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房地產開發商把所開發的商品房品牌確定為"快樂無窮大",想來是為了擺脫動輒號稱"花園"、"廣場"的命名風氣,別出心裁,頗為有趣。
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究竟以什麼為衡量的標準?名聲?地位?財富?健康?各人取捨不同,當然,也有想"魚"與"熊掌"兼得的。不過,現在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把"安康"作為普適性標準——生活在和平環境裡,有一份安穩的工作(如有一樁自己喜歡的事業更好),身體健康,人際和諧,則幸哉福哉,這是從總體上說。從人的心理角度看,人的生命其實是存在於連續不斷的情緒之中,甚至於在睡眠時,潛意識裡的情緒也依然在螃蟹吐泡般地生滅著。因此,有人提出,快樂便是幸福,"快樂無窮大"商品房名稱,由此推衍,無可厚非。
快樂無價。快樂是人的心理情緒中的黃金,笑一笑,十年少("少年"之"少"),笑口常開,安康福泰。追求快樂,享受快樂,是天賦人權。但是,人對快樂的追求,是否有必要推至無窮大的地步?無數前人、旁人的車鑑,都昭示著我們,樂極生悲,縱歡致禍,倘若一個人除了快樂而沒有了其餘的情緒,那他要麼是傻子,要麼是瘋子,在那種情況下,笑笑笑,至少會導致十年少("減少"健康生命的"少")。
我們常在文章裡看到"打破心頭五味瓶"的說法。一個生命活體,就其所裝載的心理情緒而言,確實很像一個"五味瓶"。哪五味?酸、甜、苦、辣、鹹,這是以味覺打比方,直接說情緒,則是喜、怒、哀、樂、怨。其實,"五味"的"五",是言其多的意思,人的心理情緒,豈止五種而已。我們常用的詞彙裡,把人生際遇和心理情緒合起來說的很多:悲歡離合、愛恨情仇、苦樂憂喜、愁怨嗔怒、愉悅舒暢、生死歌哭……一個健康的生命,他的心理情緒應該是"五味俱全"而又不會"打破瓶子"。難道只保留一味——快樂,或者只保留一類——喜、樂、悅、暢,不是更好嗎?我以為,那並不好,因為,人活在世上,應該有正義感,而正義感常常是與對貪汙腐敗、邪惡墮落的憤怒、鄙夷、痛心等情緒聯繫在一起的。我們的國歌詞曲都很激昂,卻不是由快樂的情緒構成,那裡頭主要是宣敘著民族憂患意識。一個人如果只知自己快樂,而罔顧他人的不幸,對自己所置身的群體漠不關心,特別是缺乏一份對世界和平、環境保護的憂患情緒,那至少是"缺心眼兒",不是一個健康美麗的好"瓶子"。以上是從大處說。從小處,自己對自己,毫無愧悔內疚,不能體味懷舊的苦澀,不能氤氳出淡淡的哀愁,不知離別或邂逅時的酸辣,缺乏清夜捫心時的驚悚……那麼,人生很難說是完整的,而沒有全方位的人生體驗,人生滋味不全,也就很難說獲得了多大的幸福。
人這個"瓶子"裡的"五味"情緒,不應該是均等的,更不應該也不可能僵在那裡不波動不翻騰,不互相滲透乃至轉化。人的心理情緒的健康,其實也就是把"人生五味"陰陽調燮得恰到好處的那麼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的標誌,常常是快樂,特別是"知足常樂",但也不盡然,也可能是"難得糊塗",也可能是"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還可能是"時光慣會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式的喟嘆,或者是對"同桌的你"的惆悵詠唱……總之,快樂是幸福的必需品,但快樂何必無窮大,因為幸福的滋味不能僅僅是快樂這一種。
一位富翁,他剛從美國拉斯維加斯那邊豪賭回來,便到高級俱樂部約朋友先吃鮑翅燕窩,又在夜總會看巴黎"紅磨房"式的豔舞,然後是泡藥浴、洗桑拿,再全身泰式按摩,再吃港式宵夜,凌晨才駕著名車回到他郊區的豪宅。天亮時,人們發現他淹死在宅後的游泳池裡了——經警方調查並非他殺,是否自殺呢?難以判斷。而當他還沒火化時,與他有關係的一群人已經在為分割其財產而撕破臉爭鬥了。他彷彿一隻氣球,把裡面的快樂氣體膨脹到一定程度後,就陡然崩潰了。這究竟是快樂死,還是痛苦死?
相比之下,小康人家、知足人士的快樂,比較紮實,也容易持久。那快樂基本上屬於"瑣屑的生活小樂趣",比如全家人共享一隻剛熟的沙瓤大西瓜。魯迅先生是最具有民族憂患意識的偉人,但他反對在切西瓜時牽強附會地去聯想到"列強瓜分中國"。能把自己的心理情緒控制得恰到好處,該在什麼情況下深刻沉重,該在什麼情況下輕鬆幽默,融入性情,自自然然,那狀態,才是真正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