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華人文學 >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在線閱讀 > 第十一講 北靜王之謎

第十一講 北靜王之謎

    《紅樓夢》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自敘性的小說。它裡面的眾多人物都是有生活原型的。注意,我說的是裡面眾多的人物,不是說所有的人物,其中有的角色,比如一僧一道,就是那個癩頭和尚與跛足道人,是不是也有生活原型呢?我覺得那就不一定有,很可能是完全虛構出來的。說小說裡的人物有生活原型,當然也不是把生活裡的人物跟小說裡的人物簡單地劃個等號,誰就一定是誰。前面已經講過,比如賈赦和賈政,他們的生活原型是一對親兄弟,小說裡也說他們是親兄弟,但是生活當中這對親兄弟裡只有一個過繼給了賈母的原型李氏,另一位並沒有過繼給她,小說裡寫的時候,就變通了一下,把他們倆都說成是賈母的兒子。雖然這麼說,但在具體描寫上,卻又按照生活的真實面貌,寫一個跟賈母住在榮國府裡,住在府裡中軸線上的正房裡,另一個呢,並不住在榮國府裡,他住在一個跟榮國府不連通的,黑油大門的院子裡。林黛玉初到榮國府,拜見了賈母以後,要去給賈赦請安,邢夫人帶她去,是要先出榮國府,坐車到那黑油大門外頭,再進去,到賈赦邢夫人他們家的。這個例子就說明,從生活原型到小說人物,從生活真實到小說世界,曹雪芹採取了多種多樣的,靈活變通的手法。

    上一講最後,我告訴大家,《紅樓夢》裡北靜王這個角色很重要,值得特別注意。那麼,北靜王這個角色,有沒有生活原型呢?

    北靜王是有原型的。首先從北靜王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北靜王叫什麼名字呢?他叫水溶,那麼在清朝的皇家裡面有沒有一個人叫水溶呢?沒有,但是有一個人叫永。永是“永遠”的“永”,永字去掉一點,上面一點去掉是什麼啊?就是“水”。第二個字永的是“玉”字邊加一個“容易”的“容”,玉字邊的“”把偏旁當中的一豎去掉,變成三點水,是不是就是溶解的溶啊?對不對啊?那麼《紅樓夢》寫北靜王的名字叫水溶,顯然就是把這個永兩個字各去掉一筆構成小說當中這樣一個角色,明擺著,水溶是從永這個名字演化來的。

    那麼永是誰呢?永是乾隆的一個兒子,乾隆的兒子都是永字輩。那是不是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說《紅樓夢》裡面的北靜王水溶就是寫的乾隆的一個兒子呢?細考究,又不是這樣的,他借用了永這個名字,各去一點,構成小說當中水溶這個名字,但實際上,這個角色的生活原型,並不能說就是永。

    北靜王這個角色,是將生活中的兩個人物,組合變化而成的。第一個人物,可以說就是永,因為取用他的名字,把他的名字加以變化作為小說角色的名字。第二個是誰呢?是康熙的皇子之一。

    康熙有很多個兒子,上幾講我們介紹過了,康熙的生育能力非常之強。他的第二十一個兒子,二十一阿哥叫做允禧——康熙的兒子過去在雍正沒有上臺的時候名字的第一個字都是胤,第二個字都有一個示字邊,字意都是吉祥幸福的意思;雍正上臺以後呢,就保留他自己的胤字,把其他的兄弟名字裡的胤字都改成“允許”的“允”了,取一個聲音相近的字。二十一阿哥叫允禧,允禧這個人他的輩分很高,他是康熙的兒子,跟雍正是一輩的,是乾隆的叔叔。上一講裡面我已經說過,從生活的真實到藝術的真實,基本上是這樣的匹配關係:在生活中,康熙跟曹寅同輩,小說裡面,是賈代善賈母他們這一輩;再往下,跟雍正一輩的就是曹寅的兒子曹、曹,折射到小說裡就是賈敬、賈赦、賈政;再往下就是乾隆,他在生活當中的同輩是曹雪芹,反映到小說裡面,昇華成為藝術形象就是賈寶玉,是這樣的輩分關係。那麼我們再捋一捋,允禧,他是廢太子允的小弟弟,也是雍正的小弟弟,是二十一阿哥,他輩分高,但是他生得晚,因此他的年齡,實際上應該和曹雪芹差不多,比曹雪芹略大,是這麼一個皇子。

    這個人很有意思,考察他的一生,這個人他不問政治,表面上不問政治,喜歡文藝。他自號紫瓊道人,又有一個號叫春浮居士。他留有著作到現在,如果你去找這個書,還可能找到,一本叫做《花間堂詩草》,他寫詩,還有一本叫《紫瓊嚴詩草》。我說到這兒也可能有人確實有點不耐煩,說你是不是說得太遠了,還是說點和《紅樓夢》有直接關係的好不好?好!允禧,我只舉一個例子,你就知道他和《紅樓夢》絕對有關係。這個人除了留下詩集以外,他還留下一個匾,這個匾現在還掛在咱們北京城,你可以去看,在哪兒呢?在什剎海後海,原來叫做中國音樂學院,現在還有一些機構留在裡面,據說逐步要騰清。這裡在清末的時候是恭王府,後面的恭王府花園現在成為一個公開的讓大家參觀的園林了,前面的恭王府的建築還沒有完全成為參觀點,但是裡面的一部分建築保存得相當完好。在恭王府的庭院裡面,就一直掛著一塊匾,甚至在“文化大革命”當中也沒有被摧毀,匾上寫了四個字,叫做“天香庭院”。這跟《紅樓夢》有沒有關係啊?有沒有一點關係?“天香”兩個字我們多熟悉啊,“秦可卿淫喪天香樓”,是不是啊?那麼現在你還可以看到這個匾,就叫“天香庭院”,雖然他沒寫天香樓,但是“天香庭院”也足夠我們玩味了,是不是啊?這個匾當然很奇怪,這個匾上沒有允禧的簽名,但是有他的一枚印章,這個印章和簽名具有同樣的效力,證明就是他書寫的。說這個什麼意思,意思就是曹家在雍正朝遭罪以後,在他們的舊關係裡面還有一些康熙朝的皇子,對他們家比較好,暗中保護,明裡頭可能也接納,允禧就是其中之一。他表面上不問政治,也確實沒有奪取皇位的野心,沒有權力的慾望,但是這個人在幾派的政治搏擊當中,他採取了一種中立的立場,而這個中立又不是真正的中立,用今天的話說,他具有某種人道主義的情懷,他總是同情被摧毀的一方,被打擊的一方,他總對那一方給予一些援助,給予一些溫暖,是這麼一個人。

    這個人物年齡比曹雪芹略大,他的形象、氣質應該就和《紅樓夢》第十四回、十五回所寫到的北靜王是一樣的。而且這個允禧後來他的諡號為“靖”——諡號,就是過去王公貴族死了以後,皇帝會給他一個最後的評價,用一個字,個別情況下可能用兩個字,多數情況下用一個字來蓋棺論定,這就是諡號——允禧去世後,他的諡號就被定為“靖”。北靜王的“靜”字,很可能就是從“靖”字演化過來,而且他後來封的是郡王,這個“郡”字和“靜”字也很接近,字音很接近,所以從這些蛛絲馬跡可以看出來,北靜王的生活原型,跟允禧很貼近。

    生活當中這個原型,允禧,他和曹家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曹雪芹寫《紅樓夢》,像天香樓這樣一個小說裡面的具體的建築的命名,和這個生活當中的人物,都是有關係的。

    說到這兒,我必須把那個撂下的話茬再拾起來,因為有的聽眾朋友可能已經按捺不住了,說你剛才不是說了,還有一個永,你現在又說允禧,允禧是和雍正一輩的人,年齡小,輩分大,而你說的永,這個永他是乾隆的兒子,他不是孫子輩嗎?從允禧往下算不是孫子輩了嗎?這兩個人物之間,有什麼關係啊?

    永是允禧的孫子輩,你折算得非常準確,但他們倆確實有關係,非同尋常的關係。什麼關係?當這個允禧死了以後,他們家就絕後了。而當時乾隆上臺以後,為了維護皇族的團結,實行了一個政策,“親親睦族”,就是皇族之間在他父親那一代,甚至他祖父那一代,結下的仇怨太深了,所以他一上臺就覺得大家都是親骨肉,要去親近自己的親骨肉,要以親愛的一種態度和原則,來對待自己的親骨肉,睦族,睦就是“和睦”的“睦”,就是一個宗族裡面大家要和和睦睦地過日子。乾隆這樣做是對的,那個時候你不撫平前兩朝所留下的政治傷痕,你怎麼能夠鞏固自己的統治呢?你要鞏固你的統治,首先就要把上層團結起來,所以當時乾隆心很細,他發現他的一個叔叔允禧死了以後,家裡就沒有後代了,於是他就把自己的一個兒子,就是這個永,過繼給允禧作為允禧的孫子。明白這個關係了吧,這兩個人後來就形成了真正的直系嫡傳的祖孫關係,所以這兩個人實際上先後在同一個王府裡面,承襲著同樣的爵位。因此這兩個人就都和曹家有關係,這個永雖然比曹雪芹小,但乾隆把他過繼給允禧顯然也不是偶然的、隨便的,很小這個孩子就到他這個叔爺家裡面去玩兒過,應該也是一個喜歡吟詩作賦的人。後來永印行過《九思堂詩抄》,把他過繼給《花間堂詩草》的作者為孫子,的確再合適不過了。曹雪芹跟隨曹去允禧府裡做客,在永過繼到這個府裡以前,他們應該就見過面,曹雪芹對此印象很鮮明,所以他後來寫書,就把他們祖孫兩個人,合併成為了一個藝術形象,就是北靜王。

    大家知道北靜王這個角色出現以後,他有一段話,就是北靜王當時邀請賈寶玉到他的府邸裡面做客,他說,“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眾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頗聚,令郎常去談會談會,則學問可以日進矣。”他沒有政治野心,沒有奪取最高權力的慾望,但是呢,他在自己家裡面搞了一個政治俱樂部,各地來的高人名師可以在他那裡聚談聚談,這個在那個朝代從皇帝的角度是不允許的,是不能容忍的,不可以這樣的。但是,北靜王在書裡面,他就公開了自己有這麼一個特點,他經常招集各地來的高人到他的府邸裡面高談闊論,而且他還邀請賈寶玉去,而實際在當時的社會生活當中,允禧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他經常在他的府邸裡面舉行詩會,他後來為什麼出詩集啊?一個人寫詩很寂寞啊,咱們看《紅樓夢》就知道了,是不是啊?大觀園一共沒幾個人,探春還要發請柬,給每個人寫一封信,把他們邀請來,組織一個詩社,那麼生活當中的允禧他有這個條件的話,當然要這樣做,所以就邀請了很多人去他府裡。估計在這個乾隆元年,曹家小康以後,曹,還有少年時代的曹雪芹,他們都去過,所以他們對允禧應該是很熟悉的,對他很仰慕的,並且和常到他的府邸來往的小孩永也是很熟的。所以曹雪芹最後就把這個允禧的形象和永的名字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書中的藝術形象北靜王。這個北靜王顯然在小說裡面就屬於我剛才說的義忠親王老千歲這一派的庇護傘,他本人可能對奪取皇權沒有什麼興致,但是他的情感是朝義忠親王老千歲的餘黨這邊傾斜的。

    《紅樓夢》裡寫賈寶玉路謁北靜王,賈赦、賈政、賈珍他們表現得畢恭畢敬,這好理解,但是賈寶玉也表現得受寵若驚——賈寶玉按說是最厭惡國賊祿蠹,最害怕峨冠揖讓的,對北靜王,他卻“每思相會”,聽說北靜王招呼他,“自是歡喜”,直至見到,舉目一看,“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這是為什麼?這就說明,在真實的生活裡,對王爺大官,曹雪芹也是因人而異的,他不是一個搞政治的人,但他有他自己的政治傾向,再加上他的審美趣味,他是會對允禧、永那樣派別的皇族人物產生好感,甚至予以肯定、欣賞的。

    就在寫賈寶玉謁見北靜王的那段文字中,在小說裡面,出現了黑話。曹雪芹很露骨地寫出了那樣的話,我下面就要給你指出來。賈寶玉路謁北靜王的時候,有這樣的句子,可謂駭人聽聞,千萬注意,不要錯過。就是北靜王當時誇寶玉,說“令郎真乃龍駒鳳雛”,這話已經很出格,書裡的賈寶玉不過是一個員外郎的兒子,怎麼能贊為“龍駒”,“龍”字好這麼用麼?北靜王又對賈政說,“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將來‘雛鳳清於老鳳聲’,未可量也。”這倒不那麼扎耳,因為讀者心裡都有桿秤,寶玉肯定是水平超過賈政,相對於賈政那麼個封建老古板,寶玉根本就是另一種人,但是請注意下面曹雪芹是怎麼寫的,他就寫這個賈政忙賠笑,賠笑裡面就有一句話,叫做“賴藩郡餘禎”,這可真是大膽文筆!

    我先把這個句子裡的後面四個字說一下。“藩郡”就是指被封了王位的,有王位的一個人,對他恭敬的稱呼。“餘禎”這個“禎”字,是康熙一位皇子名字裡的一個字,是哪位皇子的名字裡面有這個字呢?是康熙的十四阿哥,當年的康熙給他取名字就叫做胤禎。這十四阿哥跟四阿哥,他們倆同母,四阿哥,康熙給取的名字是胤,四阿哥那個是一個示字邊一個“真假”的“真”,十四阿哥的這個名字是一個示字邊一個“貞潔”的“貞”,兩個字在漢字裡非常相近,上頭只差半畫,讀音也一樣。康熙之所以給他們兩個起的名字表面上那麼接近,也因為他們兩個是同一個母親生的,康熙生了很多的兒子,但是這兩個兒子是同一個媽媽生的,所以康熙可能在取名的時候故意讓這兩個兒子的名字有點接近,可能是這樣考慮的。在雍正登上皇位後,不服的人,就傳佈關於他的壞話。有一種說法在民間流傳很廣,就是說康熙把一個藏有傳位密詔的匣子,放在了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面,雍正趁康熙不省人事,讓人把那匣子取下來,打開一看,上面寫著將皇位傳給胤禎,於是就把禎字描改為了字;又有一種版本是說遺詔上寫的是“傳位十四阿哥”,他把“十”改成了“於”,變成了“傳位於四阿哥”。這些說法,說明人們普遍懷疑雍正登上帝位的合法性,但這些傳說被清史專家所否定。首先,康熙朝並沒有將傳位遺詔放到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面的做法,那種做法,恰恰是雍正發明的;而且傳位詔書不會是那麼簡單的一種寫法,清朝的詔書,尤其是這樣重要的文件,都是先用滿文書寫,然後再譯成漢文的,在滿文裡,四阿哥的名字和十四阿哥的名字,寫出來差別比較大,很難描改。

    但是,有的清史專家指出,康熙晚年,確實看重十四阿哥胤禎,有把皇位傳給他的打算,後來這個念頭表露得也很分明,因此雍正的登基,其實是一場宮殿政變。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傳位遺詔,規格上倒是符合,有滿文也有漢文,但疑點很多,很可能是事後偽造的。但不管你怎麼在事後去分析,雍正他就是當成了皇帝。雍正當了皇帝以後,他就讓他的兄弟們,把名字裡的那個胤字都改成允,胤字只留給他自己專享。十四阿哥呢,成為雍正的一大心病,眼中釘、肉中刺,當然他對胤禎下的手,不像對八阿哥九阿哥那麼毒,那兩個後來一個被叫做阿其那,一個被叫做塞思黑,徹底削爵,而且徹底地被轟出宗族,根本不算皇族的人了,甚至人都不是了,賤民都不是了,最後雍正更乾脆想辦法把他們兩個毒死了。這個十四阿哥畢竟還是他同母的兄弟,他先是讓其去給康熙守陵,後來就拘禁起來,不過沒有把他害死,但是告示天下,一個就是讓他改“胤”為“允”——前面說了,所有的兄弟第一個字都不能叫做“胤”,都要改稱“允”,第二就是這個人的名字,胤禎,光第一個字改成允也不行,第二個字還得改,就不許叫胤禎,就不允許“禎”字出現,誰要公開寫出這個“禎”字,他就要生氣,搞不好被他發現就要殺頭。他把他這個同母弟弟的名字徹底改了,改成一個很怪的字,一個示字邊,一個“是不是”的“是”,一個“一頁兩頁”的“頁”,這個“是”裡面的一捺拖得比較長,把“頁”擱進去,這個字就是“”,讀音為提,最後他就把胤禎的名字改成了允。所以在雍正朝的時候,人們寫文章都要避免“禎”字,到乾隆朝的時候,因為乾隆是雍正的兒子,是雍正指定的皇位繼承人,雖然乾隆實行了懷柔政策,比如將允釋放了出來,還封了爵位,但是乾隆仍然嚴格地執行他父皇的文字避忌。因此按說一個人在乾隆朝寫書,他也是萬萬不能夠在自己的筆下出現一個“禎”字的,而曹雪芹在寫北靜王的時候,就故意要把這個字放上去,各個古本在這點上沒有差別,都叫做“藩郡餘禎”。

    “藩郡餘禎”,這話表面上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家賈寶玉確實有點如寶似玉,長得不錯,是靠誰的福氣呢?靠您,王爺您福氣很大,您福氣大得不得了,您還有富餘,您剩下一點福氣到了我們家,這點餘福就讓我們家的孩子出落得這麼好,是這麼個意思。表面是在向北靜王謙虛,在那兒道謝,實際上在這兒說句不客氣的話,就是露出毒牙,你雍正皇帝不是不喜歡“禎”字嗎?現在我寫書就偏要把這個“禎”字白紙黑字給你寫出來,在這兒呢!所以如果你認為曹雪芹寫作完全沒有政治性的心理呢,那是說不通的,他確實不是想寫一部政治小說,但是他們家的遭遇和三朝的政治鬥爭牽連得太緊密了,他們家不但跟廢太子關係密切,和十四阿哥的關係也極為密切,好得不得了;所以雍正當了皇帝以後,他們心裡頭是不服氣的,這種不服氣通過上一輩,通過曹就會感染到曹雪芹,曹雪芹在寫作的時候,時不時就會露出一種他內心的怨恨,那麼“賴藩郡餘禎”,這個字眼本身就是很驚人的。

    說到這兒,我想有的朋友可能還是覺得,我光是舉一個例子不服人,那就再舉一個,其實我還好多例子呢。還記得北靜王見了賈寶玉的時候,送了賈寶玉一個什麼東西嗎?香念珠,對不對啊?有人查過什麼叫香念珠嗎?你去問古董商去,有沒有這種香念珠啊,沒有。這是曹雪芹杜撰的一個名目,是一種鳥的名字,而且在古代的漢語裡面,它有兄弟的含義,明白嗎?那麼香念珠,這含有諷刺意味,這個水溶就說,這個香念珠是誰給他的?當今皇上給他的。大家知道,在元春省親之後,才是乾隆元年的故事,這個以後我還會再給你提供論據。從《紅樓夢》第一回到第十五回,模模糊糊的應該是雍正朝的故事,對這一個階段的故事曹雪芹在時序上時有混亂,而且有意無意地讓它模糊不清,但是大體上可以推測出來,這一部分是寫雍正朝的故事,或者說是寫雍正剛剛暴死,乾隆剛剛即位,那個時間段上的故事,包括秦可卿死了,賈寶玉路謁北靜王,應該都是這段時間裡的事情。十六回以後,應該才正兒八經是乾隆朝的故事。因此把這個香念珠送給北靜王的皇帝,應該就是暗指雍正皇帝。曹雪芹敢不敢罵皇帝?他敢罵皇帝,他罵皇帝什麼啊?想起一句話了嗎?“臭男人”,他借誰的嘴罵的?他借林黛玉的嘴罵的。所以你不要以為《紅樓夢》裡面沒有政治,他有黑話的,曹雪芹是寫黑話的,他不得不寫下一些這種黑話。而且他為什麼把這個香念珠叫香念珠,他隱含著這樣的諷刺:您還好意思把一串念珠叫做“”,您那個殘殺兄弟的作為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不但殘殺了八阿哥、九阿哥,三阿哥也被整得是一溜夠,死於禁所;十四阿哥,他同父同母的兄弟,也被他折磨得夠戧;在底下,他整治的人就更多了,包括把他扶上皇位的隆科多和年羹堯,他都毫不留情。你想想,這麼一個人,假惺惺把一個香念珠,象徵兄弟情誼的東西,給了北靜王,北靜王不要,給了賈寶玉,賈寶玉不懂事給了林黛玉,給林黛玉好,這個曹雪芹設計的情節非常巧妙,就由林黛玉來罵,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所以擲而不取,啪就扔地上了。大大出了一口惡氣。是不是啊?有紅迷朋友跟我討論,林黛玉罵臭男人,不是連北靜王也一塊兒罵了嗎?而且,賈寶玉跟她只是說,那是北靜王給的,林黛玉罵的臭男人就是北靜王。說得也對,這一筆描寫,把林黛玉那蔑視封建禮法價值觀的叛逆性格,鮮明地刻畫出來了。但曹雪芹他也是在客觀敘述,這敘述者前面是點明瞭香念珠的原始來歷的,因此,曹雪芹這樣寫,就是罵皇帝是臭男人。

    我覺得我的分析還是有道理的,這就說明在《紅樓夢》裡面,是有政治的,而且是兩軍對壘的。一派就是以義忠親王老千歲為旗幟,以北靜王為掩護,以馮紫英等人打前陣的這樣一股政治力量,而且這股政治力量的人物還很多,我以後還會說到,它都是有埋伏的,這是一派。這一派概括來說就是“義”字派,明白了吧,牽頭的就是義忠親王老千歲,突出一個“義”字。另外一派就是忠順王府這一派,這一派寫得比較模糊,仇都尉和他的兒子應該是這一派的,但殺出來短兵相接,就是長史官到賈政這兒要人,要蔣玉菡。這一派在命名上曹雪芹也很費苦心,是“順”字派,明白了嗎?兩派的符碼裡,都有一個忠字,兩派對書裡的太上皇,也就是現實生活裡存在過的康熙皇帝,都沒意見,都忠,他們在這一點上,有重疊,但對所謂“當今”,態度就不同了。一派對當前坐皇位的人,是順從的,比較滿意,對當今皇帝忠順王府一派比較滿意,所以曹雪芹給他取名叫忠順王,“順”字派;另一派是“義”字派,義忠親王老千歲。

    “順”,代表著對皇權的順從和擁護。“義”,這個“義”字,可不能隨便出現的,大家想想在《水滸傳》裡面,一些造反的人,他們的廳堂掛一個什麼匾啊?聚義廳!所謂“義”,就是面對著不義,憤而起來要主持正義,所以實際上在《紅樓夢》裡面,它是有很多筆墨寫到了那些日常生活的流水賬,你覺得無非是吃飯啊,做詩、看花,但那些文字背後隱藏著重大的時代背景、歷史背景。他的故事的總背景,是有政治的。在《紅樓夢》裡面,我們是可以找到兩派政治力量互相激盪的痕跡的。賈府跟“義”字派是一頭的,跟北靜王的關係尤其密切。北靜王府和賈府的關係密切到什麼程度呢?在小說後面有很多透露,有些透露也還值得拿出來一說。你比如說在第五十五回好像很隨便地寫到了一句,宮中有一位太妃欠安,太妃就是當今皇帝的母親那一輩的一個妃子,可是到了第五十八回,有人說是不是寫錯了,第五十八回說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前面不是說一個太妃病了嗎?死的就應該是太妃,怎麼又成了老太妃呢?其實這說的是一個人,看你以誰為座標系:康熙的一個妃子,在雍正那一朝,她是什麼啊?她是太妃;到了乾隆那一朝,她還沒死,她是什麼啊?老太妃。有人說,哎喲,能活那麼久嗎?哎呀,你查一查資料不得了,康熙有一位妃子活了九十七歲,的確有活得久的。那麼《紅樓夢》裡面所寫到的雍正朝的太妃,乾隆朝的老太妃,可以考證出來。因為在《紅樓夢》小說的第五十五回、五十八回已經寫到乾隆二年的故事了,在乾隆二年你查史料,確實有一位康熙當年的嬪,嬪比妃低一格,姓陳,是漢族的血統,在那一年薨了,確實是大辦喪事。這就說明《紅樓夢》寫所謂太妃老太妃薨的事,也是有生活原型的,只不過書裡寫她的時候,把她的封號提升了一下,從嬪升格為妃。

    這個老太妃的生活原型,就是陳氏,一個漢族女子。這個陳氏的父親都可以查出名字來,籍貫江南叫陳玉卿,有名有姓的。那麼為什麼曹雪芹要寫這個陳氏呢?為什麼要把現實生活當中的這樣一個好像無足輕重的角色,擱到小說裡面來寫呢?而且有一段文字就更古怪了,他寫這個老太妃薨了以後,朝廷大辦喪事,像賈母雖然年紀大了,但她是誥命夫人,還有邢夫人、王夫人,這些人都要一起去參與這個喪事的,就要離開自己的府邸,到辦喪事的地方,而且還要住下來的,結果她們怎麼住呢?第五十八回有一段文字你也不要放過,說他們尋找下處,下處就是參與完祭奠活動以後,去歇息的一個住處。他們所找到的下處,乃是一個大官的家廟,房舍極多極乾淨,有東院有西院,榮府便賃了東院,北靜王便賃了西院,太妃少妃每日宴息,見賈母等住東院,同出同入都有照應。這個文字很古怪,是吧?根據小說裡面的描寫,賈府地位並不高,是不是啊?賈府到了賈代善死了以後,就是賈赦襲了一個爵,無非就是一等將軍,而北靜王何等尊貴啊!兩家合住一個大院子,而且大家知道,在中國的封建社會,東邊西邊哪個高貴啊?東比西貴,是吧。下面有人在叨咕,說不對,不是,慈禧太后不是西太后嗎,她不是挺厲害嗎?她本人厲害,是不是?真正在東太后活著的時候,東太后地位比她高的,只是因為東太后這個人很善良、很懦弱,權柄就落到西宮的手裡面去了,而且東太后後來又死掉了,是不是?確實是東比西貴的。

    有的人說,這個曹雪芹寫作就不認真,或者說就是藝術虛構,人家就樂意這麼寫,討論什麼啊,東、西有什麼好討論的?寫小說嘛,賈家就住東院,北靜王他們就住西院,怎麼著了?你非要這麼著我也沒辦法,這也是您的一種讀書方法,我也很尊重,我這裡作揖了,但是我希望下面這些朋友還是聽我說一說,就是因為有生活的真實在那兒。《紅樓夢》它是一個自敘性的小說,自傳性的小說,他的創作素材,基本上就是他們曹家在那個時代的生活,他寫這些事情都有生活原型,那為什麼生活當中會是這樣的,我就要告訴你,曹寅和當時他的大舅子李煦,在康熙朝他們表面上是織造,實際上他們還負有非常重要的秘密任務,包括給康熙從漢族的女子當中選擇妃嬪。這是有史料支撐的,有記載的,當然現在查不到很多資料,但是仍然可以從李煦的奏摺當中查到,康熙有一個嬪姓王,漢族,王氏的母親姓黃,死掉了,李煦就專門寫一個奏摺上奏康熙,康熙這種私人的事就是由他們來處理的。所以,書中這一段話之所以可以理解,是因為什麼呢?因為在歷史上,現實生活當中的康熙和現實生活當中的曹寅是一輩的,轉化到小說當中,就是和賈母是一輩的,而這個陳氏之所以給她大辦喪事,現在我就要告訴你她是誰的母親了,她就是前面我們說到的,題寫“天香庭院”的那位皇子的生母,她就是二十一阿哥允禧的生母。允禧和雍正是一輩的,就是比賈母原型矮一輩了,而且很可能在現實生活當中,陳氏之所以能夠進入皇宮,之所以能夠在康熙身邊,給康熙生了兒子,就是跟曹家當時的選拔有關係。因此這個人生的兒子,轉化為小說裡面的北靜王以後,這個府邸的人,對現實生活當中的曹家就絕對不能夠擺老資格,擺自己的貴族地位,絕對是非常感激的,甚至又由於這一個宗族的老前輩還在,於是就讓他們住東院,自己這邊的太妃少妃就甘願去住西院。當然我說的是小說當中的人物,實際上現實生活當中這兩組人物就是這樣的一種相處方式,這被曹雪芹很認真地、紀實性地寫到了小說裡面,雖然這些人物的名字轉化了,但是所呈現的面貌還是生活當中的真實面貌。

    那麼這樣一想的話,就太有意思了,這個允禧究竟和曹家來往到一個什麼程度?是不是啊?《紅樓夢》的“天香樓”很顯然就來自於允禧的“天香庭院”的匾,《紅樓夢》裡面一會兒說太妃、一會兒說老太妃的那位妃子薨了以後的喪事當中,北靜王和賈府兩府臨時居住的情況,就反映出當時的曹家和允禧這個王府之間有著非常微妙的關係。那麼好,不多說了,總而言之我們現在得出這個結論,我們在通過一番尋找以後,終於找到了和曹雪芹他們家族關係最密切的幾個皇族的分支,那麼秦可卿的原型一定就在這些分支當中。下一講我就會告訴你究竟秦可卿的原型是誰。
此页面为TW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HK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