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為善不欲人知的中學女孩,在SARS疫情蔓延期間,捐出零用錢及原本計劃購買母親節禮物的預算,委託爸爸媽媽購買專業醫療用的口罩,特別隱匿地以"小學女生"的名義捐給站在醫療最前線的抗疫英雄。經過新聞媒體追蹤報導,這位十分有愛心的女孩才公開面對採訪,分享她捐贈口罩的過程。
在這個強調以自我為中心思考的時代,距離"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價值觀已經有點遙遠了,所幸我們總能在報端小小的角落,以不太明顯的標題,發現微微的人性光點,依然明亮。
上述這兩個故事的主角都是平凡百姓,他們並不是為了找到生活中的快樂,才決定奉獻自己。他們只不過是很單純地想要幫助別人而已,但很多人還是不肯相信,天下有這系單純的事。
不特別為了什麼目的而付出,動機十分單純,直達心靈
有一位長輩,很熱心參與公益,想盡心盡力幫助別人,不過他身邊的人都感覺到好奇,不停詢問他的動機。
捐出自己的財物幫助別人,做這些好事的目的,究竟為的是什系呢?傳統的教育思考有標準的回答:"快樂!"但是這種邏輯跟某些宗教的講法非常近似,很容易和"預先購買死後能夠進天堂的門票"有殊途同歸的效果。
回教《可蘭經》、基督教《新約》、佛教《金剛經》等,許多章節都鼓勵信徒"幫助窮人"。
英國樂斯坦區的伊斯蘭教教士杜比指出:"幫助窮人、打掃清真寺、種植花草樹木、穿覂簡樸,這些都是侍奉真主的方式。"我聽過基督教裡有個故事說:"幫助窮人等於是借錢給上帝一樣。"彷彿是預先累積在天上的財富。而佛教則主張:"佈施,可以消孽障、積福氣。"
這些鼓勵行善的宗教語言,當然都是正面而善意的。但是,其它對"天堂"有不同認知或不存在渴望的人們,願意捐獻錢財行善,可能還有不同的動機。
榮膺數年"全球首富寶座"的Microsoft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曾經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六十分鐘"節目中表示,他與妻子梅琳計劃捐出大部分財產,只留給自己的每個孩子約一百萬美元的財產。對自己擁有如此大的一份資產,他感到"多少有些內疚"。
根據美國《財富》雜誌的數據顯示,比爾?蓋茨名下的財產總數超過四百億美元以上。後來證實,他以基金會的名義捐出了三十一億美元,主要用於預防和治療艾滋病、改善醫療和教育條件,以及推動計算機的普及應用。最近他又到非洲去參觀訪問,繼續奉獻愛心。
以全球首富之名,說出"多少有些內疚"的感言,販夫走卒如我之輩,勢必很難感同身受。但仔細用心體會之後,也不難理解,無論財力雄厚到什系地步,只要良心未泯,總會因為感恩之心,而有具體的回饋行動。
心靈入場券,不保證上天堂,但它可以讓我們更瞭解自己
從這些實例看來,有錢或沒錢,並不是有沒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條件,比錢財更重要的先決條件,其實是動機。為了快樂、為了心安、為了回饋,甚至為了節稅都可能是捐贈財物或奉獻心力的動機,但還有一種不特別為了什系目的而付出的單純動機,我把它稱之為"捐給自己一張心靈的入場券"。
正如同"幫助別人,其實是幫助自己"的道理一樣,捐獻給別人,其實是捐獻給自己。捐給自己的這張心靈入場券,雖不保證可以通往"天堂",但它可以讓我們更瞭解自己。我一直相信:惟有願意付出和割捨最喜愛的東西,才會知道自己生命的底線究竟到哪裡。
至於,這張心靈的入場券是否附贈"快樂"呢?通常是的,在不被預期的前提下,它會免費附贈"快樂";但是如果本末倒置,一心堅信"助人為快樂之本",偶爾它也會失靈。"意外"的情況不多,只是為了提醒你別太在意"好心,就會有好報"這種傳統結局。
如果,你很在乎"好心,就會有好報"這樣正向循環的結果,也並非緣木求魚。企業化的經營方式,可以提供借鏡。《經濟學人》雜誌曾經刊登一篇標題為《貧窮的利潤》(Profit in Poverty)的報導,描述南非的"標準銀行"(Standard Bank)和一家"相互保險公司"(Old Mutual),為了幫助窮人,同時也和窮人做生意,特別規劃"少額低息"的金融產品。
銀行給這些貧窮顧客的最低存款限額是八美金,並附加簡單的"防盜止付"功能。在此之前,這些南非低收入戶常把錢存在家裡的餅乾盒。《經濟學人》很有人情味地評述說:"雖然,銀行給他們的利息很低,但他們的餅乾盒給的利息更少。"
保險公司對貧窮顧客的策略是"群體保單",不是隻保一個人,而是保家庭裡從老到少的一家子人。他們賺窮人的錢,但也幫助窮人,達到彼此雙贏的局面。
在家庭收入中規劃固定比例捐獻,讓家人更容易感覺幸福
我常聽中年朋友在閒聊時提到金錢觀,看似灑脫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已經成為陳腔濫調。誰都知道"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關鍵是生和死中間這一段擁有財富的過程,如何分配錢財、運用資源。
對很多重視理財的現代家庭來說,在家庭總收入中規劃固定比例的捐獻,是家人間親密地感覺到幸福的一種秘訣。"雖然我的收入不多,但一個月少唱兩次KTV,就可以響應'每天捐二十元,幫助貧窮的小朋友上學'的活動,讓我覺得活得有意義。"這是一位年輕的上班族的心聲。
《金剛經》中說:"應無所住,行於佈施。"真正的佈施,是不求對方報答,也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或虛榮心。佛教勉勵信眾向菩薩看齊,學習菩薩以度眾生為己任,就是要訓練自己,把幫助別人變成很自然的生活習慣。
除了金錢之外,能給別人的東西還有很多。寶貴的時間、特殊的專長、稀有的智慧只要對方需要,都是可以幫助別人的資源。"聖母瑪利亞學院"是位於比利時的一所學校,規定:"學生必須每週花至少一個小時幫助窮人或傷殘人士,否則不得升級。"校方認為參與慈善工作,若只是捐錢並不足夠,而要求學生每週至少花一個鐘頭對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並建立友善的關係,例如:跟弱智人士打籃球、替窮苦家庭的兒童補習或幫助老人家。
據我知道,臺灣有些中小學也要求學生這系做,但在"升學主義"觀念作祟之下,常淪為家長想辦法找關係,替小孩蓋章,應付了事,實在很可惜。這些家長不但做了負面的示範,也斷送了讓孩子體驗幸福的機會。
從現在起,你也可以透過捐贈或奉獻,觸動自己心靈的幸福。
發現幸福的奧秘
因為沒有長期佔有的私心,
暫時擁有的人才能有願意割愛的勇氣。
擁有,而不佔有,讓人學會謙虛、不自滿。
心靈上永遠可以挪出適當的空置,容納其它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