄴城城牆,就見司馬喻已迎了上來,面帶微笑拱手道:自雎陽與任兄弟一別,為兄一直就非常掛念。難得兄弟千里迢迢趕來探望,為兄當略盡地主之誼。
任天翔沉聲道:我來鄴城只為兩件事,一件是為小薇,她已在雎陽成為我的妻子,我要將她帶走;一件是為大哥和鄴城所有將士,我希望能讓你們與唐軍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以免玉石俱焚、生靈塗炭、
司馬喻頷首笑道:我已令人在府中備下薄酒,咱們可以邊喝邊聊。
司馬喻的住所是在城中一處僻靜的小院,當任天翔隨他來到這裡。就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已飛一般的迎了出來,不顧有旁人在場,她猛地撲入任天翔懷中,狠狠的在他肩頭咬了一口,直咬的任天翔鮮血淋漓,她才心痛的鬆開,伏在他懷中嗚咽不能言。
任天翔緊緊將她擁在懷中,在她耳邊喃喃道:我不會再讓你離開我,我發誓,以後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再分開。
司馬薇哽咽道:你以後要再將我送走,自己去赴死,我就永遠都不原諒你!
不會,再也不會了,我們永遠不再分開,我發誓!任天翔將司馬薇放下,捧著她的臉仔細端詳。她雖然還有點憔悴,但明顯比在雎陽時豐盈了許多。任天翔轉頭對司馬瑜誠懇一拜,多謝你照顧小薇,我會永遠銘記。
司馬瑜失笑道:小薇是我妹妹,照顧她是我的責任,有什麼好謝的?倒是你,既然娶了我妹妹,以後可得好好對她,不然我會找你算賬的。
三人皆面帶微笑,猶如一家人般其樂融融。這時就聽安秀貞在一旁提醒:快吃飯吧,菜都快涼了。
內堂中早有侍從準備了一桌簡單的酒席,任天翔與司馬瑜相對坐下後,小薇正想坐到任天翔身旁,卻被安秀貞拉著手道:他們兩兄弟好久沒見,一定有許多話要談,咱們去外邊吃,等會再跟你天翔哥纏綿。
司馬薇臉上一紅,只得隨安秀貞依依不捨地離去。二女走後,房中一下子便靜了下來,司馬瑜舉杯笑道:自雎陽一別,咱們已有近一年未見,不知兄弟別後可好?
不好!任天翔淡淡道,一想起自己的結義兄長、小薇的親哥哥如今困守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援軍,我怎麼能過的好?收手吧,這一局對你來說已經是個死局,再堅持下去不過是塗炭生靈、自取其辱。
司馬瑜淡淡笑道:你怎知這一局對我來說就一定是個死局?
任天翔盯著他的眼睛,沉聲道:安慶緒僅剩三萬殘兵敗將,以及腳下這最後一座孤城,你還有什麼實力爭霸天下?你手中雖有守城器械,但又能堅持多久?你的士兵已經面帶菜色,百姓更是羸弱不堪。方才咱們經過市場,那裡已經在賣蛇蟲鼠蟻和野菜,卻看不到一粒糧食,我估計鄴城的糧食已經不夠半月之需。
那又如何?司馬瑜不以為然地笑道,雎陽在斷糧之後還能堅守半年,鄴城為何不能?別忘了鄴城的百姓可比雎陽多幾倍,兵馬也多幾倍。
你任天翔氣得滿臉通紅,忍不住一把抓住了司馬瑜的衣襟。雎陽是他心中永遠的痛,他一直努力想要忘記,卻無數次出現在噩夢中。沒想到司馬瑜竟公然要將鄴城變成雎陽。自然令他怒不可遏,恨不能扒開這傢伙的胸膛看看,他的心是用什麼做的。
你激動什麼?司馬瑜不以為然地扒開任天翔的手,張巡能做的事我怎麼就不能做?他靠吃人守城,成了大唐的功臣,我為什麼就成了罪人?
任天翔無言以對,無奈將司馬瑜放開,黯然道:你這樣堅守下去有什麼意義?除了讓全城軍民為你的妄想殉葬外,還有什麼翻盤的機會?
司馬瑜淡淡道:別那麼肯定,唐軍看似強大,有六十萬之眾,卻用一個從沒打過仗的太監做最高統帥,這難道不是機會?只要我耐心等下去,不愁沒有機會反敗為勝。
任天翔心知司馬瑜戳到了唐軍最大的弱點,他正待繼續辯解,突聽辛乙在門外小聲道:先生,聖上派使臣前來質問,為何私自接待唐軍使臣而不盡快想聖上稟報?
知道了,你回覆使臣,我這就將任公子帶去見聖上。司馬瑜說完對任天翔嘆了口氣,無奈道:非常時期,連與兄弟敘舊都不能夠,望兄弟見諒。
任天翔點點頭:我也想盡快見到安慶緒,想他轉達魚公公的意思。
司馬瑜推杯而起,慨然道:那好,我這就帶你去見聖上。在司馬瑜陪同下,任天翔很快見到了偽燕國的皇帝安慶緒,向他遞上了署名魚朝恩、實為郭子儀所寫的勸降新,並向他講明瞭戰與降的厲害關係,安慶緒冷著臉沒有立刻表態,只道:請公子暫時下去歇息,待朕與眾臣商議後,再給魚公公和郭將軍一個答覆。待任天翔離去後,安慶緒轉向司馬瑜問:愛卿怎麼看?司馬瑜正色道:不知聖上對微臣有多大的信任?安慶緒忙道:愛卿既是朕未來的妹夫,又是朕的心腹肱骨,朕對愛卿向來是言聽計從,愛卿難道對此還有疑問?司馬瑜淡淡道:如果微臣要聖上交出大燕國的玉璽呢?安慶緒渾身一震,不禁愣在當場。任天翔被送回司馬瑜住處,小薇欣喜地迎了出來。二人自?陽分手後數月未見,心中只覺有說不完的相思和依戀,但真正守在一起,一切語言卻彷彿都是多餘。二人靜靜相擁,似不忍打破這難得的安詳和靜謐。
任天翔緊握著小薇的柔荑,耳朵卻在留意著門外的更鼓。他在耐心的等待安慶緒的答覆。方才他已從安慶緒的眼神和下意識的小動作中,察覺到自己的話已令安慶緒有些動心,如果能說服他投降,使鄴城幾十萬軍民免於?陽的災難,也許可稍稍減輕他心中揮之不去的負疚感。注意到他眼中的一絲焦慮,小薇不禁小聲問:你有心事?任天翔勉強一笑:我在等你大哥,希望他能帶回一個好消息。我陪你一起等。小薇乖巧地縮到任天翔懷中,靜靜地不再說話。二人默默相擁,聽著遠處的更鼓從初更、二更,直到三更,依然不見司馬瑜回來。任天翔知道,要安慶緒做那樣的決定確實是非常艱難,現在安慶緒也許正與手下徹夜商議,多方權衡,甚至還會與自己討價還價,直到最後才能下定決心。聽著外面的更鼓已經敲響三下,他輕嘆道:看來你哥哥今晚是不會回來了,你還是早些歇息吧。小薇嗯了一聲,卻紅著臉沒有挪步。任天翔雖然已與小薇拜過堂成過親,卻還沒有真正做夫妻,看到小薇羞澀而期待的眼神,他心中也不禁一陣激盪,忍不住輕輕吻上她的芳唇。二人的激情被這麼一瞬間點燃,猶如火山爆發般強烈,不禁緊緊吻在一起,彼此探索著對方唇齒間那獨一無二的氣息,允吸著彼此最柔嫩的舌尖,恨不能徹底熔化在一起,永遠不再分離。
二人正情不自禁之際,突然窗欞上響起輕輕的敲擊聲,二人霍然驚覺,小偉羞得起身要逃,任天翔忙將她藏到屏風之後,這才低聲喝問:誰?
公子,是我!窗外傳來辛乙小聲的應答。任天翔聽他語言焦急,氣喘吁吁,心中雖然有些奇怪,不過還是打開了窗欞,辛乙靈貓般閃身而入,撲通一聲拜倒在地,壓著嗓子哽咽道:公子快救救司馬先生
任天翔吃了一驚,忙將他扶起,低聲問:怎麼回事?你慢慢說!
辛乙抹著汗喂喂喘息道:聖上因先生私自接待公子,懷疑先生欲與唐軍勾結,便要先生交代是何用心。先生不小心頂撞了聖上,激怒了他,便下令將先生下了大獄,並要在明日一早斬首示眾,作為投遞叛國者戒!
任天翔聞言不禁愣在當場,沒想到安情緒大白之後已是草木皆兵,竟因一個如此牽強的理由就要處決最重要的謀臣。雖然司馬瑜投靠安祿山就沒安好心,但司馬瑜是小薇的親哥哥,而且在淮陽也曾放過自己一馬,任天翔當然不能袖手不管。
81.決戰聽到辛乙的稟報,小薇顧不得羞澀,急忙從屏風後出來,對任天翔急道:你無論如何得救他一救,我可只有這麼一個哥哥
你不用擔心,我正在想辦法。任天翔示意小薇不要著急,然後轉向辛乙問道,司馬公子關在哪裡?
辛乙忙道:關在行宮內,那裡戒備森嚴,就算是我也未必能闖進去。
任天翔又問:能為司馬公子赴湯蹈火的還有何人?
辛乙想了想,遲疑道:若是別的事,也許還會有很多人,但若是要背叛安慶緒,冒險闖入行宮救人,除了我和我大哥辛丑,恐怕就再沒有旁人。
任天翔立刻想起了那個沉默寡言的契丹劍手,辛氏兄弟武功他見識過,勝過江湖上很多一流高手,他們若肯冒險潛入行宮救司馬瑜,倒也不是沒有機會。不過就算將司馬瑜救出行宮,逃不出城也是白搭。現在是戰爭時期,鄴城守軍戒備森嚴,要想避過他們逃出城去,,對辛氏兄弟來說不是難事但帶著不會武功的司馬瑜和武功不高的司馬薇,那卻是千難萬難。
任天翔在房中踱了兩個來回,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他突然無聲一笑:也許,還有一個人也肯為司馬公子赴湯蹈火,即使背叛安情緒也在所不惜是誰?辛乙與小薇齊聲問。
安秀珍。任天翔輕輕道。
辛乙有些遲疑道:這會不會太冒險?她可是安情緒的親妹咩。
小薇立刻道:安秀珍對我哥哥一片痴情,我哥若是有難,她一定會捨身相救。
辛乙反駁道:就算她肯救,也必定是連夜入宮去求他哥。現在安情緒連吃敗仗,猜忌心極重,又喜怒無常難以揣度。萬一他不肯救人,豈不是打草驚蛇,在沒有任何機會?
小薇還想爭辯,卻被任天翔抬手阻止道:辛乙說得雖然有道理,但是若沒有這位偽燕國公主的幫助,咱們就算將司馬公子救出行宮,只怕也無法避過守軍的巡查將他送到安全地帶,所以這個險咱們必須得冒。
說著他轉向小薇,你能連夜見到這位公主嗎?
小薇忙道:沒問題,她的住所離這裡不遠,我現在就去。
不用了。門外突然傳來一聲冷峭的應答,跟著就見安秀珍推門而入。她環顧三人,緩緩道:今夜在行宮發生的事已有人暗中通知了我,所以我連夜趕來找小薇商量。你們的話方才我已聽到,辛乙說的不錯,現在我二哥因戰事不利脾氣異常暴躁,我也未必能勸得住他,所以我不會去求他。
太好了!任天翔欣喜道,公主殿下深明大義,實乃司馬瑜那小子的福分。有公主接應,咱們救出司馬公子後,定可平安出城。
辛乙遲疑道:咳咳死,現在鄴城被唐軍圍得水洩不通,咱們就算除了城也逃不出去啊!
任天翔笑道:這個倒是不必擔心,咱們去溯方軍守衛的陣地。我與郭令公還有點交情,看在我的面上,他定不會為難他們。經過這次教訓,我想司馬公子也不會再為安情緒賣命了吧。
辛乙想了想,無奈道:也只能如此了。
幾個人有仔細商議了行動的細節,然後立刻分頭行動。由安秀珍憑藉公主的身份將辛氏兄弟帶入行宮,然後由辛氏兄弟潛入天牢救人。而任天翔與小薇則去準備馬車,在行宮外接應。兩個派來監視任天翔的侍衛已被辛乙打倒,不怕他們去通風報信。
四更時分,任天翔與小薇趕著馬車來到預定地點,就見安秀珍攙著司馬瑜從暗處出來,辛氏兄弟緊隨其後。看來他們十分順利,沒有驚動任何人。任天翔見司馬瑜只是精神萎靡,身體並無大礙,忙將他扶上馬車,然後向城門方向飛馳。
由於有安秀珍這個公主掩護,眾人雖然遇到幾波巡夜的兵卒,卻被安秀珍搪塞過去。不過在戒備最嚴的城牆上,幾個人還是遇到了最嚴密的盤查,還好幾個人已扮成薩滿教的弟子,要連夜出城替聖上去搬救兵,而且既是薩滿教聖女、又是大燕國公主的安秀珍親自相送,守城的將領也沒有多疑,任由幾個薩滿弟子藉著夜色掩護墜下城頭,連夜出城去搬救兵。
任天翔帶著小威和司馬瑜,在辛氏兄弟的掩護下悄然來到唐軍陣地。守衛的兵將聽說任天翔連夜回來,連忙開關相迎,並派人飛報郭子儀。在幾名偏將陪同下,任天翔急忙去中軍大帳向郭子儀覆命,幾個人通過重重過卡來到溯方軍的帥賬外,由於是中軍重地,任天翔只能將小薇和司馬瑜等人都留在帳外,自己肚子去郭子儀。
少時就見郭子儀披衣從後帳出來,見任天翔安然而回,不禁大喜過望。任天翔忙將城中的情形草草說了一遍,最後道:如今安慶緒已方寸大亂,竟因猜忌要殺自己心腹謀臣,所以我趁機將他帶來面見老將軍。不過我答應過他,決不勉強向唐軍投降,還請將軍善待之。
郭子儀呵呵笑道:老夫早聽說叛軍中有個智謀高深的年輕軍師,乃是司馬氏家的弟子,深得安賊父子兩代器重,沒想到連他也棄安慶緒而去。不知這人在哪裡?快快有請!
一名親兵應聲出帳傳令,不一會兒卻急匆匆進來稟報:將軍,那幾個人已不見蹤影,只剩下一個女人在外。幾個負責看守他們的兵將俱被打倒,其中三人還被剝去了衣甲。
郭子儀一愣,斥道:怎麼會這樣?還不派人去追?親兵急忙出去傳令,任天翔也緊跟隨郭子儀出賬查看。就見帳外只剩下小薇和幾個倒地不起的唐軍兵卒,早已不見司馬瑜與辛氏兄弟的影子。任天翔心中一沉,突然意識到自己又上了司馬瑜的大當!本來他現在的心術修為,要看破司馬瑜的詭計不是難事,只因小薇在其中,他便放鬆了警惕,讓司馬瑜鑽了空子。
你現在滿意了吧?任天翔將怒火一股腦發洩到小薇頭上,你又成功幫了你哥哥一回,讓我將他送出唐軍的包圍。我沒有!小薇急得淚珠在眼眶中打轉,我、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辛乙將我點倒,塞了一封信在我懷中,然後他們就換上唐軍的衣甲走了。任天翔這才注意到小薇被點了穴,他忙讓人給小薇解開,然後拿過那封信。只見司馬瑜飄逸的筆跡:好兄弟,我妹妹就託付你了,望善待之。多謝你送我出城,我一定不會浪費這上天賜予的機會。郭子儀接過信,不解道:他這是什麼意思?任天翔頹然嘆道:我又低估了他,他從來沒有服輸,而是親自去范陽搬救兵。郭子儀疑惑道:在鄴城被圍之前,安慶緒多次派人去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不曾理會。難道他去就能說動這個不把安慶緒放在眼裡的悍將?任天翔嘆道:別人或許不行,但他一定行。將軍要提醒魚公公和各路節度使大人,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范陽為安祿山經營多年的根基,自安氏父子起兵一來,大批擄掠的財物都運回了這裡,最後落到了留守范陽的史思明手中。有了充沛的錢糧財物,史思明大肆招兵買馬,手下精兵已達十餘萬,並且多為裝備精良的騎兵,所以他早已經不將安慶緒這個大燕皇帝放在眼裡,自然也不會將他派來的使臣放在心上。
在當年范陽節度使的府衙大堂之上,史思明居中而坐,對司馬瑜和辛氏兄弟面帶調侃的笑問:不知軍事所為何來?
司馬瑜淡淡道:我是提前給將軍送終。
左右將領聞言面色大變,紛紛厲聲斥罵,有魯莽之輩甚至拔劍而出,恨不能立刻將這出言不遜的儒生斬於劍下。在眾人氣勢洶洶的包圍之中,司馬瑜神情如常,安如泰山。
史思明擺擺手,庭中漸漸靜下來。他盯著司馬瑜淡淡問道:軍事何出此言?
司馬瑜坦然道:皇上在鄴城抵抗六十萬唐軍,將軍卻在范陽按兵不動。任誰都知道鄴城一旦失守,范陽就是唐駿的下一個目標。將軍自信以范陽兵馬,能抵擋唐軍九路大軍的圍攻?
史思明笑道:我已經派大將李歸仁摔一萬五千精兵救援鄴城,哪知這下子懼怕唐軍,竟轉到去攻魏州,雖然這小子沒有直接救援鄴城,但卻牽制了唐軍不少人馬,分擔了皇帝的壓力。現在本將正在調集所部人馬,很快就擇日南下,為皇上分憂。
司馬瑜淡淡笑道:我知道將軍故意拖延,是在爭取最大的利益。所以我給將軍帶來了你最想要的東西,望將軍笑納隨著司馬瑜的手勢,辛乙上前兩步,將手中的錦盒捧過頭頂。立刻有將領替史思明接過錦盒,然後送到他面前。史思明信手打開錦盒,就見盒中一方晶瑩剔透的玉璽-大燕國皇帝令天下的玉璽史思明眼中閃過一絲喜色卻故作不解的問道:皇上這是什麼意思?
司馬瑜道:只要將軍肯解鄴城之圍,聖上願將玉璽和皇位拱手相讓。錦盒中有他給將軍的親筆書信,可作為憑證。
史思明拿過信仔細看完,若有所思地望向司馬瑜問道:這是出自軍事的計謀吧,以皇上的心胸,不到最後關頭他絕不會放棄這面玉璽史思明狼眼一閃,淡淡問:聽軍事這話,好像另有深意。
司馬瑜微微頷首道:不知我真心要將玉璽獻給將軍,而且要助將軍成為大燕皇帝。
史思明面色一沉:你這是要陷我於不忠不義!
司馬瑜微微笑道:將軍不必惺惺作態,你欲奪大燕皇帝寶座之心,在座諸位只怕無人不知。我雖然為安慶緒心腹謀臣,從天寶十一年便隨先帝謀奪大唐江山,奈何安慶緒非有為之主,只憑借他是先帝兒子這一條才榮登大寶。只可惜要做開國之君,非有雄才大略不能勝任,所以有勇無謀的安慶緒,並非大燕國真命天子。
說到這司馬瑜微微一頓,對史思明拜道:而將軍則不同。當年也先帝是親如手足的兄弟,先帝的基業有一半是將軍的功勞。而且在後來的對唐作戰中,為有將軍先後擊敗過大唐名將郭子儀和李光弼,所以將軍才應該是大燕國真正的開國之君。現在將軍唯一顧忌的是,收下這玉璽難免會被天下無知之被誤解,尤其是怕會遭到忠於安氏的兵將反對。不過如果我能拿出安慶緒殺君弒父,以陰謀手段篡位的證據,將軍便可名正言順廢掉安慶緒,成為大燕國皇帝此言一出,眾將盡皆譁然,雖然大家對安祿山意外暴斃早就心懷疑慮,一直沒有證據,沒想到司馬瑜竟然有安慶緒弒父的證據,那史思明為義兄報仇,並取而代之就是名正言順了,眾將想到這裡都不禁興奮非常,似看到了一條通往榮華富貴的金光大道。
只有史思明依然保持著冷靜,淡淡道:如今唐六十萬大軍壓境,就算我取而代之成為大燕皇帝,只怕這龍椅還沒坐熱,就會被郭子儀。李光弼之輩給趕下寶座,死無葬生之地。
眾將想起目前局勢,頓時像被兜頭澆了一盆涼水,不禁低頭無語。廳中一時靜了下來,寂靜中突然聽到司馬瑜淡淡道:我既然敢將玉璽獻給將軍,自然就有破唐六十萬大軍之計,不然我何不將玉璽獻給唐軍,好歹也能謀個一官半職,安享後半生的富貴。
此言一出,眾將盡皆譁然。眾人都是身經百戰的猛將,在叛亂之前就已經在守衛邊關的戰爭中取得過驕人的軍功,集眾將之才也不敢奢談破唐六十萬大軍,更別說對手中還有郭子儀。李光弼這樣的天才統帥,以及僕懷恩。李嗣業這樣的曠世猛將。如今聽一個文弱書生竟然誇口說要破唐六十萬大軍,在眾將看來就如同痴人說夢。
史思明擺手阻值了眾將的嘲笑,淡淡問:公子可知軍中無戲言這話?
司馬瑜從容答道將軍可與我紙上談兵、沙盤推演,將軍執唐六十萬大軍,而我指揮將軍十三萬人馬,若不能盡破唐軍,將軍可將我斬首示眾。史思明哈哈大笑好,我就看看你有何本領破我六十萬大軍。說著一擊掌,將地圖拿來。立刻又偏將將巨大地圖鋪開在史思明面前,司馬瑜毫不客氣地在史思明對面坐下。他氣定神閒,心無二物,地圖上那些山川湖泊和城池管道,在他眼中漸漸變成了棋枰上的經緯線條,臨時用來代表軍隊的棋子,則變成了活生生的千軍萬馬,他猶如指揮若定的統帥,從容不迫地調動人馬,向在戰場上浸淫了大半輩子的史思明發起了挑戰。眾將也積極地參與討論和推演,他們剛開始全部一邊倒地支持史思明,為史思明籌謀劃策,建言獻計,但看到司馬瑜妙計頻出、進退有度,每每於幾無可能的境地死而復生,也不禁高聲喝彩,漸漸傾向於弱小的一方。這場推演不亞於一場真正的?戰,足足進行了近三個時辰,史思明最後也不不禁擊掌嘆道先生用兵之妙,史思明自愧不如,若戰事正如這般演化,確可大破唐軍。不過這只是紙上談兵,戰爭之道千變萬化。殊難預測,而且我也不是郭子儀和李光弼,先生就算能擊敗我,也未必能擊敗郭、李二人。司馬瑜胸有成竹地道唐軍真正的統帥是魚朝恩,郭子儀和李光弼皆要受他挾制,才能未必能發揮出幾分。除非將軍自認自己還不如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太監,那也就不必再冒險。待唐軍攻破鄴城後,將軍便趕緊率部投降,也許還能保全性命。史思明已經降過一次,要是再降只怕也無法保命。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任何退路,終於下定決心,對著地圖狠狠一拳幹!就在鄴城與唐軍決戰,俺史思明身家性命全部押上,不擊敗唐軍誓不回師!眾將轟然答應,眼中燃起熊熊鬥志,猶如一群被激發出嗜血慾望的惡狼,發出了震天的嚎叫。第二天一早,十三萬范陽精銳在史思明親自率領下,馬不停蹄直奔向南方,安史之亂以來最大一次戰役,在司馬瑜暗中操縱下徐徐拉開了帷幕。依照司馬瑜的計劃,史思明沒有率大軍直接救援鄴城,而是直撲離鄴城依照司馬瑜的計劃,史思明沒有率大軍直接救援鄴城,而是直撲離鄴城不遠的魏城,與李歸仁合兵一處,向魏城發起了猛攻,不惜付出地,攻下了這與鄴城遙遙呼應的城池。然後大軍按兵不動,只派小股部隊南下騷擾,以范陽輕騎的速度優勢,不斷襲擾唐軍大部隊,使其不能專心攻城。史思明並不急於與唐軍主力決戰,而是按照司馬瑜的計劃,等待唐軍與安慶緒拼到兩敗俱傷,再坐收漁人之利。司馬瑜知道憑藉他留下的守城方略和數量眾多的守城器械,業城再堅持幾個月也沒有問題。
唐軍已經做好了應付史思明大軍的準備,史思明卻始終不急於出手,只派小股部分假扮唐軍,專門襲擊唐軍的糧秣隊。由於唐軍是九路大軍會戰,各軍之間互不統屬,後勸保障也是各管各,因此給史思明的部隊留下了渾水摸魚的機會。他們或扮成安西軍襲擊溯方軍的糧秣隊,或扮成河西軍搶劫北庭軍的糧草。由於戰事曠日持久,各路大軍糧草日漸緊張,司馬瑜此計令唐軍九路人馬開始互相猜疑,曾經一心對敵的聯盟,漸漸產生了裂痕。
面對各路大軍相互指責和告狀,作為全軍統帥的魚朝恩不是居中調停,而是依各個節度使與自己的關係親疏和禮物厚薄來進行裁決,使矛盾越發激化,唐軍中的有識之輩如郭子儀、李光弼等,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們皆知這是史思明的離間之計,便一同向魚朝恩請戰,欲率本部人馬先破史思明的大軍,再取鄴城。魚朝恩聽罷郭、李二人的請求,卻連連搖頭道九路大軍會攻鄴城,一連數月都無法攻克。九路大軍中以兩位將軍所率之朔方軍戰鬥力最強,你們要是走了,剩下的七路大軍豈不更是拿鄴城束手無策?咱家早已向聖上誇下海口,要在年前攻下鄴城,作為聖上新年的賀禮,你們這不是故意要我難堪麼?再說了,兵書上早有名言,需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兩位將軍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將,難道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居然要分兵迎敵?郭子儀與李光弼自領軍以來,還第一次被人如此教訓,郭子儀不禁搖頭苦笑,李光弼面色一黑就要發作。卻聽魚朝恩又道史思明雖佔了魏州,卻也沒有繼續進兵,咱們何必要去招惹他?不如先集中兵力攻下鄴城,再去對付他不遲。說完他擺手終止了爭論,高聲下令,傳咱家號令,九路大軍發起總攻,務必在三天之內攻下鄴城!魚朝恩雖無兵權,確實皇帝派在軍中的最高統帥,猶如皇帝的代言人。幾名節度使對他的命令雖然心懷疑慮,卻也不敢違抗,只得各率本部人馬,從四面八方向鄴城發起了總攻。此時鄴城守軍已知史思明援軍已至,自然是鬥志倍增,安慶緒更是親自登上城樓,身先士卒與唐軍廝殺。他頭腦雖不(20樓第一張圖片)及其父精明,勇猛卻尤過之,一柄撲刀在手,便如殺神降世,殺得僥倖登上城樓的唐軍兵將紛紛墜城而亡。鄴城守軍見皇帝如此勇猛,軍心大振,紛紛爆發出震天吶喊,悍不畏死地擋住了唐軍一波又一波的衝擊。
安慶緒的勇猛激發了唐軍一員猛將的鬥志,那邊是原安西節度副使、現為北庭行營節度使的李嗣業。他當初率五千安西軍精銳進關平叛,在歷次戰役中屢建奇功、罕逢對手。今見安慶緒如此勇猛,不緊激發了他的好勝之心。不顧手下的勸阻,他親自提刀登城,在眾親兵的掩護之下,攀附雲梯登上了城樓,揮刀直奔安慶緒。
鄴城城頭雖然有傳自墨子的各種守城利器,但架不住大唐九路大軍不惜一切代價的進攻,陸續有小股唐軍登上城牆。叛軍在安慶緒身先士卒的鼓舞下,堅守不退,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唐軍的強攻。不過李嗣業登上城樓後,一柄陌刀如入無人之境,連斬十餘名叛軍後,率親兵直奔安慶緒。
安慶緒揮刀迎了上來,二人雙刀相擊,渾身都是一震。李嗣業大叫一聲痛快,陌刀如狂風驟雨般傾瀉而出,安慶緒剛開始還能勉強抵擋,十餘招後漸漸不支。城上城下的唐軍見狀不禁爆出震天歡呼,軍心大振,人人爭先恐後地攀上城頭,在鄴城牢不可破的防線上,生生撕開了一道口子。
安慶緒在李嗣業快如疾風的陌刀追殺下,後力不繼,不得已向後退卻,這令唐軍聲勢大振,紛紛高呼著爬上城牆。安慶緒眼見攀上城頭的唐軍越來越多,守軍漸有不支之勢,他突然一胡語高呼:伏倒!放箭!
聽到這命令的叛軍立刻原地伏倒,幾乎同時,密集的破空聲已如蝗蟲飛過般鋪天蓋地地而來,幾乎完全覆蓋了就要被唐軍佔領的這一段城牆。密集的箭雨猶如死神掠過城頭,粹不及防的唐軍將士紛紛中箭。只有聽到安慶緒號令的叛軍兵將,巧妙地躲過了這一輪排駑的齊射。
原來這是司馬瑜在城內設下的第二道防線,他將無數排駑和連環弩架設在城內的房頂之上,一旦唐軍攻上城牆,便由城牆上指揮作戰的將領以胡語下達命令。聽到命令的守軍立刻原地伏倒,跟著密集的箭雨就會緊隨而至,任唐軍再多再勇猛,也擋不住如此密集的箭雨。
李嗣業也身中數簡,眼見安祿山(安祿山居然復活了~估計是武俠弄錯了)又起身殺回,他還想迎戰,卻被幾個傷勢稍輕的親兵強行架離戰場,順雲梯滑下城樓。下面的親兵接住李嗣業時,但見他身上血流如注,已受重傷,眾將士急忙將之送到後方包紮。安西軍主將受傷,軍心大受影響,好不容易佔領的一段城牆,又被叛軍奪了回去。
雙方激戰打天黑,唐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依舊沒能攻上城牆。不僅如此,李嗣業還被叛軍排駑重傷,這是鄴城戰役以來以一個身負重傷的唐軍主將,軍心大受打擊,九路大軍只能無功而返。
與此同時,史思明的主力在準備充分、修整完備之後,徐徐逼近鄴城附近,對唐軍的威脅越來越大。這時於朝恩又出昏招,下令引漳河之水灌城。河水滾滾湧入鄴城,這雖然給鄴城守軍造成了一點不便,卻給唐軍造成了更大的麻煩。洪水將鄴城周圍的原野變成了一批泥濘。無論攻城器還是人馬過去,都會陷入泥濘之中,成為城上守軍的活靶子。攻城行動難以為繼,於朝恩又為鄴城守軍贏得的幾天喘息的時間。
而此時史思明已看出唐軍久攻不下,早已人疲馬乏,而且大軍最重要的糧食,在史思明的騷擾攔截下,也越來越緊缺。他依照司馬瑜的計謀徐徐逼近到離鄴城不足五十里之處,不過他依然不急於與唐軍決戰,只是加緊派出輕騎騷擾,攔截唐軍糧草,一點點地蠶食唐軍優勢。現在就算是以魚朝恩的腦子,也看出與史思明大軍決戰已是在所難免。經過與九路節度使商議,魚朝恩派出以李光弼為首,王思禮,許叔冀和魯炅為副的四路大軍迎擊史思明,以郭子儀為首的五路大軍則繼續圍困鄴城。李光弼率二十萬人馬來到新水(不好意思我沒文化不知道那個是什麼字),就看史思明十三萬大軍早已嚴陣以待,大戰一觸即發。
史思明大軍側翼的高坡之上,司馬瑜手執窺天珠仔細觀察著唐軍的排兵佈陣。墨子留下的窺天珠原本是觀察天象的一期,在司馬瑜手中卻成了偵查軍情的絕妙工具。有窺天珠之助,唐軍的排兵佈陣和兵力調遣就如同實在眼前一般清楚。【好像間諜衛星啊】
速報史將軍,李光弼大軍正面只是佯攻,另有三萬精銳騎兵正悄悄向我軍後方迂迴包抄。這是李光弼僅有的騎兵部隊,只要先幹掉它,唐軍就只剩下捱打的份。司馬瑜收起窺天珠,向隨行的偏將下達了自己的命令。
偏將應聲而去,不一會兒就見史思明大軍在後方佈置起來,司馬瑜把玩著手中的窺天珠,嘴邊泛起了一絲得意的微笑,心中暗自感慨:這哪裡是窺天珠?簡直就是勝利珠啊!有了它,對手的一切兵力部署一覽無餘,而己方的部署對手卻一無所知,難怪當年墨家軍縱橫天下,屢屢以弱勝強,無數次擊敗十倍甚至幾十倍的對手。除了墨家弟子的勇武和墨家兵法的高明,只怕這窺天珠才是墨家軍天下無敵的最大秘密。
仔細將窺天珠收入袖中藏好,司馬瑜調轉馬頭往己方中軍疾馳。雖然他取得過無數次勝利,但沒有一次能像這次一樣信心百倍,胸有成竹。
就在司馬瑜仔細觀察唐軍兵力調動之時,任天翔也在不足五里之遙觀察著叛軍的陣地。他原不想再捲入戰爭,不過由於自己被司馬瑜利用,所以他感覺自己有責任彌補犯下的過失。他原本率義門眾士在郭子儀帳下效力,但魚朝恩分兵之時,卻死活要將郭子儀留下攻鄴城,所以郭子儀便將他推薦給李光弼,因為他對司馬瑜的熟悉程度,顯然在李光弼之上。
李光弼與郭子儀雖然都出自於溯方軍,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郭子儀寬容大度,李光弼卻是個不苟言笑,治軍極嚴的鐵血軍人,在軍事上極其自負。他也有資格自負,因為全軍陣中,唯有郭子儀的戰功勝他一籌。所以他對郭子儀推薦的任天翔,心中縱使並不怎麼看重,但表面上還是給足了面子,讓任天翔可以在軍中自由出入,並以幕僚的身份列席其最高軍事會議。
李光弼對自己的態度任天翔心知肚明,不過他並不計較,他只想幫助唐軍擊敗史思明大軍,只有這樣才能彌補自己放走司馬瑜的過失。
心術越見精明的任天翔,眼力也越發銳利。雖然他看不到叛軍後方的軍事調動,卻發現了遠處那揚起的塵土。雖然若隱若現極不明顯,而且很快就被風吹散,但他卻立刻就想到,叛軍後方在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從揚起的塵土看,至少是數萬人的大規模調動。
通常後軍是糧草輕重所在,在大戰來臨前決不該有大的調動,叛軍的舉動顯然有些蹊蹺。聯想到今日一大早,李光弼就令騎兵集結,先於大軍出發,莫非是要大範圍迂迴到叛軍後方,在唐軍與叛軍正面交鋒之時,作為勝負手從叛軍後方實施突襲{他就是這樣印的,不是我打錯了},直插史思明的中軍大帳?
想到這任天翔心中一顫。這計劃不能說不好,但是叛軍已知曉李光弼的部署,那後果將不堪設想。任天翔雖然不敢肯定叛軍已知唐軍精銳騎兵在做大範圍迂迴,但臨戰之前叛軍後方隱約揚起的塵土,卻讓他心中生出一絲警惕。他急忙勒轉馬頭,招呼幾名隨從道:走!速見李將軍一路疾馳回營,任天翔直奔李光弼中軍大帳,對正在為大戰做最後部署的李光弼道將軍是否有令騎兵助理迂迴襲擊叛軍後方的計劃?
李光弼對任天翔臨戰之前節外生枝顯然有些不滿,不過還是耐著性子答道:不錯,三萬騎兵已經出發近一個時辰,按計劃兩個時辰之後,他們將在叛軍後方發動突襲。
有沒有辦法讓他們改變計劃?任天翔忙問。得知三萬騎兵已經出發近一個小時,任天翔心中又是一緊。他知道這三萬騎兵是李光弼手中最大的機動部隊,一旦損失,唐軍就只有用步兵去迎擊聞名天下的范陽鐵騎。但此刻就算千里快馬也無法將他們追回來,更別說讓他們改變計劃了。
不過李光弼卻道:有,我與騎兵統領王思禮有約定,只要我燃起三股狼煙,就表示局勢有變,騎兵將立刻撤回。
任天翔心下一寬,忙道:太好了,望將軍速令騎兵撤回。
李光弼不解道:為什麼?
任天翔忙將自己的擔憂簡單說了一遍,最後道:咱們三萬精銳騎兵剛啟程不久,史思明後軍就在做大規模調動,我擔心咱們的計劃已被他識破,三萬精銳騎兵將落入他的陷阱。
李光弼不以為然道:公子僅憑天空中揚起的一點塵土,就妄言叛軍會有所準備?要知道這個計劃今早才由本帥親自制定,並且立刻執行。這個計劃只有我與王思禮,許叔冀和魯炅三位將軍知曉,史思明如何得知?
任天翔知道王思禮,許叔冀和魯炅都是獨當一方的節度使,忠誠和謹慎都不容置疑,要說他們會走漏最重要的軍事計劃,這實在令人不可想象。不過史思明後軍的調動實在蹊蹺,領任天翔不敢大意,他不顧李光弼的不快,耐心解釋道:從揚起塵土看,那是數萬人馬的調動,絕非偶然。先如今史思明身邊有司馬瑜這樣的鬼才,將軍不可大意啊!
李光弼搖頭道:沒有準確的情報,就算是孫武重生,也決不會臨時調動大軍應付來自後方的襲擊。就算我軍的計劃被叛軍奸細探知,他也還在回營的路上,史思明如何提前得知?說到這裡他微微一頓,若有所思地問,你在那裡看到叛軍後方的揚塵?
任天翔道:就在離叛軍前鋒五里之外。
李光弼在心中默默一算,啞然失笑:叛軍陣地縱深近十里,你在其前方五里之外看到揚塵,就能準確判斷出那是數萬人馬的調動?笨將軍戎馬半生,自問也沒有這等眼力和判斷力,也沒聽說過有人能在十五里之外通過揚塵判斷兵馬調動規模,公子目力難道比我們所有人都要高明百倍?
眾將轟然大笑,紛紛道:聽說公子原來只是個(形容浪蕩公子那個詞,我又不會打,不好意思——,),沒想到卻將我們這些戎馬半生的軍漢全部都比了下去。
任天翔心知旁人實在難以理解心術之妙,他也無法向旁人說清心術的秘訣,面對眾將的嘲笑和質疑不禁無言以對。李光弼斷然一揮手:大戰之前臨時改變計劃,實為軍中大忌,從現在起任何人再妄言變陣,立斬不饒!
眾將收起嬉笑,轟然答應。李光弼令旗一揮,昂然下令:照原計劃加速推進,務必在正午之前,突破叛軍第一道防線。
眾將轟然應諾,紛紛領令而去。任天翔心知李光弼治軍極嚴,稍有違令就要受軍法處置,暗忖道:"或許只是巧合,司馬瑜就算再精明,也不可能僅憑猜測來調動大軍,也許我的擔心有些多餘了。
激越的戰鼓在曠野迴盪,唐軍以突擊的楔形陣向史思明的防線緩緩推進。隨著兩軍距離的接近,唐軍推進的速度越來越快,猶如一股奔湧的激流。當他們接近叛軍陣前,就見一陣弩箭猶如飛蝗從敵陣中飛出,鋪天蓋地落在衝鋒的人群中,還好前鋒士兵都有盾牌護體,損失並不算大。當叛軍兩輪箭雨過後,唐軍衝鋒已衝破叛軍的鹿角障礙,與叛軍廝殺在一起。聲嘶力竭的吶喊聲,即便是在中軍的任天翔也清晰可聞。
史思明擺出的是一個以防守為主的環形陣,依託預先的工事進行抵抗。唐軍人數雖然比叛軍多出不少,但是分屬四個節度使指揮,四支隊伍戰鬥力參差不齊。李光弼和老將王思禮的部隊戰鬥力與叛軍精銳不相伯仲,但許叔冀和魯炅的部隊戰鬥力卻明顯比叛軍差了一大截,加上唐軍是主攻方,面對有營寨和工事依託的叛軍,一時間竟佔不到半點便宜。
李光弼焦急地遙望叛軍中軍大營方向,按約定當前方激戰正酣之時,包抄到史思明後方的騎兵將向其中軍發起衝擊,只要令史思明中軍動搖甚至混亂,叛軍的士氣定受到打擊。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後方的戰況很難及時通達全軍,有時候來自後方的一個謠言,就可以動搖守軍的信心,到那時叛軍的防線就將土崩瓦解。
叛軍後方終於傳來隱隱的馬蹄聲和吶喊聲,李光弼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輕鬆,他相信以唐軍最精銳的三萬騎兵發起的突襲,定會讓史思明手忙腳亂。現在史思明理應將對付騎兵的長槍隊放在了防守的前線,其後軍面對騎兵的突然襲擊,即便不會一觸即潰,也難以擋住騎兵的衝擊。
李光弼正待下令部隊全力進攻,但以他現在所在的位置,僅能聽到那隱約的馬蹄聲。他不禁奇道:公子從何得知遠方的戰況?
任天翔指向天邊道:塵土起處止於一線,說明騎兵根本沒能突破叛軍後方的防線,而且他們被困一偶,說明叛軍早有準備,騎兵危險了!
李光弼順著他的目光望去,但見叛軍後方瀰漫著依稀的塵土,他心中正有些將信將疑,突聽前鋒傳來陣陣歡呼,原來叛軍開始退縮,環形陣出現了一個口子,唐軍正從缺口蜂擁而入,聲威大震。
任公子好像看錯了,咱們的騎兵受到了奇效,叛軍軍心開始動搖。一名將領呵呵大笑,轉向李光弼道,下令發起總攻吧,機會難得!
此刻李光弼神情卻凝重起來,他多次與史思明交過手,知道史軍的戰隊裡,這麼快就防線動搖,實在令人生疑。加上任天翔的提醒,他隱約感覺到其中有詐。
但是現在唐軍已不受他節制,除了他的中軍未動,王思禮,許叔冀和魯炅的兵馬,已爭先口後越過叛軍防線,向史思明的中軍大營突進。
不好!叛軍後方的塵土,開始逐漸散去。就在唐軍震耳欲聾的歡呼吶喊聲中,忽聽任天翔失聲輕呼、李光弼連忙舉目望去,就見叛軍後方再無新的塵土揚起,側耳聆聽,先前那隱約的馬蹄聲和吶喊聲也都消失,李光弼心中一凜,臉上微微變色。他知道這意味著三萬騎兵很可能已被叛軍消滅。不過這實在太令人難以置信,他一時還難以接受。
在李光弼和任天翔看不到的叛軍後方戰線,司馬瑜正在心滿意足地看著叛軍打掃戰場。猶豫有窺天珠之助,他預先在後方陣線設下了一個由各種戰車和騾車組成的口袋陣。當三萬唐軍騎兵發起突襲時,正前方是騎兵的剋星,由無數長矛方陣組成的防守陣線,後方則是戰車和騾車合圍,將三萬騎兵包圍其中,成為弓箭手的活靶子。司馬瑜親自之魂了對這三萬騎兵的屠殺,他知道只要消滅這三萬精銳,李光弼就只剩下捱打的份了。
報!唐軍前鋒已突破第一道防線!傳令兵飛速來報,這讓司馬瑜十分得意。本來像這樣的戰報,史思明完全可以不必派人來報告他,只要按原定計劃行動就夠了,特意派人來報,顯然是對他的尊重和信任,可見他在史思明心中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
很好,你回報史將軍,就按原計劃執行,我即刻率軍趕去增援。司馬瑜令副將揮動令旗,調兵遣將,讓後軍儘快趕到中軍增援史思明。
唐軍前鋒突破叛軍第一道防線後,不約而同地直撲史思明中軍大營,但見前方一道高約一丈,寬數十丈的應該巍然佇立,寨前鹿角森然,寨上弓箭手林立,不等唐軍士兵靠近,箭雨就傾瀉而來。要想以步兵破此營寨,無疑以卵擊石。前鋒將領見狀急令後撤,但見此時叛軍騎兵已從兩翼包抄,截斷了唐軍的退路。唐軍前鋒頓時進退失據,攻勢頓挫。
李光弼見唐軍前鋒身陷敵陣,再不救援就將全軍覆沒,他略作權衡,便令中軍全力出擊,冒險一搏。就在李光弼中軍全線出擊之時,立在高處的司馬瑜已將唐軍的行動看得一清二楚。他向一旁的副將點了點頭,副將揮動令旗,向史思明示意唐軍突擊的方向。史思明親率精銳騎師,迎頭痛擊。
唐軍失去寶貴的騎兵,在來去如風的范陽精騎面前,只能被動挨打。但見范陽騎兵呼嘯來去,他們並不交戰,只是遠處亂箭齊射,不斷消耗唐軍的戰力。唐軍僅憑步卒,只能被動防守,人數雖眾卻對叛軍構不成任何威脅。
經過數輪消耗,史思明親率騎師全線出擊,此時就算是戰鬥力最強的溯方軍,也難以抵擋叛軍的突擊。
眼看戰事不利,魯炅與許叔冀最先帶兵後撤。未經將令擅自撤離,頓時動搖了唐軍軍心,眾將士爭先恐後隨之後撤,唐軍的防線開始崩潰。
李光弼眼看唐軍全線潰敗,只得一聲長嘆,率溯方軍殿後,掩護全軍撤退,同時令人往魚朝恩處求援。此時史思明的騎兵已經衝到李光弼前方,對潰敗的唐軍輪番截殺,李光弼派出求援的將領,也死在叛軍手裡。
任天翔見狀,立刻率義門眾士奮力突圍,直奔唐軍大營求援。他最先見到郭子儀,忙將戰情簡略彙報、郭子儀心知救兵如救火,來不及稟報魚朝恩,便率本部人馬接應李光弼。兩軍在半道匯合,郭子儀的生力軍(什麼是生力軍?書上就這麼說的)打退了史思明的追兵,暫時穩住了唐軍陣腳。
唐軍的調動很快就落在司馬瑜眼裡,有窺天珠之助,他比唐軍統帥魚朝恩還先一步知道唐軍的調動情況,他立刻令人燃起狼煙,向鄴城的安慶緒發出了反攻的信號。
安慶緒看到約定的信號,令人打開城門,親率守軍發起反攻。此時唐軍若調度得當,憑其優勢兵力,還可與叛軍一戰。但魚朝恩從未經歷過戰陣,但聽到四周喊殺聲震天,鄴城的守軍竟然發動反攻,他早已亂了方寸,急令中軍後撤。其餘幾路兵馬見中軍大旗搖動,不知就裡,也紛紛後撤。各節度使皆有保存實力的私心,競相撤離戰場,撤退很快就變成了潰敗到最後將不知帥,帥不知兵,數十萬大軍已成一盤散沙。到了這個時候,即便以郭子儀,李光弼之能,也是無力迴天了。
叛軍在史思明率領下一路追殺,不給唐軍任何喘息之機。沿途州縣聽說唐軍六十萬大軍竟被擊潰,早已嚇破了膽。而唐軍在大敗之後也變成了土匪,趁混亂洗劫百姓,因此沿途各州縣不等叛軍殺到,地方官就紛紛棄城而逃,郭子儀與李光弼率幾萬殘兵一直敗退到洛陽,也沒得到地方的補給。而面對已經十室九空的洛陽,二人都知道僅憑這幾萬敗兵絕對難以堅守,二人經過商議,決定放棄洛陽,由郭子儀退守潼關,李光弼則率軍退守河陽,以牽制史思明的大軍繼續西進、威懾長安。
史思明令前鋒繼續追擊唐軍,自己卻率中軍回師鄴城。但見鄴城城門緊閉,安慶緒竟不放他入城。原來安慶緒趁著史思明追擊唐軍之時,將唐軍丟棄的糧草輜重全部搬入城內,有了這批給養,他再守個一年半載也不是問題。
史思明對安慶緒的舉動倒也不生氣,他將司馬瑜請來,意味深長地笑道:現在,該是先生實現諾言的時候了。
司馬瑜頷首道:將軍放心,在下答應你的事,就一定會辦到。不過將軍得先做一件事。
史思明忙問:什麼事?
司馬瑜道:在城外搭高臺,邀聖上敬告天地,歃血為盟,興復大燕。
史思明大笑道:好!就依先生所囑,設壇祭天,共襄盛舉!
史思明一聲令下,高臺剋日而成,他以歸還玉璽為由,邀安慶緒出城結盟祭天。與此同時,司馬瑜也修書一封,令辛乙悄悄送到城中。安慶緒看到司馬瑜的密函,便不顧手下勸阻,立刻率五百精兵出城來見史思明。
安慶緒來到史思明大帳,但見帳下刀斧手林立,立刻心知不妙。當即對史思明躬身拜道:叔父在上,侄兒給您老請安。
史思明並不還禮,只懶懶道:陛下乃大燕皇帝,這不是折殺老夫麼?
安慶緒忙賠笑道:大燕國的江山乃是叔父與先皇聯手打下,侄兒不過是竊居此位。侄兒早有諾言,只要叔父解了鄴城之圍,侄兒便將這皇位禪讓叔父,並以玉璽為憑,叔父難道懷疑侄兒的誠意?
史思明手撫髯須冷笑道:你先告訴我,你這皇位是如何而來?我義兄安祿山是如何死的?
安慶緒一愣,正不知如何回答,就聽史思明一聲厲喝:是你聯絡內侍李豬兒,以下犯上將我義兄弒殺。你以為此事辦的天衣無縫,卻不知我手中已有確鑿證據,看你還能如何抵賴!
當初安慶緒確實是將殺害安祿山替身的任務,交給負責服侍他的內侍李豬兒。這事辦的十分隱秘,按說不該有人知曉,而且事成之後,安慶緒又聽從司馬瑜的建議,將李豬兒殺了滅口,而且是交由司馬瑜親自去辦。這事知道的人寥寥無幾,史思明怎麼會知曉?
安慶緒正在狐疑,就見史思明拿出一封密函,展開在他面前。但見密函上將安慶緒下令殺害安慶緒的時間、地點、經過,等等細節交代的詳詳細細,密函下方的落款正是李豬兒。安慶緒愣了半晌,終於有所醒悟,急忙一跳而起,厲聲喝道:司馬瑜那小子在哪裡?快叫他出來見我!
安慶緒身形方動,左右刀斧手已一擁而上,將他摁倒在地,他拼命掙扎,聲嘶力竭地大叫:我殺的只是先皇的替身,父親在起事前就已經死了,有父皇的貼身侍衛可為我作證!
史思明冷笑:這種謊你也編的出來,好,你就告訴我誰可為你作證?
安慶緒忽然想到,那些知道實情的侍衛,早已被自己盡數滅口,現在知道這隱情的除了司馬瑜,就只剩下辛氏兄弟。他忙轉臉向一旁的辛乙乞求:阿乙你快告訴他們事情,告訴他們父皇早就已經死了,跟我沒有關係!
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辛乙,他們雖然是史思明部下,但其中有不少人也是安祿山舊將,對他的兒子多少也還有幾分舊情,所以很想知道真相。就見辛乙對安慶緒躬身一拜,愧然道:陛下對我恩重如山,辛乙一直銘記在心,但我不能昧著良心說瞎話,望陛下恕罪。
安慶緒一愣,跟著不禁破口大罵:辛乙你這個王八蛋,居然在這個時候背叛我!看我不誅你九族,滅你全家!
辛乙眼中剛開始還有些不忍,待聽到誅滅九族的話,他眼中陡然閃過一絲寒芒,轉向史思明道:將軍明鑑,陛下所說之事我一無所知,不敢為他作偽證,望將軍為小人做主。
史思明點點頭,不再理會拼命掙扎號叫的安慶緒,轉向眾將問道:現在事情已經清楚了,弒殺先帝者該當何罪?
殺無赦!眾將異口同聲地道。就是先前還對安慶緒抱有幾分舊情的安祿山舊部,現在也是同仇敵愾,恨不能親手為舊主報仇雪恨。
史思明對眾將的回答十分滿意,不過他卻故作悲慼地嘆道:雖然這小子弒父殺君,理應千刀萬剮,但念在他好歹也做過幾天皇帝,便留他個全屍吧。說著他微微擺了擺手,一名心腹將領立刻心領神會,取下長弓,將弓弦套在安慶緒脖子,然後慢慢轉動長弓,就見弓弦逐漸絞緊,一點點勒緊了安慶緒的脖子。
安慶緒拼命掙扎,奈何手腳俱被刀斧手摁住,無法掙脫。他只能恨恨地瞪著史思明和辛乙,帶著滿腔的憤懣和不甘,被弓弦生生絞殺(換個字代替)。
將安慶緒弒父之罪詔告三軍,然後以王禮厚葬吧。史思明似乎有些傷感,不過眼中卻有掩飾不住的得意之色,他對幾名心腹將領一揮手,即刻率軍入城,若遇抵抗,即刻予以消滅。
等等!司馬瑜從後帳中緩緩踱出,他的臉上似乎隱有悲慼,似乎在為故主的死難過。看到兵卒將安慶緒的屍體拖了出去,他才對史思明道:請將軍容我先行入城,讓鄴城守軍開門迎接將軍。
史思明呵呵笑道:這樣最好,那就有勞先生了。
司馬瑜帶著辛氏兄弟來到鄴城,將安慶緒之死向大燕國倖存的將士通報後,眾人雖有疑問,但也不敢與史思明大軍抗衡,唯有一人徑直來到司馬瑜面前,澀聲質問:我哥哥究竟是怎麼死的?
司馬瑜羞慚道:史思明假借歸還玉璽,將陛下騙出鄴城,然後藉口陛下弒殺先皇,所以安秀珍一把扣住司馬瑜要害,厲聲質問:你明知道父皇的死跟我哥哥沒有任何關係,為什麼不阻止?
辛乙見安秀珍威脅司馬瑜,本能地拔刀指向其後心,安秀珍卻不管不顧,只盯著司馬瑜的眼眸。司馬瑜示意辛乙收起兵刃,然後揮手令眾人退下,待殿中僅剩他與安秀珍二人,他才無奈道:史思明狼子之心,昭然若揭,就算沒有先帝這事,他也會另找藉口。
安秀珍鳳目含煞,澀聲問:我哥哥死了,為何你卻還活著?
因為我不想做無謂的犧牲,我要留下自己這條性命,為陛下報仇雪恨。司馬瑜說到這語氣一轉,黯然嘆道:再說你還在鄴城,還在史思明大軍的威脅之下,我又豈能不顧你而去?我現在向史思明屈服,只是權宜之計,以後但有機會,我定要為陛下報仇!
安秀珍眼中雖然還有質疑,但面對司馬瑜坦誠的眼神,她最終還是緩緩的放開了手,澀聲道:但願你說的是真話,你要是騙我,我會跟你一起死。說完放開司馬瑜,毅然轉身而去。
見安秀珍要走,司馬瑜忙道:貞妹要去哪裡(忽然發現把所有的安秀貞都打錯了,改不成了,見諒)?安秀貞苦笑道:我不走,難道要向史思明乞命?你放心,我會照顧自己,我還要留著這條命,為我哥哥報仇!
不等司馬瑜再阻攔,安秀貞已飄然而去。司馬瑜眼中隱約有些不捨,但最終還是沒有再追,只是緩緩來到殿前,對守候在門外的將領吩咐:打開城門,迎接史將軍入城。
史思明入城後,聽說安秀貞已離去,他臉上喂喂變色,跺足道:我忘了安慶緒還有個厲害的奶奶,雖然年事已高活不了幾天,但在薩滿教中她的地位無比尊崇。要是他追究起來,這麻煩可是不小。
司馬瑜胸有成竹地道:將軍不必擔心蓬山老母,我向將軍推薦一個人,有他在,蓬山老母和薩滿教也只能對將軍俯首帖耳。
是誰?史思明忙問。
魔門大教長佛多誕。司馬瑜從容道。
史思明微微變色,頷首道:我聽說過他的名號,確實可以與蓬山老母相抗。不過我與他素無交情,他憑什麼幫我?
司馬瑜道:佛多誕一直現在中原公開傳教,只是苦於沒有朝廷的扶持,要是將軍肯將他的光明教立為國教,他定然樂意為將軍效勞。
史思明大喜道:這有何難?只要肯為我效力,就算拜為國師也無妨。
司馬瑜頷首道:既然將軍有如此胸懷,我這就修書一封,邀他到將軍帳下共商大事!
史思明喜道:這事便由先生替我全權處理,就讓他到范陽來見我,本將軍拜他為國師,奉光明教為國教。
第二天一早,史思明挾擊敗六十萬唐軍的雄威,風風光光地班師回范陽。離去前他將鄴城改為相州,留長子史朝義駐守。回到范陽後,他在手下眾將的力勸下,自立為帝,成為大燕國的新皇帝。
在史思明登基,忙著肅清安氏父子影響的這段時間,大唐終於獲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唐帝趁機收拾殘局,賞罰功罪。按說鄴城會戰這樣的慘敗,理應斬幾名將帥以正軍紀,但鄴城會戰的主帥是魚朝恩,是皇帝不顧李泌等人勸阻親自任命,處罰他豈不是自搧耳光?如果不出發魚朝恩,卻將責任推給旁人,又何以讓人心服?所以皇帝權衡再三,最終沒有追究眾將責任,反而提拔郭子儀為東(地名,這字看不清)、山東、河東諸道元帥,知東京留守,全權負責對叛軍的防禦。另外還後賞了在這次戰役中不幸故亡的兩位節度使李嗣業攻城時被毒箭所傷,在營中養傷時聽到李光弼與史思明激戰的號鼓,奮然而起欲往助戰,結果傷口迸裂而死;魯炅則是在敗逃之時,其部下沿途燒殺擄掠,被地方官告到朝廷,魯炅畏罪服毒自殺。二人俱不是死於戰場,但皇帝依舊作為戰死的功臣厚賞,以安各路唐軍之心。
魚朝恩不通軍事又不聽眾將建議,最終釀成鄴城慘敗,怕皇上追究,便將責任一股腦推到郭子儀身上。只說郭子儀自恃功高,不聽調遣,不尊號令,其餘幾路節度使也都看郭子儀顏色行事,而他這個宣慰使根本指揮不動兵馬。這話觸動了皇帝的心中最脆弱的那根神經;他並不懷疑郭子儀的忠誠,但是誰能保證他帳下的將士不會有自己的打算?要是他們都股東郭子儀擁兵自重,甚至另起爐灶,豈不是又是一個安祿山?
大唐已經仰仗郭子儀太多,不能再將前途和命運繫於郭子儀一身。想到這裡皇帝終於下了決心。就在史思明範陽稱帝后不久,他下詔就郭子儀召回京城,溯方節度使一職交由李光弼代理。郭子儀雖然位列三公,卻被肅宗剝奪了兵權,從此在京中閒賦。
任天翔一向與李光弼不對付,既然郭子儀被明升暗貶,他也就沒有心思再留在軍中效力。而且離京日久,他也想念留在長安的義門兄弟,便與杜剛、任俠、小川流雲等人一道,隨郭子儀回到長安。
義安堂與洪勝堂因再香積寺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長安百姓心中威望更勝從前,得知它們的門主任天翔與興唐名將郭子儀同回長安,全城百姓竟空城而出,去十里外夾道歡迎,這成為長安有史以來最大一場由百姓自發舉行的盛事。
看到前來迎接的長安百姓,郭子儀不禁感動的熱淚盈眶,心中那一點怨氣也煙消雲散。任天翔確實憂心忡忡,他知道如果之前郭子儀還有復職希望的話,現在卻再無半點可能。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放心將軍隊交給一個民心所向、威望無雙的將領,這次盛會是郭子儀人生的頂峰,也將是他軍事生涯的終結。
雖然任天翔是守衛睢陽的功臣,又是義門的門主,但在百姓眼裡,顯然郭子儀才是主角。
任天翔識趣地避過一旁,並不上去湊趣。隨著閱歷的增長,他越來越懂得樹大招風的道理。就在他快要被所有人忘掉的時候,卻發現還有一個更為低調的人,混雜在歡迎郭子儀的人群中,一身布衣,毫不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