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哪裡不一致?”
“是的,意思是有些地方會不符合科學。”
“啊,哪些地方?”
“比方說,月球沒有空氣。就算在月球做一個圓頂巨蛋,在裡頭充滿空氣也一樣,只要有六分之一的引力,精靈背上的翅膀一停下來就會往下掉。而且,東西向有筆直道路,南北向卻沒有的這種描述,就變得沒有道理。”
海利西用力點頭說:“對!這到底是什麼?何況,只要朝北方以時速20哩的速度跑,鳥翼機就會飛起來咧。”
我點點頭。
“嗯。會有鳥翼機這個東西出現,也代表引力很小卻有充足的空氣。今年剛好是萊特兄弟在天空飛翔後的一百年,如果是以現代的狀況,大概達芬奇也能飛吧。”
“是嗎?原來有空氣啊。但是引力小”
“對,這也表示此環境的特殊性。如果是普通的天體,引力小的話空氣就會跑掉。”
“是嗎?”
“因為空氣很充足,就算不使用螺旋槳或噴射引擎,只要有昆蟲式的翅膀就夠在天空飛了。”我說。
“昆蟲式?”
“嗯。應該不是鳥式的。”
“精靈也是?”
“對,精靈也是,書上也寫說她們背上的翅膀出乎意料的小。就算翅膀小,只要拍打翅膀的肌肉有力,在這個環境下也可以飛。”
“男主角艾吉也曾被精靈帶著在天上飛嘛。”海利西說。
“對。他也飛過。而且精靈們只要飛上去,背上的翅膀就會停止揮動。這些意味著什麼呢?”
“對,意味著什麼呢?”
“表示在那個地方,原本就沒有重力。”
“沒有重力?!”海利西叫了出來。
“對。是無重力的世界。”
“我快瘋了。不是有嗎?只是比較小。”
“是人工做出來的。無重力的話就麻煩了,不是嗎?你也知道,無重力的狀態,人不僅無法行走,也會給身體帶來很多不舒服。比方說,如果空氣沒有因冷熱不同而有重量差,就不會引起對流,二氧化碳會殘留在嘴巴周圍,如果不把它去掉,人可能會窒息而死。地球上的我們之所以能生存,是因為剛呼出來的氣息較溫暖而往上飄,含氧氣多的冷空氣會取而代之跑到鼻子和嘴巴。就算不斷地轉動送風機,在這樣的環境下,就無法避免肌肉退化。這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在無重力狀態下生活幾個禮拜,人很快就無法行走了。”
“對啊。所以在太空站,太空人好像都常常用運動器材,踩腳踏車的踏板或跑步,來維持肌肉的力量。”海利西也說。
“就是這樣。此外,心臟也會變衰弱。在地球上,人體可以透過心臟這個幫浦,不斷把腳底的血液打上來。一旦沒有這個必要,工作減少的心臟會越來越衰弱。據說人如果躺在床上一個月不下床,光是這樣心臟的肌肉就會變薄一半。”
“嗯,我聽過這種說法。”海利西說。
“所以在地球出生、從未離開過地球的人類,一旦到了無重力的地方,身體會應不適應而產生很多問題,這是可以想見的。當然,幾個世代過去之後或許會適應,但要完全適應,可能需要從尼安德塔人進化到我們這麼久的時間。怎麼辦?用人工方式製造重力的必要性於焉產生。那該怎麼做呢?簡單、確實,又沒有故障的辦法,就是讓整個世界旋轉。用這種方式,就能在球體制造重力,讓人們能站在表層上生活。”
“哈哈,你的意思是,這個橘子共和國,就是一個像這種太空站的地方?”
“規模應該大得多。這不是試作階段,而是有河川、有城市的完成品,是太空殖民地。”
海利西一直在思考。漸漸的,好像把事情想通了似的。
“太空殖民地,這是巨大的圓球形世界嗎?”他問。
我點點頭說:“是圓球形的人工地球。它會一邊旋轉,一邊利用離心力製造出人工重力。”
“為什麼需要這種東西?”
“當然是因為地球遲早有一天不能住人。劍橋的史蒂芬·霍金曾經預言,地球將在1000年之內變得無法居住,原因是全球暖化和人口暴增。暖化會讓極地的冰雪融化,要是所有的冰雪融化,一大半的文明會被水淹沒。我們的世界,在二十世紀末,人口已經爆炸性的增加了;而氣溫則在這100年來上升了6度。如果以這種速度持續惡化,也許不必1000年就不能住人了。就算逃避得了這些,太陽的壽命總有一天會結束。它會膨脹、讓大海沸騰,從最靠近它的水星開始吞噬,最後會收縮,變成和地球差不多大的白色小恆星。如果人類還能活到那個時候,我們遲早也必須離開地球才行。”
“那搬到火星去住的話呢?”
“對。有一個計劃叫做外星環境地球化(terraforming),簡稱地球化。把讓地球暖化的元兇——氟氯碳氫化合物、甲烷等,大量釋放到火星上,溫暖整個火星,讓位在極地的大量乾冰融化掉。再從地球把大量植物帶到火星,讓它們製造二氧化碳,然後,植物釋放出來的氧氣,總有一天會充滿火星。”
“對。這麼一來,在赤道附近的話,好像可以不必穿太空衣就能生活。而且聽起來似乎不必花太多時間。”
“有人說只要150年左右就可以了。當然,經過如此改造過的火星,因為離太陽比較遠,大概可以比地球活久一點。不過一旦太陽壽命結束,遲早也會滅亡。一開始,我也以為這個橘子共和國或許是地球化之後的火星,火星的重力是地球的三分之一。但事情不是這樣,很多證據顯示它是圓球形的人工地表。
“例如,書上提到,在空中,如果碰到生成在地上的樹木,就會墜落下來。飛上去後,就不受旋轉產生離心力的影響;再說原本就是無重力世界,所以可以一直漂浮。一旦參加自轉運動,身體也會隨之產生重量。如果握住掛在圓球的圓周上的東西,就代表‘和這個世界一起旋轉’,那麼身體就會受到離心力的作用,於是重量出現,往圓球的表面掉下去。如果是火星的話,不必碰到樹木,只要背上的翅膀停止不動那一刻,就會以比在月亮更快的速度往下掉。
“其次,書上也提到,月亮周圍總是有霧氣籠罩。那是因為如果沒有霧氣的話,就看得見在遙遙上空的球體的地表了。霧氣,是遮蔽視線的帷幕,所以要不斷製造霧氣。”
“這樣啊。所以艾吉也在飛起來後,就算沒有翅膀,也可以一直漂浮”
“就是這樣,這都是無重力的緣故。精靈只有為了脫離旋轉的地面、或者改變方向、加快速度時,才會使用翅膀;所以飄起來之後,就可以停止拍打翅膀了。”
“原來如此!原來是這樣的道理啊。那麼,朝北跑,鳥翼機就會飛起來是怎麼回事?”
“從這個描述看來,這個太空殖民地,大概是南北向旋轉的,而且是從北往南旋轉的,所以南北向沒有直線道路。”
“所謂朝北方以時速20哩跑的意思就是”
“代表這個太空殖民地的旋轉速度應該是20哩。圓球形的表面,以時速20哩的速度,從北往南不斷旋轉。所以只要以相同的速度反方向移動,也就是從南往北以時速20哩的速度跑的話,就能抵消因旋轉而產生的人工重力。”
“啊!原來如此。”
“所以用郵購買到的、力量不太夠的人工肌肉,只要重力是零,就可以漂浮起來。”
“原來如此!這就是東西向才有直線道路,南北向卻沒有的理由啊。”
“就是這麼回事。道路筆直的話,時速很容易就可以達到20哩。如果是奧運級的賽跑選手,全力奔跑也許就可以跑出這個速度。為了不讓這種情形發生,才會故意把道路弄成彎彎曲曲的,在彎曲的道路上,很難達到這個速度。那裡應該也沒有汽車。不完全的內燃構造會汙染寶貴的空氣,利用從葡萄糖產生能源的生理運動構造要乾淨得多。
“要是開車,只要在南北向達到時速20哩的速度,在任何地方都有重力被抵消的危險。不僅汽車在空中到處漂浮會造成嚴重的問題;就算不是汽車,人如果在空中飄來飄去,也是既危險又會引發大混亂。所以管理階層才會希望所有居民都乖乖地在地面活動。因此,太陽王的巡邏機也才會出來巡邏。”
“原來如此,的確很有一致性。那這些事情,殖民地的居民都被矇在鼓裡咯?”
“大概故意不教育他們。不過芮娜絲知道這件事。”
“那這個太空殖民地是為了逃離地球而設立的嗎?”
“與其說逃離,不如說是為了探索新天地。荷西爺爺不是說過了嗎?建造這個先進的太空殖民地,和太陽王擁有的技術能力有相當大的關係。”
“嗯。”
“所以他們才能站上管理者的地位,因為這個世界是他們建造的。”
“嗯。也就是說,人類必須探索新天地啊”
“這是為了保命必須面對的宿命。Lucy就是這個象徵。從她身上就可以知道,人類在遙遠的太古時代出現在非洲大陸。Lucy的族人如果都安於現狀,一步也不離開住得很舒服的非洲,一定會被天災地變或其他災害給滅亡了。”
“對。”
“如果這樣,人類的歷史便不復存在,也不會有我們了。愛好冒險、不受道德束縛的人,不聽有識之士的勸告,離開故鄉,開始在地球上的各個地方到處移動,有的民族還千里迢迢地跑到酷寒的西伯利亞地方。那種氣候酷寒、終年冰雪、食物匱乏的地方,到底哪一點吸引他們?”
“嗯。但是我們的根,難道就只限於非洲一地嗎?”
“不清楚,目前為止的定論是如此。總之,我們因此才有今天。結果是無私和不受道德束縛,解救了我們。當然,自從有人類以來,天災地變的發生相對較少,因此進化可以安定進行的時間比較長。就算是連續發生天災地變,幸好也不必每次都從單細胞生物開始重新進化。”
“天體互撞也可能給地球帶來生命吧?”
“是呀。目前的定論是,太古時代的地表,是以二氧化碳為主體的。氨基酸如果沒有從外面進來,就不會形成生命。而且,若無法頻頻補充氨基酸,總有一天會無法供應那麼多種生命延續下去。如果生命原本就是外來的,那麼地球滅絕的話,生命應該會再回到外太空。為了今後繼續存活下去,人類總有一天必須踏出宇宙,尋找可以居住的其他恆星系的其他行星。這不只是娛樂大眾的科幻小說,是遲早必須要面對的技術摸索。”
“人類本身就是這麼來的,這種說法怎麼樣?”
“什麼?”
“也就是說,人類在太古的過去,就像這樣坐著巨大的太空船來到地球。”
“嗯,但是降落失敗,失去了火箭和電腦,所以只好搶尼安德塔人的毛皮,住在山洞裡。不久人類連這樣的記憶都丟失了,他們就從原始人重新開始進化。”
“對,對。沒錯。”
“好耶!海利西,你找個時間寫本這種書吧,故事可以從挖掘出太古時代的火箭開始。地點是埋在地底一千公尺的火山口,那裡有油田呈環狀相連。”
“哇,我迫不及待了。”
“言歸正傳吧。由於真空的力量和膨脹,各銀河現在都是孤立的,恆星的數量也持續減少。光是銀河系的直徑就有十萬光年,離最近的恆星系也有四點二光年吧?”
“比鄰星嗎?”
“對,半人馬座的比鄰星。其他銀河就更不用說了。據說光是到這個比鄰星,如果用我們現有的化學火箭發動機,就要花十三萬年的時間。用太陽能火箭發動機要一萬年,用離子發動機要五千年,用原子能火箭發動機要一百年,用反物質火箭發動機要十年,用鐳射發動機要六年。”
“反物質?”
“嗯,這必須製造出一種叫做反物質的東西並加以使用。據說要製造百萬分之一公克的反物質,需要一千億日元。那是一種理論上的物質,暫時無法實際操作。若是使用鐳射發動機,大概多少有點可能性,但也是遙遠未來的技術。原子能火箭發動機可以設法辦到,但是到比鄰星也得花一百年的時間,不是人類一輩子可以到達的距離。況且到了之後,也不能保證那裡一定有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人類只能在太空船內度過一生,留下遺言,要求後代子孫尋找新的生活環境,太空殖民地就是以這個為目的建造出來的。所以太空殖民地是人工地球,同時也是巨大的太空船。”
“坐這個龐然大物在宇宙前進?”
“地球不就是這樣嗎?地球也是太空船啊。”
“殖民地內的環境,引力會變小嗎?”
“沒有這回事。根據旋轉速度的快慢不同,可以和地球的引力一樣大,也可以比地球的大。但是,我想設定得小一點會比較方便。”
“這又是為什麼?”
“理由有很多。比方說,居住環境。人口增加的時候,可以很簡單的把居住空間向空中延伸。所謂的構造力學,就像萊特兄弟一樣,就是和引力之間之間的戰鬥。引力小的話,就像這個故事描述的,可以在樹上建造村落給人住。而且,如果知道永遠不會有強風大雨的話,在樹枝末端蓋房子也沒有問題。這些事情,在地球的環境下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原來如此。要移動或在空中漂浮,也只需要很少的能源就夠了。”
“就是啊,成本又低,何況能源也必須取自宇宙空間。就算採用原子能火箭發動機,也有無法從周遭獲得燃料的危機。因為將來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所以運作成本必須儘可能設定在最低廉的價格。”
“芮娜絲的眼睛有投影機,這是什麼呢?”
“這是第二個好處。可以在人體內植入機械。”
“把機器與人體結合嗎?”
“對。被植入在大腦裡的微電腦,可以連結中央管制中心的超級電腦,把資料輸入自己的大腦裡。這樣就不必像我剛剛那樣,用手指敲鍵盤,土裡土氣地工作了。只要眼睛具備投影機的功能,也不必像我剛剛那樣,把照片從架子上匆忙抽出來。若真要這麼做的話,引力小當然比較有利。不,應該說,引力如果沒有變小就做不到。因為在初期技術的階段,身體植入機械後,多少會變得比較重。到時候應該會採用輕金屬,但是即使這樣,身體也一定會變重。”
“喔。”
“故事裡並沒有提到芮娜絲服用免疫抑制劑,但是把機械植入體內,依部位不同,可能會引發超急性排斥反應而猝死。所以我想,她可能一開始就切除會製造引起排斥反應物質的細胞了。細胞表面有製造這種酵素的基因,所以必須操控DNA,一開始就把這些細胞先切除掉。但是科學如果持續進步,一開始就採用構成動物的身體作為材料,也許可以發現讓人擁有和電腦或放影機相同功能的方法。不是異物的話,可以省掉免疫抗體的處理步驟。同樣都是操控DNA,這樣會更有效率。”
“嗯。”
“雖然還有電源的問題,不過總而言之,這樣就可以利用DNA技術,以人為方式製造出像芮娜絲這樣的人了。而這種生物,既可以說是電腦的一部分,也可以說就是電腦本身。人和電腦的分別,已經變得很模糊了。”
“原來如此。就是所謂的人類本身快速進化,變成機械化了。”
“對。人類本身開闢了進化的捷徑,現在已經掌握了這種方法。”
“就是薩塞茨其吧。”
“不,不對。就我的觀察,所謂薩塞茨其,是操控DNA的前階段,可以說比較接近機器人。這是我剛剛說的規則性的提示。”
“啊,嗯。”
“操控DNA、採用體內的材料製造新型人類的工程,如果逐漸普遍進行的話,就必須與舊式的機器式人體改造、或接受過這種改造的人類作區隔。因此可能才將這種舊式的改造方式稱為薩塞茨其構造;在故事裡也可以看得出這樣的規則,而且還是螺絲式的。”
“已經完成到這種程度了嗎?這個作品的世界。”
“大概吧,我認為是這樣。”
“是嗎?”
“但是,薩塞茨其還沒有成熟,就是所謂研發階段的科學。我們目前毫無計劃地大量製造金屬和塑料,讓自己吃了苦頭。因為這些東西不會分解,無法迴歸自然,反而成了廢物。這種生物要使用的道具,還是採用這種生物的體內材料來製造比較合理。遲早會這麼做的,因為這些會迴歸給自然。”
“原來如此。所以是人為、刻意的突變?”
“就是這樣。如果薩塞茨其可以那樣解釋的話,這是薩塞茨其領先一步的技術。如果在胚胎階段就進行此技術,就能製造出這樣的嬰兒。”
海利西一直在思考。他說:“芮娜絲也在天空飛。”
“是啊,她的背附有拍打翅膀的功能,也許是體內裝了可以讓翅膀強力振動的肌肉吧。”
“這種功能也是用操縱DNA的方式製造出來的嗎?”
“我想不是,否則就是蓋美拉(註釋32:希臘神話中會噴火的怪物。上半身像獅子,中間像山羊,下半身像惡龍,口中噴吐著火苗)了。我認為芮娜絲的情況,就算拍打翅膀的能力本身是靠人工肌肉,大概還是屬於用機械性的方式組裝進去的世代。在引力小的太空殖民地生活好幾個世代的過程中,一些有才的人也許會有好幾個這種構想,並且不斷地迅速加以實現。掌握這個領導權的人,可能就是太陽王。起先是機械式的添加,等技術純熟後,接著再摸索操控DNA或利用蓋美拉技術來進行徹底的人體改造。這已經變成那種具有肯定性的未來的虛擬小說,不是亂七八糟的幻想。”
“原來如此。所謂的蓋美拉是什麼?”
“是和不同動物之間的嵌合體。”
“意思是不是這樣?把人類和鳥類,在初期的胚胎階段就混合在一起?”
“大致上是這個意思。”
於是海利西雙手抱胸,沉思著,“但是,潔,我再問一次,你為什麼突然提到太空殖民地?難道艾剛去過那裡?”
“不是。”我笑著說。
“那麼,這部分就不是記憶咯。”
“不是親身體驗的記憶、是在橘子共和國吸收到的知識,但是變成了和親身體驗同樣深刻的印象。太空殖民地,以及太空殖民地帶來的新社會虛擬故事,在馬卡特先生的腦子裡,和親身體驗的記憶融合在一起了,於是變成了奇妙的怪物,剛好像蓋美拉那樣的嵌合體。”
“這樣啊?”
“沒錯。馬卡特先生的這個故事,是記憶的蓋美拉。頭是獅子,身體是山羊,尾巴是蛇。”
“嗯。這我瞭解。那麼,他是怎麼得到這些的?為什麼艾剛會有這種程度的知識?他是生物學家,並不是研究太空的,不是嗎?”
“因為他碰到了太空生物學家。”我說。
“你說什麼?”
“對生物學家而言,太空生物學家很有衝擊性,是最讓他們驚訝的新學問,同時也是他們最容易理解的新學問。因為馬卡特先生有生物學的基礎,所以他把這位學者的話,做了比親身體驗還正確的銘印。”
“太空生物學你說他碰到了太空生物學者?”
“對。”
“你怎麼知道?”
“我知道,我可以跟你打賭。理由就是出現在T層的專有名詞。在我們目前為止的討論裡,明白了一件事:專有名詞一定有它的意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薩塞茨其,他是馬拉加大學的教授,找到了全身骨頭最完整的失落的連結。另一方面,他也是著名的祭壇畫失竊案的嫌疑犯,在迷惘的70年代失蹤了,下落不明。這位極具趣味、重要人物的名字,進入了這個故事裡。”
“70年代啊越戰已經結束了。”
“但柬埔寨還在打仗,還在摸索那些愚蠢又自以為光榮的撤退方式,浪費了大筆金錢、許多時間和無數人命。也有人說薩塞茨其被捲入越戰、失蹤了;也有人說他在森林深處建立了一個王國。但是我都不相信。”
“為什麼?”
“那件事和這個故事沒有關係。橘子樹,是普通名詞;但從橘子樹一直往前摸索,我們找到了名叫Lucy的猿人;艾吉當然就是艾剛的化身;至於荷西爺爺我認為也確有其人。這些都有意義,而且都屬於T層。出現在這個故事裡的專有名詞,結果全部都屬於T層。屬於S層和B層的專有名詞,一個也沒有。也就是說,出現在這個故事裡的專有名詞,有可能全都是反映事實。
“那麼,我們試著選幾個例子看看好了。首先一開始出現的是熊,那隻長得像泰迪熊、下半身附有車輪的熊,名字叫巴迪;其次是長老,村長戴生;然後是精靈芮娜絲;她的祖父荷西;還有荷西的朋友,老人範恩。專有名詞大概就是這些吧。其中芮娜絲、荷西和範恩,背景可能和書中描寫的差不多。比較奇怪的是巴迪和戴生,名叫巴迪和戴生的人,其中至少有一個可能是太空生物學家。我可以跟你打賭。”
“所以你的意思是,叫這個名字的不是熊,是確有其人,而且其中的一個人是太空生物學家?”
我點點頭說:“沒錯。而且這兩個人還把新的太空印象或太空殖民地計劃的夢想,告訴了馬卡特先生。我覺得這個可能性很高。”
“不是一個人,是兩個人?”
“是兩個人。”
“嗯,可以確認嗎?”
我站起來說:“這個簡單。在太空生物學搜尋一下就好了。”
於是我又坐在電腦前,輸入巴迪這個名字,然後搜尋。結果馬上就出來了。
“BINGO!米歇爾·巴迪,加州工科大學的教授,以《TheShatteredSelf》這本著作而聞名。是太空生物學最前線的第一把交椅。”我說。
“喔。”
“這裡有他的照片。戴眼鏡,頭髮鬈鬈的,的確很像泰迪熊。而且他和霍金一樣,也愛用輪椅。”
海利西聽了,嚇一大跳,“嘿,你太厲害了,潔,一下子就找到了,原來是從輪椅得來的靈感啊?”
“對。進行得相當順利。”
“那麼,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了。潔,你太棒了。艾剛在世界的某個地方碰到了這位學者,對不對?”
“就是這樣。我敢保證。”
“那麼,接下來只要打電話給這位巴迪教授,問他艾剛的事就好了。問他在哪裡和艾剛見面、和背上長翅膀的女孩子說話,這樣就行了。”
“可惜不行。他前年過世了。”我邊看他的生平邊說。
宛如從苦行解脫的海利西聽了,雙手一攤,望著天花板焦急地說:“怎麼這麼慘!過世了?那戴生呢?”
我又搜尋戴生,但是在這個類別找不到。
“不在太空生物學這個類別裡,那就是太空物理學。”
我說,然後在太空物理學的類別搜尋戴生的名字,找到了。
“有了。克里斯多夫·戴生,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可以說是理論太空物理學的長老,長久以來都是這個領域的精神領袖,相當具有影響力。可是,這位教授的情況更糟,他在九四年就過世了。”
“哦,上帝,我還以為終於看到終點了”
“據說戴生教授寫了很多有關太空殖民地的論文。另外,他的‘電荷生物’這篇論文也備受矚目,展現了他對太空生物學的興趣。內容說的是**帶電荷的灰塵所產生擁有意志和思考能力,漂浮在太空的新形態生物。這種生物擁有類似神經和肌肉的組織,也可以繁殖後代。看了這些資料後,海利西,我記得曾經聽過戴生這個名字。雖然印象模糊,但我記得看過他的論文,巴迪我倒是沒聽過,所以我對這個推論很有自信。”
“嗯。”
“但是,海利西,這次的問題,現在才剛要開始。只找到太空生物學家和太空物理學家的名字,根本不是終點。靠這些資料,大概可以找到橘子共和國的位置,但我們還只是站在這個難解問題的起點而已。”
於是,海利西的表情變得有點不耐,越看越可悲。我這麼說並不是惡意要讓他沮喪,這是事實。
H
“你是說,艾剛從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工科大學的教授聽見這件事,並不是在美國?”海利西問。
“不是。”我說。
“為什麼?”
“你不是已經問過美國移民署了嗎?”
“對哦,”海利西思考了一下,然後說:“潔,有一件事我怎麼都想不通。”
“什麼事?”
“這個乍看之匣看似單純幻想的故事,其實是正確的科學模擬。對吧?”
“是的。”
“也就是說,這些全部都是將來可能發生的事,對吧?”
“沒錯。”我說。
“但是,其中唯一一件事除外,不是嗎?”
“那件事是什麼?”
“芮娜絲的螺絲式脖子,還有她的頭在艾剛眼前掉到地上的描述,這不是科學。就算機器人這種科學在理論上站得住腳,這種人的脖子也不應該是螺絲式的。全世界都在製造機器人,在製造兩腳直立行走的機器人方面,目前全世界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應該是日本。除了日本之外,還有很多種機器人,像迪士尼樂園早就有雖然不會到處走,卻有音效動漫效果的精巧人偶了。”
“60年代開始就有了。”
“但不管是哪個機器人,脖子都不是螺絲式的,不是嗎?”
“大概是吧。”
“螺絲式脖子的說法簡直太荒唐了。為什麼一定要做成螺絲式的?做成螺絲式的,是因為要常常轉下來吧。”
“我也這麼想。”我同意。
“這是一般人偶的做法不,即使是人偶也不會用這麼奇怪的構造。”
“沒錯。”
“所以這一點我不懂。這根本不是科學,是噩夢。雖然還不到瘋狂的地步,確是精神有問題的人所看到的幻象。不管從哪個角度怎麼看,在科學上都是不可能發生的。潔,這本《重返橘子共和國》不是一切都很合邏輯,連細節都很合理的科學故事嗎?”
“是這樣沒錯,海利西。”
“所以螺絲式真的和小跳步一樣嗎?我總覺得怎麼看都像費里尼的‘愛情神話(註釋33:是導演費里尼1969年的作品)’那樣,讓人覺得是一種恐怖幻覺。難道背後也有合乎邏輯的解釋?”
我搖搖頭說:“沒有這種解析,海利西。”
“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這種從任何角度看都是無法解釋的恐怖,你卻說是科學”
“海利西,我沒這麼說。它是屬於T層的。”
我一說完,海利西馬上接著說:“T層?啊!對了,因為這是事實?”
“對。”
“可是,這麼一來,我就更不懂了!是事實的話,這麼荒唐的事應該不可能發生吧?說它是幻想也好,說它是披頭士的歌詞也罷,但兩者都不是,不是嗎?說它是科學的話,也許可以用我不懂的什麼東西來牽強附合。但你說它是事實?我完全無法理解,這種事根本不可能實際發生!”海利西激動地說。
“一般來說大概不會發生吧。”我笑著說。
“就是說嘛,潔。但是明明這樣,你還這麼肯定地堅持說它是T層。”
“對。”我堅決地說。
“你的理由是什麼?”
“理由是到目前為止的規則性。專有名詞一出現,所有和這個人本身、立場、行動有關的描述,全部都是T。所描述的事實一定存在,否則就必然有與之相似的行動或事實存在。所以,如果它不是事實,道理就說不通了,因為前後會變得不一致。”
“胡扯!你剛剛不也說這不可能嗎?”
“我是說過,但我是說平常是不可能發生的。它和馬卡特先生的大腦一樣,這個大腦,也不是平常會有的。”
“那麼,這種說法怎麼樣?有個什麼藥劑的瓶蓋,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瓶子。這個瓶蓋鬆掉了,艾剛把它和芮娜絲的脖子搞混了。”
我搖搖頭說:“這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為什麼?”
“這種形式的轉換,在這樣的案子裡絕對不會發生。瓶子和蓋子,興致與人類的脖子根本不一樣。因為拿掉瓶蓋而發生什麼事,誰會怕?”
“嗯”
"蓋子和有著五官的人類頭部,對大腦而言承受的衝擊深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兩者都是瓶蓋的話,就另當別論。就算如此,這種混淆很快會被遺忘,就算弄錯了瓶蓋,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
“所以不是這個嗎”
“不是。”
“那麼,這個說法怎麼樣?芮娜絲遇到火車車禍。車禍中有人,大概是芮娜絲,頭被撞斷了。這個事實在他的記憶裡模糊了,所以就變成這個故事。”
“這也不對,”我肯定地說:“不可能。”
“不可能?”
“不可能。別忘了螺絲這種特殊的物品,所以不可能是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