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江户時期,天明四年(1784),九州的志賀島出土了刻有“漢委奴國王”五個字的金印,這是個有名的故事。《後漢書·光武帝本紀》中説
——中元二年(57)春正月……東夷倭奴國王遣使奉獻。
光武帝之死是在次月。日本的使節到達朝鮮半島的樂浪郡,被郡裏的官員帶到了洛陽。金印和後來的卑彌呼、邪馬台國問題一樣,自古以來就是研究和議論的對象。不管怎樣,一世紀初,日本逐漸開始受到大陸文化影響是無可辯駁的。
光武帝作為東漢第一代皇帝,在位三十三年。在東漢約兩百年間,始祖光武帝在位時間是最長的。光武帝享年六十三,在東漢所有皇帝中是最長壽的。二代明帝死於四十八歲,這是壽命第二長的皇帝。此後,東漢十一個皇帝中就沒有超過四十歲的了。
在即位的年齡上,第一代光武帝和二代明帝都是三十歲即位,三代章帝是十九歲。不過,章帝之後的十個皇帝中,十一代的桓帝十五歲即位,算是最年長的。東漢的情形是幼帝接連登基,而大部分又早死,比較讓人憋氣。
被更始、赤眉蹂躪過的長安徹底荒廢了。於是,東漢把洛陽定為國都。在選擇長安還是洛陽作為國都的問題上,西漢高祖劉邦取得天下後就曾引發了相當大的爭論。與周圍開闊的長安相比,洛陽被圍在一個狹小的地方,因為這個理由,西漢最終確定長安為國都。應該説,長安適合擴張的時代,而洛陽則適合緊縮的時代。
按現在的話來講,光武帝選擇了“小政府”。先不説王莽的周制如何,西漢晚期的官僚機構就已經極其複雜,因此皇帝的權限受到了制約。光武帝也是希望通過精簡政府,從而擴大皇帝的權限。不管是哪朝哪代,要做到這一點的前提都是皇帝必須具備優秀的領導能力。皇帝固然能輕易地把小政府掌握在手中,但同時以皇帝權威為後台的勢力也很容易插手小政府事務。這種勢力指的就是皇帝的私人助手——外戚和宦官。
學過歷史的儒生光武帝對西漢的滅亡大為不滿。歷經二百多年,漢對大臣們恩寵有加,但行將滅亡時,抵抗的人士——按光武帝的看法——少得可憐。王莽長期謀劃偽造聖天子傳説,分階段拔除廷臣,非常狡猾。然而大臣們完全被這些伎倆耍得團團轉,這也太説不過去了。
士人缺乏骨氣——這是光武帝分析出的西漢滅亡原因之一。從漢武帝時開始,儒家被國教化,但滲透卻是很久以後的事了,王莽巧妙利用了這一點。所以,光武帝打算強調儒家思想中的“君臣之義”,培養骨氣之士,使之成為東漢王朝的棟樑。硬派的儒學自然就受到鼓勵。沿承西漢慣例,朝廷讓高官和地方長官推薦孝廉、賢良、方正之士,對骨氣的注重程度超過對他們的學問和才能的重視。
比起西漢的華美,東漢是個樸素的時代,東漢人以此自豪。《漢書》的作者班固(32—92)的《兩都賦》和張衡(78—139)的《二京賦》都展開了對長安和洛陽的比較。就像是註定了的,踏實風格的洛陽與虛浮的長安相比,總是處於勝者的位置。而對國都的比較,自然就是對時代的比較。
緊接着東漢之後的是三國時代。而三國歸晉後,有個叫左思的文人創作了比較三國國都的《三都賦》。於是有個典故説,因為這是了不得的名文,人們爭先恐後地買紙抄寫,為此洛陽的紙價飛漲。暢銷書被形容為“洛陽紙貴”即由來於此。
東漢的大發明以“紙”為最。此前普遍都是在木簡和竹簡上記錄,只有極其重要的事情才被寫在高價的帛上。除了體積過大的缺點,竹子的處理也很費人力,保存還需要場所,查詢、參考也非常不便。而因了紙的發明,學問的普及是不言而喻的。紙的發明者據説是蔡倫。蔡倫雖是宦官,卻是個有才能的人物。也有説法認為在蔡倫以前就已經有類似於紙的東西,他只是對此進行了改良。蔡倫以舊漁網、樹皮、麻為原料造紙,根據記載,他將此獻給和帝是在元興二年(105)。不管此前究竟是否存在過不完整的紙,可以認為,為人類文化做出巨大貢獻的紙是在大約二世紀初,在中國的東漢時代誕生的。
光武帝對軍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廢止了郡兵。這就正式廢止了西漢的全民皆兵制,使中央軍隊直屬於皇帝。這樣一來,能夠調動軍隊的就只有皇帝了。王莽晚期,赤眉綠林等動亂原因之一,就是各地都有在全民皆兵制下受過軍事訓練的退伍兵。這是光武帝從自己生活的時代學到的教訓。
2
光武帝因為故鄉南陽和洛陽很近,所以時常回去。據説有一次,親戚裏的老太太們對他説
——文叔(光武帝的小名)小時不但很謹慎,人品忠厚好説話,而且又老實又柔順,誰能想到他竟然做了皇帝!
光武帝沒有故作豪放地去結交他人、增大自己實力,老太太們對此感到很驚奇。光武帝聽到這番話後,笑道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這番話可在《後漢書》中看到。所謂柔道,通俗來講就是不強求。不過既然做了皇帝,就必須施行政治。對軍制的改革,不能理所當然地認為將軍們不會抵制。可能是光武帝在付諸實施之前就做好了通氣等準備工作。
在內政的改革中,光武帝屢屢下發解放奴隸的詔書。他從赤眉、綠林的經驗教訓中感受到,跌到最底層的人們是因為絕望而叛亂,所以決定儘可能地減少最底層奴隸的數量。解放奴隸在光武帝的思想中也是有根據的。此前殺害奴婢無罪,被視為小事一樁,而在建武十二年(35)的詔書中,他規定
——天地之性人為貴。其殺奴婢,不得減罪。
他多次下發解放奴隸的命令,不過也沒有遇到什麼抵制。大地主也是大奴隸主。只要上報自己已經把奴隸恢復成自由民,朝廷就不會追究此前一直強迫奴隸勞動的事情。解放了的奴隸很快恢復了自由身,但很難找到工作。
與此相對,建武十五年(39)的土地所有限制政策遭到了很大的抵制。因土地兼併日益加深,光武帝命令調查耕地和户籍。大地主因賦税重,基本上都只申報很少的數量。而絕大多數既非大地主亦非豪強的農民中,佃户佔了很大一部分。他們根本交不起税金,但調查開始後就不得不納税。為此,各地造反又起。
光武帝巧妙地平定了造反。五個造反者只要殺了一個造反者,就不再被問罪。以此來達到使造反團伙內部分裂的目的。另外,造反發生地的地方官吏不被追究責任。王莽晚期的造反浪潮中,地方官因被問責而走投無路,連他們都加入了造反一方,這種例子並不鮮見。被認定是勾結豪強、申報作假的十幾個高官受到了處分,於是造反基本就結束了。
此後光武帝再也沒有進行土地強制調查。這是為了避免觸發問題的誘因,是以所謂柔道施行政治的表現。
東漢初期的三公是大司徒、大司空和大司馬。光武帝似乎對這個“大”字很反感。他除去了“大”字,變成了司徒、司空,大司馬的稱謂恢復為西漢的太尉。光武帝的性格在這方面有所體現。
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是,一向實行懷柔政策的光武帝出兵越南和朝鮮。不過,現在的越南北部在西漢的時候是直轄領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朝鮮也同樣有四郡。所以,光武帝出征兩地絕不是外徵。
西漢平帝元始二年(2)的人口和户數調查經常成為比較的標準。從《漢書·地理志》中記錄的數字來看,此時是西漢的最盛期——全國的户數是1223萬,人口是5959萬。
東漢每逢皇帝之死,就會統計户數和人口。光武帝死去的建武中元二年(57),户數427萬,人口2100萬。與西漢平帝元始二年相比,人口減少了一半以上,户數不過是原來的三分之一。可以想見,在赤眉、綠林、更始的大動亂中死了多少人。光武帝介意“大”字雖説是性格使然,現實中“大”也讓人覺得很假。
作為參照的平帝元始二年統計中,越南交趾有人口74萬,比包括長安的京兆略多一點。九真郡16萬,日南郡約7萬,不成什麼氣候。從這一數據可見,交趾的反叛對東漢來説是個大問題。而且因為沒有捲入王莽晚期之亂,交趾的户數人口可能都沒減少。光武帝令馬援為伏波將軍,討伐反叛的當地女首領徴側、徴貳姐妹。建武十九年(43),馬援斬了姐妹倆,平定了這個地方,但徴氏姐妹在越南被奉為民族英雄,她們的故事至今仍在傳承。
在朝鮮的樂浪郡,有個叫王調的人自立為王,但在光武帝的討伐軍到來之前就被當地人殺掉了。與交趾非常激烈的抵抗相比,平定樂浪則相對簡單許多。原因就在於樂浪的漢人移民很多,而王調也是漢族,所以就沒有發展成民族抗爭的形式。交趾徴氏姐妹的抵抗是民族運動,所以才會那般激烈。
光武帝在同屬朝鮮的嶺東,也就是日本海一側看到了民族紛爭的勢態,所以放棄了那裏。
遠征交趾必然使東漢蒙受了極大的損失。因為是在建國初期,所以在經濟上應該是承受不了遠征軍的龐大消耗的。此後對於遠方的首領,一般認為東漢主要採用懷柔的方針政策。志賀島出土的金印也是這樣潮流中的一例吧。
3
鑑於西漢因外戚王莽而滅,光武帝決定抑制外戚的力量。他廢了第一個皇后郭氏,立絕世美女陰氏為後。受光武帝的影響,郭氏和陰氏都很介意自己家族成員出任要職。二代皇帝明帝的皇后是在遠征越南時立下偉大功勳的伏波將軍馬援的女兒,而這個馬皇后也勸服自己孃家人要謹慎,當然也不打算讓他們在政府就任要職。馬皇后可稱得上有名的皇后。
東漢有個叫雲台的宮殿裏繪有建國功臣武將二十八人的畫像,並被高高懸掛。人們稱之為“雲台二十八將”。這是為了時刻不忘他們的功績而設立的紀念堂。然而其中卻沒有在越南立下大功的馬援的畫像,據説就是馬皇后堅持不讓把父親的畫像掛上去的。
外戚被驅離權力寶座的時光只不過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三十三歲的章帝死後,年僅十歲的和帝即位,章帝皇后竇氏成了皇太后,終於可以將權力收於掌中。和帝並非竇太后所生。她沒有親生兒子。
竇太后的父親竇勳,母親是公主,自己又娶了東海王劉疆(光武帝的長子,郭皇后所生)的女兒為妻。家族和皇室有多重關係。不過明帝時代發生了一起疑案,竇太后的祖父竇穆和父親竇勳被捕入獄,最終都死在獄中。竇太后知道權力的可怕。她對告發祖父和父親的謁者韓紆恨之入骨。
因和帝只有十歲,竇太后攝政。接着她讓自己的哥哥竇憲任侍中,弟弟竇篤為虎賁中郎將,竇景和竇環為中常侍。和帝的周圍都是皇太后一族。
謁者韓紆已死,竇憲為給父親和祖父報仇,斬了韓紆的兒子,把首級供在先人墓前。真是不講情理。
竇家內部也發生了相當大的紛爭。章帝大喪的時候,都鄉侯劉暢來到洛陽,竇太后對這個人非常中意。劉暢相當於是被更始帝劉玄所殺的劉縯的曾孫。如果劉當時沒死,因為是光武帝劉秀的兄長,所以可能登基的就是他了,曾孫劉暢也會成為皇帝。他和和帝是同一代的遠房堂兄弟。雖然有點不太正經,竇太后可能是動了女子情懷。因為這是個半路里殺出的競爭對手,竇憲就暗殺了劉暢。事情暴露,竇太后被激怒了,把哥哥竇憲關了起來。竇憲申請征伐匈奴以贖罪,獲得准許。
對這次遠征,朝廷羣臣都持反對意見。匈奴從未侵犯國界,相反一直受到鮮卑族的壓迫,正陷於困境之中。儒教的反對意見認為,對弱者毫無理由的征伐違背道義。光武帝一心培養的骨氣之士已經擔任了朝廷的要職。但是竇太后不加理會,任命竇憲為車騎將軍,並令他立即出發。
此時,派往西域的班超正活躍在這些綠洲國家,而他的哥哥班固正從事《漢書》的寫作,突然就隨竇憲軍遠征。畢竟,史官的身份還是很低微的。班固因獲軍職,首次得到二千石中郎將的待遇。因為對手弱小,東漢軍取得大勝是必然的。時間是因章帝諒暗(皇帝居喪)而還未改元的章和二年(88)。
因外徵之功,竇憲被授予三公之上的大將軍之位。於是外戚竇氏就開始了專權。大將軍自開幕府,撇開三公九卿的外朝,另立了政府。
嚐到甜頭的竇憲又於永元三年(91)率軍討伐匈奴,北單于被打得節節敗退。有軍功者很容易被提拔。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何舞文弄墨的班固要棄筆換劍。這樣一來,那些在政府出任要職的,都仰仗於竇氏的鼻息。
像三公中的袁安和任隗這類骨氣之士,只要竇氏一系的官僚有過錯,就堅決毫不留情地予以撤職,據説被解職的高達四十多人。尚書僕射樂恢上書卻不被關心,於是辭職回鄉服毒自盡。儘管如此,骨氣之士的抵抗還是觸及不到外戚竇氏的內部核心。
清理外戚竇氏的正是和帝。史書記載,在五年後竇太后死時,和帝才知自己的生母是梁氏。實際上應該並非如此。之前他就已知曉自己和竇氏一族沒有血緣,所以才會採取嚴厲的肅清措施,這樣的看法顯得更自然。
西漢時代,大量外戚被誅滅。以呂氏為首的二十家外戚中,全身而退的只有四家。和帝想參考誅滅外戚的歷史。時間是永元四年(92),紙張還遠遠沒有普及。班固的《漢書·外戚傳》中敍説了其中經過,但因是記載在木簡、竹簡上,所以沒有那麼多副本。
和帝在這件事上的顧問是個叫鄭眾的宦官。
——謹敏有心機。
《後漢書·宦者列傳》中對此人有記錄,所以這個宦官已經是不小的人物了。鄭眾制定了誅滅竇氏的策略。《漢書·外戚傳》是和帝專門委託比他大一歲的清河王劉慶,這才拿到手的。劉慶曾經被立為皇太子,但生母宋貴人為竇太后所厭惡,被逼自殺,他也被廢。劉慶從自己的哥哥劉伉那裏拿到了《外戚傳》。劉伉是章帝的長子,沒有被立為皇太子大概是因為生母身份低微。就這樣,以和帝為中心,他們開始了對《外戚傳》中誅滅外戚部分的研究。
和帝他們在等待外徵中的竇憲返回洛陽。如果在他回到洛陽之前就起事,就可能會被掌控武力的竇憲所鎮壓。於是,當竇憲以凱旋將軍的身份返回洛陽時,和帝把他和軍隊分開,發佈戒嚴令封閉所有城門,悉數逮捕竇氏一黨要人。這很可能是照着鄭眾的計劃表來的。竇氏兄弟被命令返回封地,而一到封地就被逼自殺。因為是竇太后的兄弟,所以沒有用誅殺的方式。竇氏兄弟中只有愛好學問的竇環因沒有橫暴的行為,和帝沒有逼他自殺。
《漢書》的作者班固很是可憐。因在竇憲的軍隊裏任職,被視作竇氏一黨,逮捕投獄,最終死在獄中。諷刺的是,他的代表作《漢書·外戚傳》成了和帝發動政變的參考資料。
4
光武帝格外擔心的外戚之禍,過了三代之後重現東漢朝廷。為強化皇帝權力而設立的“小政府”在另一方面也使得政治的運作變得更依賴於人而非機構。皇帝的親信是外戚和宦官,所以東漢晚期的宮廷政治,正是外戚和宦官之間的爭鬥。從雙方實力來講,一般認為宦官要強於外戚。皇帝因會死亡而更換,外戚也會隨之變更,而宦官受皇帝更換的影響就沒那麼大了。
肅清外戚竇氏一族的是宦官鄭眾,他是個機敏的參謀。在紙的發明者蔡倫所處的那個時代裏,還是有像他一樣優秀的宦官的。
提起宦官,我們容易理解為受去勢之刑的所謂“刑餘之人”。當然有人是因為犯罪而被去勢,但也有自願去勢的宦官。普通庶民不管有多大才能,要就職於宮廷、地方王侯或豪強家中都極為困難。一旦去勢,就有相當大的需求,就職也變得容易。不少人並不是遭到刑罰,而是自願(也有可能是根據父母之意)成為宦官的。日本有一段時期,非門閥的庶民要出人頭地,只有加入佛教界一途。可見,有些無路投向仕途的俊才是以宦官的形式登上宮廷舞台的。在學問和才能方面,也許宦官比起官僚們要更勝一籌。西漢時代宦官很少為禍,所以光武帝沒有預防到這一點。
和帝的顧問鄭眾並非區區奴顏婢膝之輩。他所策劃的政變乾淨利落地獲得成功,所以可以認為他很優秀。對於宦官,士大夫史官們的評點非常刻薄,但如前所述,他們對鄭眾也送上了讚美之詞。
我還要談一下佛教。佛教在東漢明帝時代傳入中國,已是定論。漢武帝以後,來往西域的道路貫通了,所以不僅是貿易,思想和信仰的交流也自然通過這條道路進行。王莽時期,有一段時間裏往來西域的道路曾經封閉,但東漢班超向西域各條道路進兵,為保障東西方貿易路線作出了貢獻。班超派自己的部下甘英前往羅馬,但甘英在途中聽説前方路途艱難,於是折返。如果東漢到羅馬的直接通道被打通,獲益於中繼貿易的沿路各城市就會陷入不利的境地,所以他們起碼要掌握住主動權。
人羣之間有了往來,自然就會有思想和信仰的傳遞。一般認為中國最早的佛教信徒(當然僅限於有記錄可考的範圍)是光武帝的兒子、二代明帝的異母弟楚王劉英。在楚王被加以謀反嫌疑的時候,明帝在詔書中説
——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
明帝反覆説楚王沒有謀反的嫌疑。據説明帝和楚王兄弟關係很好,上面的詔書還説,明帝夢見金人而知佛教。這也僅是個傳説而已。中國最早的佛寺——洛陽白馬寺,據説是在明帝時期稍晚些時候建造的。
明帝在詔書中也提到,楚王把黃老思想和佛教信仰結合了起來。於是我們知道,中國人對佛教的理解,很多時候是以老莊為媒介的。
西域人的往來比起前代更為頻繁,東漢的世界觀也逐漸將佛教融合了進來,進而擴展。東漢的朝廷卻與此相反,顯示出逐漸收縮的趨勢。
儘管外戚竇氏被消滅了,卻又出現了新的外戚鄧氏。一開始和帝的皇后是陰氏,被廢之後,鄧氏被冊立。接着,年紀輕輕的和帝在二十七歲時就死了。和帝生了十幾個兒子,但可能是他有什麼缺陷,孩子們都相繼夭折。長子劉勝雖活着,卻有“痼疾”,根本不能做皇帝。還有一個剛生下來百日大的小嬰兒劉隆,被扶上位的第二年就死了,這就是殤帝。鄧氏做了攝政的太后,她以和帝無子嗣為由,讓清河王劉慶的十三歲兒子劉祜登基。清河王曾被立為皇太子,因生母自殺而被廢,在前面已經提到。而他的兒子劉祜登基,也可以説是皇位恢復到本位了吧。安帝劉祜的父親清河王三十歲時就死了,比他弟弟和帝多活了三年。東漢的皇帝真是可悲的短命。
安帝即位的時候也出了問題。光武帝所期盼的骨氣之士,主張“和帝已有長子劉勝,為何要立清河王的兒子?劉勝雖有疾卻無痼,應該即帝位”。這是指責鄧太后一族外戚為掌握權力而謀求讓安帝登基。士大夫司空周章等人發動了政變,他們計劃連宦官鄭眾、蔡倫等人一網打盡,所以局面就成了士大夫對外戚與宦官的鬥爭。政變以未遂告終,周章自殺,時間是安帝即位那年——永初元年(107)。
安帝在位十八年間,有十四年是由鄧太后把持着實權。鄧太后有學問,施行儒家政治。她以史為鑑,吸取了外戚竇氏滅亡是因為忽視宦官勢力的教訓,留心於和宦官保持良好的關係。
鄧太后於建光元年(121)死去,此時的安帝已經二十八歲了。和帝十四歲時發動政變掌握了實權,與此相比,安帝直到鄧太后死前一直束手無策。與其説是安帝愚昧,還不如説是鄧太后高明。但是無論再怎麼高明,死了也就沒用了。
安帝清除了鄧氏一族,鄧家許多人自殺。紙的發明者、文化的恩人蔡倫也在這個時候自殺,原因倒不在於他和鄧氏有關係。安帝的父親清河王被立為太子卻未能即位,原因是他的母親(安帝的祖母)因行厭勝(詛咒)也就是巫蠱被逼自殺。調查這件事情的是時任小黃門之職的蔡倫。因蔡倫報告説“事情屬實”,安帝的祖母被逼自殺。安帝是在這件四十三年前的案子上為祖母尋仇。
5
安帝所處的時代裏,君主不能只顧着私人的怨恨。
旱魃、洪水、饑饉接連不斷,連首都洛陽也陷入饑荒。可能是天災,但更可能是人禍。
匈奴分裂後,北匈奴就不具威脅性了,而跟漢有和親關係的南匈奴開始屢屢侵犯國界。當時,高句麗在進攻東漢在朝鮮半島上的領土。匈奴的強敵鮮卑在東北也有令人畏懼的態勢。因馬援的討伐而被迫移居到西北的羌族,動向也不穩定。在遠征西域的時候,他們馬上被動員參加,心有不滿是顯而易見的。
因班超的活躍,西域基本安定,七十一歲的他於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在離別洛陽三十年後凱旋。但西域再次變得不太平,東漢於安帝永初元年(107)撤銷了西域都護。東漢再也不能發力於西域了。
關於國家大事,在安帝周圍跑前跑後的都是二流宦官和乳母的女兒一夥人。安帝親政的質量要遠遠落後於鄧太后攝政時。
安帝的皇后是閻氏,她沒有生下子嗣。安帝只有一個兒子,就是李貴人所生的劉保。而李貴人被閻皇后所殺。閻皇后擔心將來如果劉保登基,會向自己尋仇,因此設局廢了皇太子。聽從閻皇后所言、廢了自己唯一兒子的安帝,與其説是愚昧,不如説是愚蠢吧。
此時,擔任太僕的一個叫來歷的人,對廢太子之事表示了強烈的反對,説十歲的皇太子有什麼罪,經書裏不都説不滿十五歲的人,過錯不在其身麼?骨氣之士就這樣時不時地出現,但很快他就被解職。
劉保被廢是在延光三年(124)。第二年,三十二歲的安帝死在旅途中。閻皇后沒有選安帝的親兒子,而是把皇族中最年少的北鄉侯劉懿立為皇太子。劉懿三月即位,十月就死了,所以《後漢書》沒有給這位少帝立帝紀。
劉懿死後,閻氏一族秘不發喪,開始研究後繼者的人選。但無論怎麼隱瞞喪事,在跟前服侍的宦官總是會知道的。孫程召集了包括自己在內的十九個宦官,襲殺了閻氏一族的宦官,讓已被廢的皇太子劉保登基。閻太后被幽閉,閻氏兄弟全部被誅殺。因為即位的是安帝的獨子,所以誰都沒話説。
劉保被稱為順帝,東漢的第八代皇帝。不過劉懿並不是以皇陵,而是以諸王之禮下葬的,所以也可以説順帝是第七代皇帝。順帝把立下大功的十九個宦官一併封為列侯,這讓人們感到震驚。
就算是在清除竇氏一族時立下大功的鄭眾,也是十年之後才成為列侯。已經去勢的宦官自然無法生育子女,即使獲得爵位也不過一代人而已。然而,順帝陽嘉四年(135),宦官也被允許通過養子繼承爵位。另外,以前只有三公九卿和二千石的大官才有推薦官吏的資格,而宦官也被授予了推薦權。宦官中甚至有人把買來的奴隸都推薦成了地方長官。光武帝所期盼的骨氣之士對這種風潮自然無比憤慨,他們士大夫要成為列侯,必須賭命來往於戰場之上才行,然而這些男不男女不女的宦官,受益於宮廷裏的皇位爭鬥,十九人全成了列侯。外戚雖然可憎,但從身份來講,也是士大夫階層出身。東漢從成立以來就是一種豪強聯合政府,因此比起宦官掌握的朝廷,他們寧可希望由外戚來掌控朝廷。
大將軍梁商的女兒被冊封為順帝皇后,此時的士大夫們正在尋找能牽制宦官勢力的強大外戚。梁氏比起閻氏,豪強層次要高不少。
皇后的父親梁商是個謙虛的人,他連兒子的封爵都拒絕了,被任命為大將軍後他卻稱病躲在家裏。與其説是謙虛,可能《後漢書》裏説得更貼切
——性慎弱,無威斷。
他被認為是一個小心翼翼的人物。然而,兒子梁翼正好與此相反。不怎麼學習,嗜好閒遊飲酒。《東漢書》裏也説他
——暴恣,多非法。
永和六年(141)梁商死後,這個問題兒子梁翼就任大將軍。
建康元年(144),三十歲的順帝死去,兩歲的皇太子劉炳即位。這就是衝帝,生母叫虞貴人。東漢只有初代光武帝的皇后生了兒子,以後沒有一個皇后生下兒子。不得不説這和皇帝壽命奇短一樣,是個奇異的現象。好不容易才登基的衝帝,三歲時就死了。
太尉李固此時主張應由年長的皇族即位,這是正論。因為皇帝年幼,外戚就會掌握權力,宦官的權力也不容易剝奪。李固的正論被已經成為皇太后的梁氏及其兄梁翼拒絕,年方八歲的劉纘被立為皇帝。這是渤海王劉鴻的兒子,其曾祖父劉伉正是為和帝取得《漢書·外戚傳》作參考的人物。新皇帝被稱為質帝,卻一反梁氏期盼地英明,在梁翼覲見的時候,大膽地説
——這是個跋扈將軍啊。
這句話顯露出如果我長大成人,就容不得你這樣跋扈的氣概。梁翼判斷出這個少年是個危險人物,乾脆就毒殺了他。
後繼者的候補人選有質帝的堂兄弟清河王劉蒜和蠡吾侯劉志。劉志十五歲,和質帝的父親是同一代,繼承就成逆向的了。劉蒜年齡不明,是質帝伯父的兒子,可能相當年長了。不管怎麼説,劉志相對而言操縱起來更為容易。李固對此表示反對,於是梁太后撤了他的職。
還有一説,劉蒜在去見中常侍(宦官)曹騰的時候很失禮。就算劉蒜不知道宦官有多希望皇族對他們畢恭畢敬,但他也應該知道曹騰是深得順帝信任的宦官。曹騰做了大長秋(皇后侍從之首),是個列侯。他因是宦官,自然沒有兒女,但在陽嘉四年的許可令後,收了個養子叫曹嵩。這個曹嵩的兒子不是別人,正是曹操。慢慢地,《三國志》之風飄了過來。
十五歲的劉志即位後,稱為桓帝。如前所述,據説這位就是中國皇帝中最早的佛教信徒。桓帝立梁太后的妹妹為皇后,所以外戚梁氏就和皇室結下了兩重關係。
梁氏的權力持續了二十年。梁翼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妻子孫壽的專橫也不亞於他。宮廷中外戚和宦官是對立的,但賢明的梁太后在宮中能夠馴服宦官勢力,所以梁氏的專橫才不被追究。可能在官吏推薦權上,外戚推薦的是政府高官等名譽職位,而宦官推薦的是縣一級的長官——地位雖低、收入卻高的官員。像是一種職業分工,沒發生什麼衝突。
然而,梁太后死後(150),梁皇后也死了(159)。桓帝和梁皇后的關係很早就冷淡了,他愛的是一個叫猛女的美女。
誅滅梁氏是梁皇后死後第二個月的事情。延熹二年(159)八月,梁翼夫婦自殺,不僅梁氏一族,妻族孫氏也被牽連。
大部分廷臣被肅清,重臣中僅殘餘三人。這是一場和政策、政見毫無關係的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