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影自憐”是習見的成語,雖有照鏡自賞的含義,但人們在大多數場合還用來形容孤獨失意的自憐情緒。這裡不說顧影自憐而說顧影自賞,為的是突出在鏡子前自我肯定的情愫。照鏡子是自古以來人們生活中發生頻仍的事情。東漢時的辛延年寫的《羽林郎》詩裡有句:“貽我青銅鏡,結我紅羅裾。”那時的男子追求女子,送青銅鏡已是重要手段,類似於如今情人節送玫瑰花。辛延年筆下的美女拒絕了那追求者,但一旦接受,則會如三國時期魏國徐幹筆下的女子一樣:“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在戰亂年代動盪不安的生活裡,普通
人是沒有照鏡興致的,但驅寇得勝,置身和平,則會“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人在鏡子前,不僅是照自己的外表,也是照歲月,照前途,照命運,照內心。“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照得花哨,但比較膚淺,近於“臭美”。宋代陸游老邁時寫《晨起》詩:“齒豁不可補,發脫無由栽;清晨明鏡中,老色蒼然來。”這是照歲月。唐朱慶餘筆下的那位新婦:“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其實是自喻,照的是宦途前程。窮得真正的鏡子都沒得用,只好“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需憐我我憐卿”,這是照淒涼命運。鏡子不僅頻頻入詩,在小說裡也是常見的道具。《金瓶梅》裡有一段磨鏡老人騙取同情的情節,連一貫狡黠的潘金蓮都上了當。《紅樓夢》的賈府裡使用玻璃鏡了,有一回賈寶玉給大丫頭麝月篦頭,遭到晴雯譏諷,兩人在鏡中含笑相視,鏡子照出的是人際間的親和默契。在中外美術史上,出現鏡子的作品不勝枚舉。到上個世紀有了攝影、電影、電視,不僅那裡面往往少不了各個時代的鏡子,而且這些東西本身就是鏡子功能的放大與展拓。
雖然現代人幾乎沒有從未照過鏡子的,但有的人照鏡子不過是簡單地用以
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對鏡洗臉、刮鬍子、描眉、檢查粉刺什麼的,除此以外對鏡子不怎麼在意,他們可歸入“不愛照鏡子”的一類。有些人卻對鏡子多了一份敏感,甚至眷戀。邵燕祥在《沉船》一書裡詳盡記述了他在1958年被打入另冊的經過,其中有一段寫到他在宿舍裡伏案寫檢查寫累了,便坐在穿衣鏡對面一張軟椅裡,看著鏡裡不是自己的自己:“這是我的臉,看不出是疲憊不堪,還是精神振作,但是並不衰老,頭髮黑蓬蓬的。我望著鏡子,想要笑一下,哪怕是苦笑,卻笑不出來,臉部的肌肉怠工。然而腦神經沒有怠工,這時候不知從哪一道溝回傳導來一句古老的信號:‘好頭顱,誰當砍之!’”寫這些文字時,已是在事發23年後,但他腦中的那道溝回顯然仍很康健,絲毫沒有損毀。
我年輕時,雖積極爭取,卻遲遲未能加入共青團,那是因為被指出有“個人主義思想”,對此我是認同的,可我為另一位同學抱不平,她的不能入團,據指出最嚴重的缺點是“愛照鏡子”!我不僅心懷不平,還“不平則鳴”,在“團課學習小組”活動裡發言說:羅馬尼亞有首民歌《照鏡子》,電臺裡廣播過的。說著我還哼了幾句:“媽媽她到林裡去了,我在家裡悶得發慌;牆上鏡子請你下來,仔細照照我的模樣……”幾個同學笑了起來,主持活動者卻厲聲宣佈說:“這是黃色歌曲!愛照鏡子的人,是極端個人主義者!”結果那被指斥為
“愛照鏡子”的女同學哭了起來。唉,我幫了她多大的一個倒忙呀!
據一位美國社會學家的抽樣調查,在大百貨公司入口處的大鏡子前,路過的人流中有百分之六十幾會主動自覺地照一下鏡子,這些人裡面邊走邊照(或放慢腳步)的多於駐足的,而駐足照鏡者裡,男性比女性為多,而且多出約三分之一!那駐足照鏡者在鏡前停留的時間一般都很短暫,平均也就三秒鐘,但那三秒鐘裡會有很微妙的肢體語言,或稍微變換一下臉部、肩部角度,或掠一下發絲,或彈一下西服領子,或拈去衣上一根飛毛……儘管照鏡者大多絕非美男帥哥,甚至多半是中年已開始發胖的男子,但他們在照鏡的一瞬間裡,體現出毫不掩飾的自我欣賞,這是他們對生活、對自己基本滿意的一種心態的外化。由此看來,俗世凡人能顧影自賞,是太平盛世的標誌之一。像邵燕祥1958年宿舍照穿衣鏡的那種情況心情,以及因“愛照鏡子”而被批判排斥的種種事情,在一個越來越正常而健康的太平世道里,是應該不復現的。
在漢語的語境裡,照鏡子還是一種非同小可的比喻,即“借鑑”。這裡不把話題擴大到那樣的範疇。愛照鏡子的邵燕祥——這並非無端給他“惡諡”,我1997年有《鏡前邵燕祥》一文詳加揭櫫,此不贅述——在1995年所出的隨筆集序裡說得好:“文字有寫給別人看的,有寫給自己看的,這後者或是跟自己對話,或只是錄以備忘而已。”寫給自己看的文字,自己有時翻出來看,也是一種照鏡子,但這應該不同於翻看老照片,所看到的,應該是從以往存活到這一瞬間的自己,面對鏡子裡的影像,既看到過去,也可想見將來。但此時此刻的我,應是最有存活理由的,顧影自賞的最大意義,也就是在人生之旅中,對自己基本滿意,從而鼓勵自己在那剩下的路途上,再以尊嚴、勞作、哀樂、澄明,留下堅實的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