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華人文學 > 《于丹論語感悟》在線閱讀 > 治世之道(1)

治世之道(1)

    《論語》在很多時候都談到了治世的道理,但孔子的治世之道並不抽象和深奧,孔子一直在用最樸素的語言和最淺顯的道理,向他的弟子們陳述治世為政的基本原則,向我們描繪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而他的這個理想,也正是中國幾千年來的理想。《論語》的治世理念是德政,孔子的理想社會是以道德禮樂維繫的和諧社會。那麼,于丹教授對於《論語》的治世之道會有什麼樣的解讀和感悟?孔子的德政理想到底是什麼樣子?這種政治理想又該如何具體實施?而《論語》的治世之道對於我們又有什麼樣的啟發呢?

    說到孔子的思想,不能不提到他治世的理念,後世一直有這句話,叫做“半部論語治天下”,那《論語》裡面到底有什麼樣治世的思想,在今天相隔兩千多年之後到底還有沒有價值。其實提起儒家的政治理想,一言而蔽之就是德政,也就是說在春秋,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裡,那個社會環境是很特殊的,因為他是一種宗法制度,大家沒有現代的這種法律制度,禮樂、道德作為維繫整個社會秩序最核心的理念,所以那個時候,諸子百家在如何治世上,其實有很大的分歧,從儒家這個思想淵源,一脈相承下去,有一個分支其實後來,就發展成了法家,是主張嚴法酷法的,但起碼在還沒有進入戰國之前,在整個社會的矛盾,還不那麼激烈的時候,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孔子所提出的政治理想,還是一種非常美好的,以道德維繫的理想。

    德政是孔子的理想,也是中國曆代治世為政者的理想。但是德政怎樣才能夠真正實現呢?它有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法呢?

    說到孔子的思想,不能不提到他的治世理念,後世一直有這樣一句話,叫“半部論語治天下”。在《論語》裡,到底有什麼樣的治世思想?在今天相隔兩千多年以後,到底還有沒有價值?

    提起儒家的政治理想,一言以蔽之,就是德政。也就是說,在春秋孔子生活的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環境,當時是一種宗法制,沒有現代這種法律制度。以禮樂,道德,作為維繫整個社會秩序最基本的核心理念。所以,那時候諸子百家,在如何治世的問題上,其實有很大的分歧。

    從儒家這個思想淵源一脈相承下去,有一個分支,後來就發展成了法家,主張嚴刑酷法。起碼在沒有進入戰國之前,在整個社會矛盾還不十分激烈的時候,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他所提出的政治理想,還是一種非常美好的,以道德維繫的理想。

    今天,我們來評價孔子的一生,他這一輩子做了兩件事,一件成功了,就是他的教育,他被奉為萬世師表。另一件失敗了,就是他的治世,他的理想沒有行於天下,儘管他奔走在各個諸侯國之間,向各位君王遊說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是,結果很不理想。從當時到後世,在這個問題上,給他的評價絕大多數是否定的。

    今天,我們再提孔子的治世思想,到底有多大的現實價值呢?現在,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提倡德政的?

    孔子對於政治,有一個說法,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道之以政,如果治世僅僅用政治權術在那兒治理的話,再加上一個整齊大家的法度,就是齊之以刑,以刑法來加以約束。以政治加以管理,以刑法來加以約束好不好呢?挺好,能達到一個底線,叫民免。免什麼?就是老百姓能夠安安定定地免去很多的刑罰。但是,這樣也有後後遺症。民免了,但是無恥,民免而無恥。僅僅是在行為上免予了刑罰,但不足以樹立他們的廉恥之心。也就是說,人的榮辱觀,光靠政治和刑罰,是確立不起來的。

    第二句話,是孔子的一個理想,如果道之以德,用道德來進行管理,齊之以禮,用禮儀法度去進行統一約束,那麼,老百姓不僅知道有羞恥之心,而且能遵循正道,歸附遵守正道大禮,這就叫有恥且格。

    這是孔子的理想。這樣一個道德,放在今天來看,我們的社會,是一個有法制的社會,法制是社會的基礎底線,它保障了公眾的權力,保障了公眾的安全。那麼,道德是什麼?道德是在法制底線上對於公民自律,社會核心價值的提升。在孔子那個時代,沒有法制底線,單純提倡以德治之,他一定是失敗的。

    所以,有的時候,聖賢經典中的一些道理,隨著整個時代的變遷,有些東西過時了,而有些東西,則因為文明秩序的發達,社會的進步,多元保證的增加,反而比他那個時候更具有普世的意義。

    我以為,以德治國這樣一個思想,在法制基礎的保護下,其實更具有它的價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孔子關於治世的基本要求。為政者一定要清正廉潔,以身作則,只有這樣,德政才會有一個正確的起點。孔子向來鼓勵弟子從政為政的,並經常前往親自考察指導,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就是看看學生們能不能做到以身作則。

    孔子的子弟們,曾經去過很多地方,做過一些小官。子路曾經做過蒲縣的縣宰,有一次孔子正好路過蒲縣,想去看看學生。他進入縣境後,邊走邊看邊說:子路這個人不錯,一看就知道他是一個謙恭有禮,盡心竭力的人,好啊,真不錯!又往前走了一段,進了縣城,孔子邊走邊看邊說,子路治理這個地方,做得不錯啊,一看就知道他是一個誠實有信,而且能身體力行的人,真是不錯!再往裡走,走進縣衙,進了衙門一看說,我一看就知道子路觀察仔細,做事果斷,真是不錯!

    這一路上,孔子大讚了子路三遍,陪他一起來的子貢感到奇怪,就問老師:你現在還沒有見到子路,你都誇他三遍了,到底是為什麼?孔子說:你看,我們剛進入縣境,發現路邊的田地整整齊齊,溝溝渠渠挖得很深很深,道路通暢,說明他謙恭有禮,能調動百姓,大家才能這樣盡心竭力,做得好啊!

    我們又往裡走,進了縣城,看見房屋整整齊齊,沒有破敗跡象,樹木茂密,說明他為人篤誠有信,以身作則,沒有那種華麗的浮誇的風氣。你再看府衙內,居然十分清閒,沒有人來告狀,衙役們都在盡心地做著自己的事情,說明子路在這兒一定是觀察仔細做事果斷,所有的訴訟都處理完了。你覺得我誇他三遍為過嗎?

    這個故事不見於《論語》,但是,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孔子的為政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i小路),真正的政績,不一定表現在奏摺上,不一定說在嘴上,說我推行了哪些措施,真正的措施會落實在效果上。一看效果,你就會知道他是怎麼做的。一切用事實說話,一個好的治世之道,是會反映在國泰民安,百姓的這種利益上的。

    儒家的思想,在他們的治世之道中,一脈相承。

    大家都知道晏嬰,這是歷史上的一個名相。他在齊國做大夫,身正廉潔,自己一直坐一輛破車,劣馬拉車上朝,退朝。齊景公看在眼裡,覺得奇怪,就問他:是不是你的奉祿太低?為什麼坐這樣的破車劣馬上下班?晏嬰說:仰仗現在這麼一個好時代,我自己的家室都能安頓,我的朋友都有依靠,生活都不錯,有這樣的破車劣馬,可以依託我每天來工作,我已經很知足了。

    齊景公想,一個大夫高官,這麼講是不是一種謙辭啊?下班以後,齊景公專門找了一輛最華麗的車馬,派一個叫梁丘據的人給他送去。但送到晏嬰府上,就被退回來。再送去,再退回來。如是者三,退了三次以後,齊景公臉上有點掛不住了,就把晏嬰找來,你是什麼意思啊?如果一定要堅持廉政,不坐華麗的車馬,是不是逼著寡人也不坐這樣的車馬呢?

    晏嬰推心置腹地說,其實今天我們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治世裡,老百姓衣食富足,但是在富足以後,最怕的是沒有廉政之心,不能以一種清廉正直來立世。光有外在的奢華,是不能讓一個清明世道長久的。那些高頭大馬,那些華麗的車蓋,您可以坐得,其他的高官也可以坐得,只不過我不想這樣做。因為國家委我重任,我下臨百官,如果我不能以身作則,又怎麼去要求別人清廉呢?現在,有這麼一輛破車劣馬代步,我已經足夠了。我擔心的是老百姓的浮誇,我必須做到這一點。

    在中國歷史上,晏嬰的口碑流傳很廣,他所完成的,就是孔子說的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身正,政令就一定會暢達。孔子多次說: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苟正其身,假如一個人端端正正,讓自己的身心品格清正廉潔,於從政乎何有?在做政治工作治世管理上你覺得還有什麼難的嗎?但是,如果一個人,自己身不正,他又怎麼樣去正別人呢?以道德建立治世的體系,這是孔子一再堅持的德政理想。

    真正知識通達之後,不是拿來炫耀的,而是要能夠為國家,社稷,百姓做點事情。

    中國有太多太多的文人,只不過是失意的政治家,而太多的政治家,只不過是得意的文人。

    子張問政,也是問老師,怎麼樣去治理世道?老師的回答只有八個字:居之無倦,行之以忠。一個人在做官的時候,安閒的時候,心中不要有任何倦怠之意,時時要讓自己是勤勉的,努力的。做事的時候,要保持忠心耿耿,做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就夠了。

    子路問老師:怎麼治世?老師說了四個字:先之勞之。你要想管理好一方水土,為老百姓做點事情,修道路蓋房子,搞市政基本建設,大家挺勞苦,你身先士卒,你在他們之先,先去做這些事,叫先之勞之,老百姓就不以為苦了。你勤政,大家願意跟你一起做事。

    子路覺得這樣說太簡單,請老師再多說一點。老師也很吝嗇,多說了兩個字:無倦,就是堅持這麼做,不要懈怠,不要讓自己疲疲塌塌,取得一點政績就居功自傲,心就倦怠了。要保持無倦,一直前行。這樣的心情,在治世之中,居安思危,但很多地方官在當時的政治秩序中,無安可居。也就是說,只有居危者思危,居安者思進,才能讓政治秩序,一直在勤勉之中,保持一種平靜的態勢。
此页面为TW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HK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