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兄弟入宮的目的,是見張太后。
平時兩兄弟很少入宮,這次是張太后覺得在皇宮裏孤單寂寞,再加上想知道外界的事情,於是便把兩兄弟叫到宮裏來,本家人入宮不會引發朝野非議,畢竟張家在弘治朝和現在的正德朝地位超然。
永壽宮內,張太后坐在暖榻上,旁邊豎着張屏風。
按照以往規矩,但凡張太后見誰,夏皇后都會旁聽,這也是張太后對兒媳的一種培養。
雖然夏皇后到如今依然未被朱厚照寵幸,但到底是名義上的六宮之主,不過因張太后這個前任皇后太過強勢,再加上夏皇后不招正德皇帝待見,使得現任皇后只能有事沒事跑到婆婆這裏來。
張太后難得找到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故此婆媳關係非常融洽。
張氏兄弟進得殿門,不知皇后就坐在屏風後,只是簡單拱手行禮便算完事。
張太后沒有跟兩個弟弟計較,在她眼裏,到底是孃家人,感覺無比親切,笑着打招呼:“鶴齡和延齡來了?賜座……”
隨即有宮女把椅子搬了過來,張氏兄弟沒有客氣,直接坐了下去,張延齡還隨手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
“姐姐,你這兒的茶水可不怎麼樣……家裏新近來了批西湖龍井茶,鮮爽甘醇,回味無窮,回頭我給姐姐送二斤過來。”
張延齡顯得很隨意,如同進了自家門一樣,一點兒都不生分。
張鶴齡板起臉喝斥:“二弟,這裏是什麼地方?太后娘娘還會缺了你那二斤茶葉?”
張太后抿嘴一笑:“鶴齡,你別怪他,都是自家人,説話不必忌諱。不過二弟,哀家的確不缺你的茶葉,這裏各地上貢的諸如貢新、白茶、雲葉、雪英、蜀葵等名茶應有盡有,你現在喝的是閩地建寧的芽茶,你若不喜歡,只管讓人換別的。”
張延齡笑呵呵:“還是姐姐隨和,不像大哥一樣,平時在外面只會教訓弟弟,説弟弟做事不夠沉穩……對了姐姐,這幾日可有見到皇上?”
本來張太后臉上掛滿笑容,聽到二弟問起朱厚照的事情,心頭一黯,神色有些不自然地點了點頭:“陛下時常過來請安。”
這話多少有些敷衍,張鶴齡立即意識到,朱厚照很可能已經有許久沒來過永壽宮,但張延齡卻沒有這層覺悟,趕緊進言:
“姐姐可知,最近朝廷發生大事,曾經一度權傾朝野的劉瑾被誅殺,他死後,揪出的同謀不知有多少,如今朝廷還在徹查案情……如今朝中包括五軍都督府在內的各衙門留下諸多官缺,聽説皇上正找人補缺?”
張太后笑着搖搖頭:“這些事跟哀家無關……哀家從未向皇兒問及朝中事務,不清楚其中內情。”
張延齡顯得很急切:“姐姐,咱不能什麼事都不管啊,以後劉瑾仗着皇上寵信,在朝中貪污受賄,大興牢獄,無惡不作,聽説從他府上抄出來的金子就有上百箱,現在被殺,留下的權力空白亟需有人填補。”
“之前沈之厚一手策劃並主持了誅殺劉瑾的行動,如今朝野盛傳他會乘勢崛起……姐姐可不能讓此人得逞,重走劉瑾的老路。”
就算張延齡説的話不那麼妥帖,張鶴齡也沒有出言糾正,因為這正是兄弟倆來之前商議好的事情。
他們想借助張太后的勢力,打壓沈溪,保證自己的利益。
張太后神色冷峻:“這是朝廷的事情,跟哀家無關,哀家説了,不想管朝中事務,沈卿家到底是先皇拔擢的能臣,幾次幫大明轉危為安,能力毋庸置疑……這些事你們還是自個兒去找皇上説吧。”
張鶴齡嘆道:“不瞞太后,如今我們想見陛下一面無比艱難,陛下長居豹房,對朝中的事情不管不問,這次劉瑾被殺,司禮監掌印位置空缺日久依然未安排人選,朝中盛傳,陛下有意讓兵部沈之厚總領全局。”
張延齡也在旁幫腔:“是啊,姐姐,我們如果能找皇上建言,早就跟他陳述箇中利害關係了,只是如今想面聖實在太過艱難,而朝中秩序大變,就連五軍都督府也面臨失控,張懋那老匹夫專橫無比,連京營也想插一槓子,他跟姓夏的老東西走得很近,看來是想讓夏氏外戚取代我們張家的位置!”
張太后聽到這裏,忍不住往旁邊屏風後看了一眼。
張氏兄弟看不到屏風後的情況,不過在張太后的位置卻可以看到夏皇后的側影。
夏皇后聽到張氏兄弟的話後,明顯身體一緊,顯然是被這些話給驚到了。
張太后可不想因為兩個弟弟的一番話就跟夏家交惡,這涉及到新老外戚的利益之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夏家人根本就威脅不到張太后孃家的利益。
“啪”
張太后當即拍案喝斥:“沒人會取代張家,這種話,你們兄弟以後不要再説了,免得傷了我們跟夏家的和氣。”
張鶴齡聽話,沒有再多言,張延齡卻沒有這覺悟,扁嘴道:“朝野皆知,新皇后不得皇上寵信,但這並不意味着夏家人沒有野心……如今新國丈跟姓張的老匹夫走得很近,姐姐難道一點防備心都沒有?”
“夠了!”
張太后霍然站起,怒視張延齡,“是哀家説的話不好使,還是你耳朵聾了?”
盛怒下的張太后,橫眉怒對,非常有威嚴,平時她很少表現出太后的威儀,但眼前二人是她的親弟弟,靠她才獲得如今卓然的地位,她覺得自己有資格代亡故的父親教訓一下。
張延齡不明白張太后為何會一反常態,以為自家姐姐袒護夏家人。
恰恰張延齡平時恣意妄為慣了,就算被張太后喝斥,還是不依不撓:“姐姐,你這是作何?難道眼睜睜看到夏家人騎到我張家人頭上來拉屎拉尿,你才能醒悟?哼哼,姓夏的老東西仗着自己是國丈……”
“嘩啦!”
這次張太后直接把身旁案桌上的茶壺掀到地上,咬牙切齒地喝罵,“叫你住嘴,你不遵命行事還要作何?”
張延齡也生氣了:“姐姐,你這是執迷不悟啊!”
到了這個地步,夏皇后終於發現自己來錯了地方,嬌軀微顫,自屏風後站起身來,對着張太后恭敬施禮,張太后未及表示,夏皇后已捂着嘴,淚流滿面地帶着宮婢離開永壽宮暖閣,從後簾出去了。
等人走後,張延齡才醒悟過來,原來殿內不單純是他姐弟以及服侍的宮女、太監,還有外人在場。
“那是什麼人?”張延齡問道。
張太后目送兒媳哭着離開,氣得捶胸頓足:“哀家説的話你沒聽到?你是誠心讓夏家跟我們張家交惡?你……你……”
張延齡撇撇嘴:“姐姐接見我們兄弟,旁邊居然還有人正大光明偷聽,簡直令人難以想象……為何不提前跟我們説明?”
“二弟!”
張鶴齡見張太后臉紅脖子粗,酥胸劇烈起伏,知道自家姐姐氣得厲害,當即喝斥,“這是你跟太后娘娘説話應有的態度嗎?太后娘娘……二弟他不懂事,請您海涵。”
“咳咳!氣死哀家了,氣死哀家了!”張太后連連搖頭,只覺心裏堵得慌。
張延齡問張鶴齡:“大哥知道那是誰?”
張鶴齡見張延齡桀驁不馴,心裏很是氣惱,黑着臉道:“到現在你還沒看出來?那是皇后娘娘!”
這下張延齡説不出話來了。
想到之前説的那些關於夏家的壞話,都被夏皇后聽進耳中,便知道為何張太后會如此生氣。
他有些心虛,站起身行禮:“姐姐別怪罪,小弟只是不知道有外人旁聽,才會如此説。下次姐姐先講清楚,免得小弟失言……小弟先在這裏賠罪了!”他每句話都強調姐弟關係,以便喚醒張太后的親情,免得降罪於他。
張太后餘怒未消,但也知道眼前二人是血脈至親,當下板着臉回道:“你二人所説的事情,哀家知道了,現在劉瑾垮台,朝中肯定會有新勢力崛起……之後哀家會跟皇上提一下,也會跟朝中大臣打招呼……你們儘管放心,只要大明社稷穩固,咱張家門楣就不會動搖。”
張延齡道:“姐姐莫要太樂觀,如今皇上不是沒有子嗣麼?等皇上子嗣成羣,姐姐再説這話也不遲。”
張鶴齡聽張延齡説話很不中聽,趕緊接過話茬:“太后娘娘請儘管放心,我兄弟二人知道如何做,至少如今沒人敢對張家説三道四,但時間久了可就未必了……當初劉瑾對我張家屢有打壓之舉,但他到底是太監,是皇室家僕,不敢對張家如何,但若有外臣上位……”
他沒有把話説完全,但大概意思是,劉瑾當初不敢做的事情,文臣上位可就未必了,沈之厚才是當前最危險的敵人。
張太后點了點頭:“哀家明白了,朝中人不敢對我張氏一門如何,時候不早,沒別的事情,你們且回吧!”
“姐姐,不説家事了?”
張延齡不想走,準備再説幾句沈溪的壞話。
張太后還因為之前的事情生氣,一擺手:“哀家有些乏了,就不留你們吃晚飯了,回去吧!”
張延齡還想説什麼,被張鶴齡重重地拉了一把,這才怏怏不樂跟着兄長退出永壽宮。
二人走出永壽宮,張鶴齡側過頭,一語不發,張延齡問道:“大哥,你不會跟姐姐一樣,也在生我的氣吧?”
張鶴齡頭也不回,懊惱地道:“太后一再提醒,你就不能少説兩句?陛下不常留宮中,或許只是因為年少貪玩,夏氏畢竟頂着皇后的名號,受天下人尊崇,一旦陛下收心,夫妻和睦,説不得就會收攏權力,成為六宮共主……你實在太不小心了!”
“哼,什麼六宮共主,真正的六宮主人只能是咱張家的女人!”張延齡依然很跋扈。
張鶴齡嘆了口氣,道:“也不知你怎麼了,先皇在世時你尚能保持克制,現在看看你……唉!或許是劉瑾被誅殺,讓你覺得現在沒人敢對張家如何吧?近來你做的那些事情,莫要以為沒人知曉。”
“我做什麼了?兄長可別道聽途説,太多人想往咱張家身上扣屎盆子了!”張延齡分辨道。
張鶴齡怒不可遏:“你做了什麼,自己知道!你與民爭利,為兄管不了你,但你也要用正當的手段,不要強買強賣……而且,你最好不要做辱人妻女的事情,這種齷蹉事遲早會傳到陛下耳中!”
張延齡冷笑不已,道:“我當是什麼要緊的事情,先皇在世時,我便這麼做了,先皇不是也沒説什麼?而且咱那大外甥現在做的事情,可比我過分多了,也沒見朝中有人非議!”
“你這是找死。”
張鶴齡道,“你也知道沈之厚即將上位,背後還有謝於喬等人暗中支持,若他當權後拿你開刀,你如何應對?”
張延齡冷笑不已:“沈之厚算個屁,正如姐姐所言,只要大明社稷不倒,看誰能奈我何!當初李東陽那老匹夫想參奏我,不是照樣被先皇喝斥?我看誰敢動咱張家人!”
……
……
張太后因為張延齡當着夏皇后的面惡言惡語,心情不佳。
當晚她沒去坤寧宮安撫兒媳,只是讓人送了禮物過去聊表心意,又經深思熟慮,着人請謝遷入宮。
謝遷進宮時已經入夜,眼看就要上更。
雖然以前謝遷也曾夜訪張太后,但那時畢竟有要緊事,而且是他主動為之,現在突然被張太后傳召,謝遷心中難免有些惶恐,感覺這次去見張太后恐怕沒什麼好事。
如果是年輕官員往永壽宮,或許會對張太后的名聲有礙,但謝遷畢竟是三朝老臣,年歲也不小了,就算深夜覲見,旁人也只會認為他是去商議事情。
雖然道理如此,謝遷依然小心謹慎,畢竟張太后地位再高也只是寡婦,正所謂寡婦門前是非多,謝遷清楚此行一定要規行矩步。
謝遷到了永壽宮,先在宮門外等傳報,隨即便在太監引路下進入殿門,此時寬大的殿宇內只點着寥寥幾盞宮燈,光線昏暗,但見一個雍容華貴的女人坐在暖座上,旁邊連個服侍的太監和宮女都沒留。
“退下吧,哀家有事跟謝大學士説。”張太后不但不避嫌,反倒將引路的太監一併屏退。
等整個永壽宮正堂只剩下張太后和謝遷二人,謝遷明顯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迎面撲來。
謝遷不知張太后召見自己的目的,大概猜想跟劉瑾倒台,以及朝中變局有關,行禮後不知該從何説起。
張太后主動發話:“謝先生,您是先皇器重的大臣……”
開場白跟以前沒什麼兩樣,就連恭維話都不曾改變,謝遷稍微放心了些,至少張太后沒有説及“私事”。
扯了一通沒用的,張太后最後問道:“現在朝廷上下可是還一團和睦?”
謝遷回道:“太后娘娘久居宮中,或許對朝中事務不是那麼瞭解……閹黨擅權,甚至準備造反謀逆,陛下親自帶人誅殺閹黨魁首,查抄府宅,如今案子還在審理中,不過賊酋劉瑾已伏誅。”
張太后嘆道:“劉公公平時看起來和善,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樣,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人,朝廷裏還好有謝先生這樣的能臣坐鎮,不然可能要鬧出一場大風波來……皇上對劉公公實在太過放縱了。”
謝遷道:“太后娘娘謬讚,老臣只是盡力而為,這次誅除劉瑾的行動中,兵部尚書沈之厚居功至偉。”
雖然謝遷平時對沈溪有諸多不滿,但在張太后面前,並沒有抹殺其功勞。
這跟在皇帝面前説話不同,到底張太后不管事,他只需要在張太后面前陳述事實便可。
張太后笑道:“看來先皇沒看錯人,當初提拔沈卿家時,很多人還有非議,説沈卿家年輕氣盛做不了大事,但看看現在,沈卿家已是朝廷棟樑……有謝先生栽培,沈卿家將來必然能撐起大明江山社稷。”
這話讓謝遷有些不爽,進言道:“沈之厚年輕氣盛,尚需磨練,待其經受考驗,日積月累後方能如太后所言……老臣必定會悉心教導,不讓他走上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