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言情小說 > 《創造好心情》在線閱讀 > 第八章

第八章

    渴求讚美的無底洞

    “幫我泡杯咖啡好不好?”

    “好想念你家的咖啡,今天有緣品嚐嗎?”

    如果有客人來到你家,想向你討杯咖啡喝,以上兩句話,哪一種會讓你邊泡咖啡邊哼歌?當然是後者。

    任何的請求,經過讚美的魔棒一點,就變得不一樣了。每個現代人或多或少都瞭解,多多運用讚美,可以贏得人緣,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犒賞。讚美的魔力,從人際關係大師卡內基開始推廣,這幾年來講究EQ,更是廣為每個想要讓自己的人際關係更好的人所接受。現在的教育,也逐漸由勤管嚴教,發展為“有鼓勵,才有進步”的教育觀。

    不過,聰明的人會發現,讚美也有它的副作用。有一個改用人性化教育的大老闆告訴我:“以前讚美一次員工,就好像輸血一次,可以救人一命,夠他活一輩子;現在,他們每天都來討賞,好像每天都要打點滴一樣。萬一跟他說,他哪裡做得不好,需要改進,他們的表情就好像世界末日快到了!”

    很多朋友當了老闆,發現從小在家裡被手心捧大的孩子,很難聽進一句不是讚美他的話。老闆也想採取比較友善的溝通方式。比如,告訴一個做事漫不經心的員工說:

    “你真的很聰明,只要細心一點,你就更完美了,比方在……”這個員工往往聽不到問題的重點,只以為老闆肯定了他比別人聰明,誇讚他很完美,然後志得意滿地走出了老闆的辦公室。缺點還是沒改善。上過“成功學”的老闆很納悶,不是說想要一個人往哪裡進步,就往哪個方向誇獎一個人嗎?怎麼員工只變成了做些好事就要討賞、做了壞事依然再犯的傢伙?

    為自己活,還是為讚美活?

    事實上,不只是從小受寵的孩子變成了“再多讚美也不夠,一點批評都聽不進去”的人,低自尊的人也可能變成渴求讚美的無底洞。低自尊的人比高自尊的人更會變成一隻恃讚美為生的水蛭。

    我觀察到的是:“低自尊”是一個處處在家庭中受貶抑的孩子常有的心態。儘管他們日後在學業上。工作上表現傑出,對自己的能力也相當肯定,但還是會徘徊在自大和自卑之間,做任何事,不討到賞,就會使他們陷人莫名的沮喪。不管是在婚姻和工作上,他們變成渴求讚美的無底洞,處處出現“討愛”的行為,不能有一刻感到自己受到忽略。

    剛開始,讚美他們、使他們獲得信心的人,會因自己發出的讚美得到成就。久而久之,這些“讚美供應商”會覺得非常乏力,感到自己人生的小木筏上被放了一塊大海綿;

    海綿不斷吸水,如果不把這塊越來越沉重的海綿丟下海,他們會無法負載。“再跟她在一起,我的精神就要崩潰了!”有時候,在朋友關係中,一個處處想要別人看見、讚美他的表現的朋友,也會使友情成為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他們沒辦法用和諧的方式和他人相處,總想在“眾弦俱寂時”,成為“唯一的高音”。

    過,猶不及。讚美他人的好表現是應當的,會使受讚美者得到信心;但依賴讚美而活的人,得到再多讚美,還是會失去自信。

    你為自己活,還是為讚美而活呢?

    面對被迫害的記憶

    從前有一部很賣座的片子,叫做《沉默的羔羊》。

    為什麼叫《沉默的羔羊》?

    茉蒂·福斯特飾演的調查局新幹員,為了偵破一個變態殺人狂的案子,找到一位重刑犯——人見人怕有吃人狂的心理醫生(安東尼·霍普金斯飾)。兩人對談中,為了換取他的信任,他有問,她就誠實回答。

    他問她,幼年記憶中最令她恐懼的經驗是什麼?她說,小時候寄人籬下住在親戚家的農場,有一天清晨,忽然被淒厲的叫聲吵醒了。原來她的親戚正在宰殺一群初生的羔羊。她不忍,抱了一隻就跑,但到最後還是沒有逃走,那隻沉默的羔羊依然送了命……

    後來在這位吃人狂的幫忙下,她成功地破了案子,救出一個無辜受害者——一隻沉默的羔羊。在受勳的時候,已經逃獄成功的吃人狂打電話給她,問她:“你心中的羔羊還在吶喊嗎?”

    你心中的羔羊在吶喊嗎?

    你我心中或許都有一隻沉默的羔羊——一個被迫害的記憶。一個令你無助的震懾,偶爾,它會發出淒厲的叫聲。

    也許你假裝聽不到,但這個聲音仍會不時向你問候,以各種方式。沉默的羔羊依然活著,你得伸出愛撫的手,救它,使恐懼消釋,迎接平靜。

    真實面對生命的傷口

    有些人的生命中有一些在心靈上或身體上受迫害的記憶。或重或輕,如果你一直念著它,它會存在,成為生命中的不定時炸彈。一片隨時會飛過來遮住天空的烏雲;如果你要忘記它,很遺憾的,它也還是會存在,壓在你記憶的箱底。你逐漸會變成一個被分割的人,誠如徐潞在她的《暗夜倖存者》中說的,白天,你光明自在;在暗夜裡,你會聽到一個孩子無助哭泣的聲音。

    那是誰?是籠中被你自己囚禁而壓抑的、沒辦法隨著時光的流轉成長的另一個自己。

    受到性侵害的人,孩提時代在精神上被父母以“不當管教”傷害的心靈,在父母互相傷害中過早失去童年的“小大人”,甚至在學校教育中受過教師嘲弄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被迫害的記憶,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隱隱作痛。

    你的不敢面對,可能產生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結果:你憎恨社會、憎恨自己的身體;

    你視性為不潔;你不敢結婚;你變成一座隨時會爆發的火山,讓親密的人受害,你從受害者不知不覺地變成加害人;你也可能會在壓抑和抗衡中落敗,你瘋了……

    正如徐璐在她的書中引用的話:“一旦我們有了受壓抑的記憶,我們就需要去回覆這些記憶。因為壓抑任何記憶,並不代表那件事情就不會發生,除非我們釋放它,否則它會不知不覺地以各種形式吞噬著我們,扭曲我們的生活。”

    不要以為你忘了,你原諒了,它就會煙消雲散。面對生命的傷口,也許你不需公之於世,但一定得真實面對。假意的原諒是對自己不道德,就像美國的心理諮詢師在《家庭會傷人》一書中說的:“你要與心中的小孩交談,他才會長大,否則,天大地大,你還是逃不掉。”

    看完《暗夜倖存者》一書,我覺得最讓我受益良多的,是《女人四十——愛情與自主的追尋》和《我不是女性主義者,但是……》兩章,徐璐在此提出了深切的反思。是的,每一個在現代社會生活的女性,都會對她坦白的剖析心有慼慼焉:

    ——對中年女性而言,內在壓力遠遠大於外表的壓力……

    ——當你誠實面對愛情,你終將發現,每一個有著缺口的戀愛,背後都有一個殘缺的自我。

    ——我的“愛情”總是從某種自己從不承認的“缺乏自信”為起點,我總是被他們在事業上的才華或成就所深深吸引,於是,我忙著跟著他們的腳步……近二十年來,在我的人生舞臺上,我所相愛的人大多同時也是我的“導演”。有趣或諷刺的是,我所演出的角色一直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女性”。

    ——希望擁有一個小孩子是我很確定的事,但是,是否要有婚姻關係卻是我非常不確定的事……

    每一個獨立的女性,都可以這本書當成鏡子,照照自己的成長道路。你有沒有一些受迫害的,或是自己迫害自己的記憶?你冥冥中的“不快樂”從哪裡來?你的人生還想要什麼?

    你也可以是自己的心靈醫者

    讀完她的書的那個晚上,某些我從來沒看到的、自己的問題忽然冒了出來,縈繞著我,使我不能成眠。

    新聞總會八卦得讓人難以抵擋,社會總是無情地在有意無意中加害被害人。徐璐老早就知道了,但是她仍有如此勇氣,我向她獻上崇高敬意。你可有勇氣面對你曾經被迫害的記憶?

    逃走不是最好的方式。

    逃走使你迴避反省,讓心靈的某個部分不再成長,使你不自覺地持續自我傷害。很多心事是一樣的。你也許未曾受過身體上的迫害,但心靈上或多或少有些難以面對的事情。

    與其在暗夜中哭泣,與其虛偽地諒解與刻意地忘記,不如真真實實地面對。

    在你的人生中,或許有些不是這麼嚴重的,但只要有人一提起相關情事,就會刺傷你的事情。我們得好好觀察它,看看它是不是還在暗處化膿,或是像癌細胞一樣囂張地轉移擴散。

    “很多事情,你越想逃,越逃不掉,”一位自稱在年輕時做過很多“荒唐事”,讓許多老朋友還記憶猶新的明星曾對我說,“乾脆把臉擺正來看它。有時我自己先自我解嘲,別人反而就不好意思講,也不會眼神詭異地來問我了。”

    我的生命中也有不少我不想別人再提的過去。我從小是個好面子。高自尊(我的心理醫師朋友說,過高的自尊未必是一件好事)的人。從前我越想藏它,我越被它傷害。

    當我對自己說:“就是這樣的過去塑造現在的我,又怎樣?”我終於發現那個蛛網滿布的角落開始湧進陽光。

    媒體並不會關心真正小市民的有苦難言。我不是說,每個人都有能力、都得用公開方式檢視自己的傷口;你也可能找不到能夠開出診斷書給你的心靈醫者,但無論如何你須先關心自己,自行驗傷。

    只要和你混一天

    總希望有個愛人為你在忽然間打開生命塵封的窗口,為你付出,生死不惜。

    總希望有一段時間讓你非愛不可。

    總希望有一種感情要你銘記終生,卻又不用為日後的個性不合負責。

    如果有一部愛情電影可以具備以上三個要件,那就是懂得愛情的奧秘了,一定會賣座。

    這三個要件,《鐵達尼號》抓住了。所以觀眾們不厭其煩地到電影院去,在黑暗中坐下,準備好一條手帕,也準備接受現實生活中欠我們的、蕩氣迴腸的愛情。
此页面为TW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HK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