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北京的時候,我的舅舅袁行雲就告訴我說:
“你的勳姨在成都!”勳姨在成都!所以,成都之行,不止尋根,不止旅遊,還有“探親!”勳姨。在我小的時候,因為母系的親戚人數眾多,我總是鬧不清楚,這是那位姨媽,那又是那個舅舅。據說,我兩三歲時,只要看到女士,一律喊“阿姨”,看到男士,一律喊“舅舅”。可見,我的阿姨和舅舅,實在不少。十一歲來了臺灣,我對大陸的舅舅姨媽,印象都漸漸淡了,唯獨對於勳姨,印象深刻。在這兒,必須提起一段往事。
抗戰勝利那年,我七歲。和父母一家輾轉從湖南逃難到四川重慶,全家人都只剩下了身上的衣服,說有多狼狽就有多狼狽。雖然勝利了,我們卻連棲身之處都沒有。此時,我的勳姨和姨夫,剛在四川鄉間,辦了一所私立中學——瀘南中學。勳姨就力邀我母親去瀘南中學教書,母親立刻應允,於是,我們三個稚齡的孩子(那時小妹尚未出生,我的小妹妹就是生在瀘南中學的,是我勳姨親自接生),就跟著母親,去住在瀘南中學,父親另有聘約,去李莊教書。
記憶中的瀘南中學,是很有趣的。這學校由一幢大廟改建,教室裡還有許多菩薩。我們住的房間,是以前和尚們的住處,簡單極了。學校裡的學生,都是鄉間孩子,往往十八、九歲,才“被說服”,來唸初中一年級,一班學生裡,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參差不齊。
我那時已稍解人事,逃難時的慘狀一一在目(我的《不曾失落的日子》一書中,曾詳述我的童年)。到了瀘南中學,我真快樂極了。那段日子裡,我初次接觸唐詩,跟著母親的那些學生,一起背“慈烏夜啼”和“樑上雙燕”。我第一次開始養蠶,會為了蠶寶寶的死亡而哭泣,為它們的成長而雀躍。在大雨滂沱的日子裡,為了蠶兒的桑葉,奔走好幾裡去採桑葉。我開始交朋友,和學校裡的學生、表妹,其他老師的孩子們一起放風箏。勳姨那時才二十幾歲,是活潑外問的。印象中的她,總是匆匆忙忙的,有用不完的精力,跑出跑進,常常神龍見首不見尾。這樣的勳姨,要管學校中的各種事情,要為經費操心,她應該不太注意我。事實上,她也確實沒有什麼精力來注意我。
但是,就有這樣一次,勳姨注意到了我,這次“注意”,卻讓我終身難忘。原來,有天,勳姨發現我瘦骨嶙峋,臉色蒼白。她把我拉到身邊,左看右看,對母親說:
“這孩子營養不良,一定貧血!我去買豬肝來給她吃!補補身體!”勳姨說做就做,當天,就煮了好大好大的一碗豬肝湯,要我“全部”吃下去。我年紀雖小,已能體會勳姨的一片愛心。我“拚命”的吃那碗豬肝,吃得胃都撐了,還是吃不完。勳姨看著我吃,我在那樣慈愛的眼光下,是不能不吃的。我吃啊吃啊,一碗豬肝湯吃了大半天,終於把全部的豬肝都吃完了。但是。從此,一直到現在,我都不吃豬肝了,因為那一次吃傷了。“豬肝湯”的事,在我的記憶中永遠鮮明。每當回憶起童年,勳姨的臉孔就浮現眼前。如今,和勳姨離散,已數不清是多少歲月,我那健康、明朗、活躍的勳姨,別來無恙否?
當我初抵成都,政協的陳主任就問我:
“有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我們幫助的事?”
我立刻說:“請幫我找我的勳姨,聽說她在中醫學會服務!”
“沒問題,一定幫你找到!”
第二天中午,作協請我在“龍抄手”吃飯,席間,李培根先生告訴我:“你勳姨是我的好朋友,當初,你們一家人離開瀘南中學之後,我就去瀘南中學教書,住在你當初住過的那間房間!”
也間真有這麼巧的事!我大喜過望,立刻詢問勳姨現在的住址,李培根說就在附近,李蕙、黃福揚馬上說,你們去把勳姨接來,共進午餐。我好興奮,可惜,李蕙撲了一個空,說勳姨出去“逛大街”了!看樣子,我這位姨媽,愛動的個性依然未改!那天晚上,我在旅館中,房間裡正高朋滿座,忽然有人敲門,我打開房間一看,一位白髮蒼蒼的婦人“衝”了進來,對我只緊緊地盯了一眼,就把我一把抱住,嘴裡喃喃地喊著:
“是我的小鳳凰嗎?真的是我的小鳳凰嗎?”
鳳凰是我的乳名,這麼多年來,沒有人叫過我“小鳳凰”了。因為“小鳳凰”早已“老了”。這時,被勳姨這樣一叫,往事齊湧心頭,我眼眶一熱,淚水奪眶而出。而勳姨早已老淚漣漣了。好一會兒,我們才平息了心底的激動。我把勳姨推開,扶著她的肩,去找尋年輕時代的她。我的勳姨雖然老了,卻依然漂亮!身材苗條如故。雙目明朗如故。我面對著她,又一次感到,千言萬語,都不知從何說起。兩人就這樣彼此注視,我喊了一聲“勳姨”。聲音就硬化了。勳姨的眼淚卻撲簌簌落個不停。連同來的表妹都愣住了,滿屋賓客,都為我們紅了眼眶。那晚,和勳姨、和表妹,真有談不盡的往事,當我問勳姨還記不記得給我煮的豬肝湯時,她卻完全忘了!對勳姨來講,那只是件生活小事,她自己都不知道,對童年的我來講,那碗豬肝湯裡,盛滿了多少“愛”!
接下來的一星期中,我和勳姨又見了好幾次。談過去,談現在,談隔在海峽兩岸的親人,談我的爸爸媽媽。每次見面,都有說不完的話。五月五日晚上,勳姨帶著表妹和兒媳再來看我,因為我第二天一早的飛機就飛昆明。勳姨又掉眼淚了,堅持第二天要送我上飛機,我堅持不允許。我們又緊緊抱在一起了。我的童年,勳姨的青春,都早已成為過去。人生經不起幾次別離呀!勳姨哽咽地說了一句:
“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啊!”
是的,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我緊緊緊緊地攥著勳姨的手,注視著她那滿頭白髮。心裡想著,勳姨這一代,和我這一代,都經歷了中國的苦難。我們都渺小,在這大時代中,像兩粒沙,被巨浪一衝,就衝散了。從此天各一方,註定要分散三十九年!這兩代的中國人,就是這種命運吧!
別哭,勳姨。我們總算還有相聚的日子,比起那些當年一別,竟成永訣的人,仍然幸運了好多好多!至於今日再分手後,相見是何年?我們已經可以承諾,可以期待,比起那些沒有期待的日子,又幸運了好多好多!人,能活在“期待”裡,生命才這樣鮮活,心靈才有喜悅,不是嗎?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