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賴姆塞太太那裡所獲取的似乎不多。”貝克上校責怪地說。
“她無多大助益”“肯定嗎?”
“是的。”
“她不是其中一分子?”
“不。”
貝克瞅了我一眼。
“找到了答案?”他問。
“不能說是如此。”
“你希望更多?”
“還沒填滿呢。”
“啊——我們得看看別處……放棄半月形了吧——嗯?”
“是的”“怎麼說話盡是這一兩上字?沒有結果就結束啦?”
“這工作我不行。”我緩緩地說道。
“要不要我摸摸你的頭說‘好啦,好啦’?”
我禁不住笑了出來。
“這樣好多了,”貝克說,“好啦,那是怎麼一回事呢?女朋友的問題,我想。”
我搖搖頭說;“這事開始已有一段時間。”
“說真的,我沒有留意到。”貝克出乎意料地說,“這個年頭,世界一片混亂,問題愈來愈模糊。一旦覺得氣餒,世界便像是乾枯了一樣。巨大的蕈狀雲衝穿了所有的牆壁!果真如此,你對我們的益處也就結束了。你確實做了幾件一流的工作,孩子。你要滿足的。回到你那該死的海藻裡去吧。”
他推了我一把說;“你真‘喜歡’那種噁心的事,不是嗎?”
“我發覺整個案情極其有趣。”
“我覺得應該是令人討厭才是。本質上是種非常的變異,不是嗎?我指的是‘品味’。你專利的那件謀殺案怎樣了?我敢說是那女孩子的。”
“你錯了。”我說。
貝克以一種訓誡的、叔伯的態度搖搖他的手指。
“我要踉你說的是;‘凡事要有準備’,但卻不是指那種童子軍的意義。”
我走下夏齡克羅斯街,陷入沉思之中。
我在地下火車站買了一份報紙。
我看到一則報導,說有個婦人昨天在維多利亞火車站墜車,被人送到醫院。到達醫院之後才發現是被人刺激了。她一直沒有清醒過來便去世了。
她的名字叫安琳娜-裡瓦。
我打電話給哈卡斯特。
“是的,”他在電話裡回答我說,“正如報紙所報導的。”
他的聲音聽起來生硬而難受。
“前天晚上我去見過她。我告訴她關於刀痕的事恐怕尚未定論。疤痕的組織顯示刀疤是最近才有的。人們常是栽得多麼愚蠢!只為了多那麼一點。有人付錢給那女人,要她出面認屍,說那人是她多年前分手的丈夫。
“好啊,她做了!我相信她做得個錯,只是她自以為聰明瞭一點。她以為如果把那刀疤當做‘事後才想起來’,比較能說服人,她的認屍證據會更有力。如果她一開始便直接說出來,人家也許會以為她的話未免說得太順。”
“那麼麥琳娜-裡瓦涉入極深了?”
“告訴你,我很懷疑這點。假設有個老朋友或以前認識的人找到她,跟她說:‘你瞧,我有了困難,一個和我有關係的傢伙被人謀殺了,如果他被認出來,揭露了我們的關係,事情就糟了。但是如果由你出面,說那人是你的丈夫,哈雷-卡斯特頓,許多年前溜走了,那麼這案子就會消掉。”
“她一定會逡巡不前——認為太危險了?”
“如果這樣,那人一定會說:‘有什麼危險?最多你只是記錯而已,經過這許多年,任何女人都會記錯的。’而也許就在那時候,會提起一筆數目不錯的錢,於是她說好,便幹了。”
“毫無懷疑?”
“她不是那種多疑的女人。啊,柯林,每次我們逮捕的兇手,常是許多人所認識,而大家都不相信他會是做那種事的人!”
“你去看她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
“我嚇了她一下。我離開後,她做了我期望她會做的事——企圖和那拖她進來的女人或男人聯繫。我當然在後面跟蹤她。她進入一家郵局,撥通了電話。很不幸地,她沒有使用她住的那條街尾的電話。她得換零錢。她從電話亭裡出來的時候,一面露笑容。她一直在我們的監視下,但直到昨天增晚才發生事情。她到維多利亞火車站,買了一張到克羅町的車票。時間是六點半,正是交通最擁擠的時候。她心裡未有半點戒意。她以為她正要去與克羅町的某人見面。趁著擁擠的人群,擠上某人的身後,把刀子戳進……那是世界上最容易不過的事。不要以為她知道被刺了,你知道,人就是這樣。
記得列維堤幫搶劫案中的巴頓嗎?走了一條街才仆倒絕氣。只要狠狠的突然一痛——你以為等下就沒事,其實不然,不知不覺中你已站著死去了。”
最後他說:“他媽的,該死!”
“你調查過誰沒有?”
我禁不住問他。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
“佩瑪-昨天在倫敦。她為學院到那裡辦點事,搭七點四十的火車贏回克羅町。”他停了一下又說,‘雪拉-威伯拿打好的稿子和一位前往紐約,駐足在倫敦的外國作家校對。她大約在五點二十分離開里茲旅館。於返家之前——獨自一人去看了一場電影。”
“聽著,哈卡斯特。”我說:“有樣東西給你,有證人可以擔保。九月九日那天,有輛洗衣店的貨車在一點三十五分時間來威爾布朗姆衚衕十九號門前。司機從車上取下一個大籃子,送到後面去。這籃子特別的大。”
“洗衣店?哪家洗衣店,”“雪花洗衣店,所過嗎?”
“不敢肯定。經常有新的洗衣店開幕,這個名字又很平常。”
“哦——你查一下。那人開車子——把大籃子送去屋內——”
哈卡斯特突然懷疑道。
“是你自己想出來的,柯林?”
“不,我踉你說過我有證人。查一下,狄克。”
我趁他沒來得及鬧下去便把電話掛斷了。
我走出電話亭,看看錶。我有許多事要辦——而當我辦事時,我不希望哈卡斯特來干擾我。我要為自己未來的生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