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網絡小説 > 《寒門狀元》在線閲讀 > 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

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

    寧化縣城,沈家。

    沈溪中解元,老太太李氏半輩子的願望得以實現,老懷大慰之餘,心裏卻在發愁,因為這孫子有些超出她的掌控範圍,那是幺房培養出來的,跟她這個當祖母的關係不大,她開始後悔,當初就算幺房兩口子要去府城,也該把孫子留在身邊,就好像六郎沈元一樣。

    就在二月間,沈元過了縣試,這是近年來沈家又一樁喜事。

    這已是沈家過縣試的第四人,孫子輩裏第三位,老太太如今走出去,沒人不尊敬,家裏這麼多讀書人,有舉人,有秀才,兩個孫子一個過了縣試,一個過了府試,再過幾年,家裏可能又要添兩個秀才。

    只是沈元和沈永卓的童生試之路並不像沈溪那麼平坦,就算沈元十四歲過縣試,到了府試這一關,他卻沒有半點兒把握。

    “你説老幺家那個小幺子,怎就跟喝了雞血一樣,考什麼中什麼,是不是再過幾年,他還能考個進士回來?那以後老幺兩口子在外面不得意死了?我們這些人還在他們面前抬得起頭嗎?”

    大房的王氏近來脾氣好了許多,這是因為她相公沈明文不用再被關閣樓和小黑屋讀書,就算每日讀書不輟,可到了晚上,兩口子好歹住在了一塊兒。

    有了男人的女人就是不一樣,小日子過得滋潤,心情也舒暢,似乎連説話都沒以前刁鑽刻薄了,不過一提及“幺房”、“小幺子”,她的氣就不打一處來,她怎麼想都想不明白,自己相公考上秀才時,小幺子剛出世,怎的這才幾年工夫,本該屬於她丈夫的榮耀就被那小幺子搶了個一乾二淨?

    四房媳婦馮氏拿着簸箕。揚了兩下,轉過身,語氣平和:“大嫂,那是你,我們可不覺得抬不起頭來。”

    沈元過縣試後,老太太終於良心發現,不再讓四房留在桃花村守祖屋,讓他們兩口子帶着女兒和小兒子回到城裏,一家得以團聚。

    至於桃花村的田土,老太太盡數放租出去。儘管土地貧瘠了點兒,其中大半是梯田,還有部分坡地,但好歹有幾十畝,省着點兒吃的話,收取的租子供一大家子果腹應該沒問題,但要想過好日子就不行了,還是得靠三兒子、四兒子做工以及沈明鈞夫婦寄錢回家補貼家用。

    李氏是怕在幺房身上犯的錯誤,在四房身上又發生一遍。她可再經不起外面那些流言蜚語了。

    現在外面人在傳,説她這個大家長太過霸道,大兒子四十出頭的人了,卻被關小黑屋讀書。夫妻不能團聚,一家人不能共享天倫,結果人家小兒子一家三口搬出去,沒幾年小孫子就連中秀才和舉人。

    很多人甚至把沈明文不能中舉的責任賴在李氏的嚴加管束上……這也怪王氏嘴長。回孃家時把話説給父母兄弟知曉,結果王家在外一宣揚,這事便鬧得滿城皆知。

    用老太太的話説。她剛因孫子中舉而積攢出來的好名聲,就差點兒敗在這長舌的兒媳婦身上。

    可就算外面的人再議論李氏這種極端的教育方法,可滿城上下誰不欽佩和羨慕沈家人啊?

    就算沈家讀過書的人所佔比例不大,就算還有一個流落在外有家不回的二兒子,可無論誰提到沈家,嘴裏都要稱讚一句:

    沈家滿門讀書人!

    王氏聽到馮氏的話,嘴裏開始數落:“老四媳婦,你可真是要長點兒心,那老幺家把咱娘恨得那般厲害,這幾年一直想分出去單過,若她兒子真中了進士當了官,容得下我們?到時候幺房分出去,於我沈家可沒半點兒好處……”

    馮氏嗆聲道:“我們自己有手有腳,能養活一家老小,何必靠別人?”

    王氏心裏那叫一個氣啊!

    平日裏二房媳婦錢氏就不斷跟她爭吵,她上面有老太太壓着,就沒覺得在這家裏有長嫂為母的威風,本以為老四兩口子好説話,她肯定壓得住,卻沒想到人家四房只管過自己的日子,連她這個大嫂都不給面子。

    見馮氏回房去,王氏罵罵咧咧:“兒子才過縣試就以為是秀才公了?哼,早晚跟他那不爭氣的老爹一樣,出來做木匠!”

    在王氏心目中,“秀才公”要比“舉人公”更值錢,誰叫她丈夫自來就沒考上舉人?

    老四沈明新進城,的確沒靠別人養活。

    在縣城做木匠活,其實要比在鄉下賺的錢多多了,至少在縣城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照顧莊稼,不用走山路到周邊村子和鎮上招攬生意,靠着一手嫺熟的技術活,口碑傳出去後,在家等着訂單上門即可,如今沈明新在家裏的柴房開闢了個地方,專門做木工活,錢自然而然便賺到手了。

    雖説賺的錢不多,一個月下來怎麼都得有一貫錢,沈家上下看着眼熱……老太太把錢控制得嚴,開蒙讀書的孩子以後是有奔頭,可那些沒讀書的該怎麼辦?

    這門木匠手藝,無論如何得傳下去,還要發揚光大!

    於是家裏便給沈明新遴選學徒,最後二房的老五沈永祺中選,這也是老太太為身後事做準備,她怕將來鬧分家,老二家裏沒個頂樑柱不行。

    要説沈溪中舉人對沈家影響最大的,還要數二房。

    雖然老二沈明有失蹤,但二房卻有三個兒子,二郎沈永福直到十九歲才娶了個小門小户人家的閨女進門。

    三郎沈永瑞今年十九歲,不過因為沈溪中舉,過來説媒的人多了,沈家這邊開始挑,最後選了城中大户人家的小閨女,模樣還算俊俏,最重要的是嫁妝多,李氏拍板定下來,根本就沒徵求錢氏母子的意見。

    到了四月,沈元去府城參加府試,沈家這邊開始張羅為沈永瑞迎親。

    有錢好辦事,這幾年有幺房在外奔波做生意賺了點兒錢,沈家家境不同以往,加上這次娶的新娘子家中富裕。兩邊都在張羅,婚事一切順利,納徵之後請期,最後婚期定在了四月十六。

    老三媳婦沈孫氏跟着老太太忙裏忙外,總是裝作不經意向老太太提醒:“娘,其實四郎年紀也不小了。”

    四郎沈遷十七歲,照理説也該討媳婦居家過日子,可老太太卻覺得事情很棘手。

    家裏就這麼大,娶回來的孫媳婦一個接着一個,可院子已經快住不下了。要擴建的話卻沒地基,總不能往鄰居家擴吧?周圍鄰居家都是祖宅,就算出高價人家也不會忘本賣掉,若是在別處購置院子,誰搬出去不搬出去都成問題,到時候家就散了,她這個大家長如何還有一家之主的威儀?

    錢氏隨口道:“三弟妹,你就知足吧,我兩個兒子也是到二十歲才娶着媳婦。你兒子虛歲才十八,還早着呢。沒事多在屋裏帶帶八郎,這小子這幾天總是沒事往外跑,小心被拐子騙去了!”

    沈家上下一天到晚都很凌亂。尤其在不斷添丁以後,如今又要娶新媳婦進門,這新媳婦還是個嬌生慣養的千金小姐,進門後指不定會不會出亂子。

    到了迎親這天。沈家人放下成見,開始張羅迎親事宜。

    沈家院子內和外面的街道,擺下了三四十張席面。請的都是親戚和街坊鄰里,不過聞訊前來蹭吃蹭喝的也有不少。

    沈家人等在大門口,一直沒等到新娘轎子過來,李氏有些着急,趕緊讓沈明新前去催問,結果等到的回話讓沈家人一個個黑下臉來。

    新娘子有意見,半道從花轎上跳下來,回家去了,這會兒正躲在閨房嚷嚷着不想成婚。

    奇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自古以來女兒出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一個富紳家的女兒,家中沒有有功名的人撐着,就算打小嬌生慣養,可也不能由着性子亂來啊!誤了吉時不打緊,要是誤了吉日,那沈家不是要被人笑話死?

    可偏偏人家新娘子家裏又不願意逼迫自家女兒,只是一味勸解……

    上了花轎的媳婦兒都飛了,若這事兒鬧開,沈家人面子可就丟大了!李氏急了,這婚事從頭到尾都是她在張羅,中間基本沒問過錢氏母子的意見,現在婚事出了變故,簡直是在抽她這張老臉。

    李氏一怒之下,馬上帶着四兒子去新娘子家討説法,結果還沒成行,新娘那邊反倒先派人過來説明,想把婚事延期兩日。

    媒婆一臉無奈,賠笑着解釋:“老夫人您消消氣,是這樣的,新娘子偶感不適,上吐下瀉,這婚期得推遲兩日……我看了期會,那天也是好日子。到時候再派人去迎親,一準兒把新娘子娶過門來,新娘子可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禮……”

    王氏眯着眼訕笑:“知書達禮能在婚日逃婚?”

    被李氏瞪了一眼,王氏不説話了。

    媒婆這邊話剛落,院子裏發出一陣鬨笑,有那嘴賤的嚷嚷道:“納期之時不都算好日子,趕巧身子不適,莫不是有喜了?”

    新娘子沒過門就有喜,這話説得那是有多損?

    若是一般人家,非把這種賓客給請出門不可。可沈家老太太最好面子,當下只好充耳不聞。

    不過老太太心裏那叫一個氣啊,渾身抖個不停。

    沈家這邊沒轍,只好把老太太扶到堂屋休息,外面的酒宴沒説撤,但也沒擺……畢竟廚子幫工都請了,灶台搭好,一應吃食全都買了回來,這四月天東西不能久放,否則很容易腐爛變質。

    賓客等在那兒,好似等着開席,又像是準備看沈家的熱鬧。

    要説這幾年沈家喜事不少,科舉連傳捷報,第三代也陸續成婚,難得沈家出了這麼檔子糗事,街坊四鄰都帶着幾分幸災樂禍……讓你一個小腳老太太總喜歡出風頭,這下把腰給閃了吧?

    沈永卓出去打探,半個時辰後回來把探得的情況跟生悶氣的李氏解釋。

    原來新娘子並非是身體不適,而是她婚前並不知嫁的是什麼人,以為沈家滿門都是讀書人,到新婚這天才從媒婆口中得知嫁的是做苦力的沈家三郎,新娘子上了花轎越想越氣,乾脆逃婚回家,尋死尋活,就是不肯出嫁。

    ***********

    PS:第四更送上!

    寫完這章,感覺故事半道掉在這兒不爽,天子決定繼續碼字,不過看時間估計新的一章怎麼都得過零點了,就當是明天的第一章更新吧!

    大家不來點兒訂閲、打賞和月票,刺激下天子的思緒嗎?(未完待續。)
此页面为HK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TW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