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星!
“火神星”之説是勒威耶提出來的。
至於勒威耶是誰,那在天文學界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法國的天文台台長這些職位都是虛的,不值一提。最有名的莫過於,在1846年8月31日用數學方法推算出了海王星的軌道並預告它的位置,並因此獲得英國皇家學會的柯普萊獎章,還受到恩格斯的高度讚譽。
海王星之父。
在發現海王星之後,水星也一直存在軌道偏離,人類所計算得來的軌道,在太陽系所有行星當中都是準確無誤,唯獨水星運動每次都有誤差。這種誤差,讓勒威耶懷疑,水星之內是否也存在一顆未知行星,在干擾水星的運轉。
根據計算,勒威耶預測這顆未知行星位於地球和太陽間的日期凌日,並且其取名為火神星。
不過天文學界,對於火神星是否存在卻持兩種態度。
因為,無論怎麼觀測,都沒有發現有火神星。勒威耶的預測軌道,讓人們沒有一次觀測到火神星,這本身就很令人失望,也令人懷疑水星內是否還可能存在另外一顆行星。
畢竟,水星到太陽系的距離,僅僅只有5790萬平方公里。在水星看太陽,要比地球看太陽,大八倍。如果這個有限距離內,還有一顆行星,這就太近了。
按理來説,以太陽的引力,如此近的距離,是不可能有行星存在的。就算有,也會被太陽所吞噬。
後來,愛因斯坦更是推出了廣義相對論,認為如果把太陽看作一個絕對圓球,那麼由於太陽質量較大,水星受它的引力作用也較大,在其附近的空間發生了較大的“彎曲”。後來的觀測結果又支持了“彎曲”説,讓‘火神星’説一度失去支持者。
但是,982年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天文學家們向全世界宣佈:太陽並不是絕對圓的,其赤道直徑比極向直徑大0.0017%。這一微乎其微的膨脹數字,就足以動搖廣義相對論的根基。如果愛因斯坦對水星軌道偏離正常軌道的解釋是錯誤的,那麼,勒威耶預言的水星與太陽間的“火神星”就有可能存在。於是,人們又繼續尋找“火神星”。
但這麼多年了,包括美國的二十多次對水星的探索,也沒有發現火神星。
因此,火神星究竟存在不存在,到如今,還是模稜兩可。各界都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只能説,繼續探索。但目前天文學界方面,對於火神星,是持否定態度的。
雖然,這並不會影響勒威耶在天文學界的地位,但是一個人發現兩顆行星,和發現一顆,還是有差距的。發現兩顆行星,那麼他在天文學界的地位,就是第一的。太陽系八大行星,都各自只發現一顆,只有他勒威耶發現了兩顆。
這個名氣,是無與倫比的。
可惜,火神星一直沒有發現。
當然了,勒威耶也不乏支持者。例如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裏面的納威人,就是勒威耶的變音而來。
此刻,終於發現了火神星。可是,信號發回地球,卻沒有任何回應。這讓眾人頗為沮喪,畢竟不能和全地球人分享,分享這個偉大的發現,這自然是讓人遺憾的。
實際上來説,這一路過來,他們飛過了水星,拍攝了大量的水星照片,對於水星,他們這幾天的認知,遠比人類過去幾十年的認知要多的多。
不過這些照片,都根據保密協議,只有保羅-艾倫才有權決定是否發佈,其他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能夠發佈。如果有誰違約,那麼會立刻被隔離,並且會一直將其關禁閉到返回地球期間,同時,會對其作出極為昂貴的金錢懲罰。
所以,在之前的信號暢通期間,也沒有任何的機密外泄。這一點來説,有了‘狼牙’的安保力量保證,任何人都不會亂來。
當然,畢竟這可是‘地球號’,巨大的空間,加上足夠舒適的環境,讓所有人都非常享受這美妙的太空旅行。如果不是‘地球號’,那麼‘地球號’上的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資格踏足太空。他們也很珍惜。哪怕為此付出一生。
65億人當中,總會有一些人,樂於為太空事業奉獻一生的。
“一切小心點!”保羅-艾倫吩咐。
火神星,距離水星1200萬公里!雙方的距離是非常近的,這在天文學上,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的。1200萬公里,這距離太近了。但是,距離卻又剛剛好。因為再遠一點,那就靠近太陽了,在太陽的絕對引力範圍內,整顆行星都會被吞噬。
至於火神星的大小,並不大,大約只有水星的二分之一大。水星的直徑是4878公里,這在太陽系當中,算小個頭了。要知道,月球都有3476公里,可月球是地球的衞星啊,而地球的直徑有12756公里,是其數倍。
然後,這個火神星就更小了。居然只有其一半大,根據他們的測繪,火神星的直徑只有2356公里。這個頭,作為行星來説,太小,太小了。
不過根據保羅-艾倫的測算,剛好能夠微微影響到水星的運行,讓其軌道出現一點偏差。
只不過這火神星有點古怪,那就是太圓了。
對,太圓了!
雖然説,在重力影響下,所有的行星和恆星,都會是圓形,這種最為穩定的結構。但是,這個世界不是完美的,無論什麼行星,包括太陽這種氣態恆星,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圓形。而,火神星卻偏偏是極其之圓的。
這種圓,不用去測算,僅僅憑藉肉眼觀測,就知道非常之圓。而且,很令人驚訝的是,上面沒有任何的坑坑窪窪,並且表面極為平整。
當然,這也很好理解。因為太過靠近太陽,所有的隕石,都被太陽的引力所吸引,墜落到太陽上,自然就不會傷害到火神星了。
不過,這如此之圓,還是令人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