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從來不要求人們必須怎麼做。宰我不願意守三年喪,孔子説一年你心安則為之,也沒什麼。他更不會要求我們兩千五百多年以後的人,你必須怎麼做。他只是提這麼一個建議,但是這個建議對很多兒女來講,意味深長。
什麼叫做"又敬不違"?中國民間有個説法叫"孝順",孝順孝順,順者為孝。很多時候,我們的孝心就在於不違背。當然,也有些兒女跟父母的衝突屬於大是大非。但是,如果現在做個統計,父母、兒女之間所產生的衝突,究竟有多少是大是大非,關乎道德,關乎家國大義?這種事情畢竟很少。
絕大多數的衝突,用我們老百姓的話來説都是雞毛蒜皮,卻弄得父母心裏頭不高興,兒女心裏頭往往也委屈,因為兩代人可能動機都是好的,但看問題的方式不一樣。
我們做兒女的,很容易跟父母形成的衝突就是發生在生活習慣上。我們願意讓他們生活好,比如經常指着老媽説,你看你攢的這瓶瓶罐罐,你這剩菜剩飯都捨不得倒,你去買的全都是處理的菜和水果,咱們家生活還不至於這樣呀!現在日子過好了,你還是過去的習慣,你就不能把日子過好一點嗎?你不能改掉嗎?這種話我們幾乎都會説。
我們有時候也會指着老爸説,現在我帶你去吃西餐,我帶你外邊去下館子,你老舍不得吃,還老説吃不飽,非要回家來蹲在牆角吃你那碗麪條,這都是你原來在農村時候的生活習慣,你就不能改掉,好適應現在的生活嗎?
聽着這些數落老人的話,能説兒女不孝嗎?其實,這些都發自我們的內心。但是,孔子説了一句話,叫"又敬不違",難道我們不能順着點父母嗎?
我們想一想,每一個人走到今天,都帶着歷史的烙印,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的習慣鑄就的。如果沒有老太太攢瓶瓶罐罐那段歲月,也許就沒有兒女今天的生活;沒有老爸蹲在牆角吃麪條的那種節儉,也許你就不會從那個村莊走出來,就沒有今天的樓房。
真正愛自己的父母就意味着包容和尊重他們的習慣。這是真正的敬。心理上的這種"敬",直接導出來的行為層面就是"不違"。
所以,我們不是説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都一定要做兒女的放棄原則,但是,在可以不計較的時候,兒女要對父母多一點尊重和理解,多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過一種快樂的日子,也許這就是最好的孝敬。
做晚輩的特別習慣於扶老人上下樓,這個動作有時候卻招老人反感,老人經常把孩子甩開説,你覺得我現在就走不動道了?做兒女的這時候還真委屈。
其實,在物質生活大大豐富的今天,對於父母的心思做一些認真的揣測,按照他們的心意去做事,你可以做得更含蓄,更不外露,會讓父母心裏更自信,讓他們對自己有更多的肯定。這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每一個人從他自己那條路走來的時候,他就會帶着歷史上溝溝坎坎留下的許多痕跡。一個人走到老年的時候,他有很多隱忍不露的地方,他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對於老人來講,有太多的東西不見得都願意對兒女説明。他可以自己去忍過一生,那麼這個時候,兒女就應該用心去想,我的父母他們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曾經看到,有一個雜誌上説:當天神把每一個小孩子派到人間的時候,總是給他們很多祝福,總是跟孩子們説,你們去吧,到這個世界上去創造吧!你們可以享受生命的成長,一生中可以有着無數的奇蹟。多好的人間,你們去吧。
這些小生命很忐忑,説,天神跟我們説人間這麼好,可我們也聽説人間有很多的醜陋,有很多的競爭,有很多的掙扎。我們真到了人間,遭遇這一切的時候,沒有天神保護了,怎麼辦呢?
天神説,放心吧,我們已經早早派去了天使,每個小生命都有一個特定的天使在等着他。這個天使會終其一生,忠誠地對待這個孩子,在最黑暗的時候會給他光明,在最寒冷的時候會給他温暖,在所有風險來臨的時候,會拼着性命保護孩子。
孩子們一聽,就很放心了,問,我們怎麼才能找到自己的那個天使呢?
天神説,很簡單,你只要叫一聲"媽媽",她就出現了。
我們看到,父母對孩子從來都是無怨無悔,終生相守,那麼,孩子對父母呢?恐怕就不是這樣的了。有時候,我們的孝敬之心埋在心底,但我們會有很多借口,使得我們對父母的孝敬心思或濃或淡,自己閒的時候就濃一點,自己忙的時候就淡一點。
其實,我們今天想想,《論語》裏面關於孝的很多描述,不見得都符合今天的標準,因為它所誕生的那個時代離我們太遠,那時的生活環境與我們不同,更重要的是社會基礎不同,比如那時盛行宗法制度,而現在的社會不太講究這個了。
大家知道,在《論語》裏面曾提倡一種行為,叫做"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論語·子路》),就是家裏面有人做了錯事,比如父親偷了只羊,甚至比這更大的錯事,兒子要瞞着,不能告發,父親對做了錯事的兒子也是這樣。孔子説,父子相隱就是一種很正直的行為。
這種態度在今天,就不值得提倡。為什麼孔子要這麼提倡呢?我們可以先看看更深層的背景。在春秋時期,周天子乃至各諸侯國的君位繼承都是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繼承製是當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樣一套禮儀體系的表現形式之一。君、臣、父、子,這個關係是一體化的,也就是説,兒女的孝敬跟臣子的忠誠連在一起。提倡孝道,跟以禮立國有關聯,所以孔子把"父慈子孝"這種倫理範疇之中的父子相隱行為納入"禮"的秩序之中,認為這種行為是值得提倡的。
我們明白了那個時代跟現代社會存在這種社會基礎上的差異,就不見得要把那個時候提倡的很多行為延續到今天。但是,如果從當時的情況推斷這些行為背後的道理,那麼有些道理對我們今天仍然是適用的。
比如,孔子説:"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今天的孩子,很多都是少年壯志,飄洋過海出去留學,父母在的時候怎麼能不遠遊呢?
當然,孔子還説了後一句話,叫"遊必有方"。意思是説,如果你一定要出遠門,必須要有一定的去處,好讓父母知道,少點擔心。換句話説,就是你真正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要去做的大事,是可以走的,但是走了之後,要對父母有一個交待。
大家都知道,太史公司馬遷一生用了很長的時間遊歷天下,又曾接受朝廷的命令出使西南。在父親司馬談病重的時候,他在外漂泊多年終於回來。在父親身邊,他接受了一個偉大的使命。
司馬談這時快不行了,但他還有心事未了。他對司馬遷説:"我家先人是周朝的太史,從前名聲顯赫,後來家道衰落。現在我作為太史,處在當今天下一統、人才輩出的時代,可是我對這個時代卻沒怎麼記載,心裏真是恐懼啊!我死了以後,你一定會接替我做太史,繼承我們祖上的職業。你一定不要忘記我要撰寫的著作啊!"
司馬談又説:"所謂孝,始於事親,接着是事君,最後必能使自己揚名後世。揚名後世,以顯父母,這是孝之大者。你記着我的話吧!"
司馬遷哭着説:"小子不敏,一定好好整理父親已經記錄的歷史資料,不敢有所缺失。"
司馬遷就這樣接受了父親的囑託,最後寫成一部大書-《太史公書》,也就是名傳後世的《史記》。
我們看到,司馬遷之所以能夠去完成這樣一部大書,一方面可以説是繼承了其父司馬談的遺志,另一方面也可以説是他周遊天下的經歷使他開闊了視野,為這部大書奠定了基礎。
所謂"遊必有方",不是毫無目的的漫遊。只有類似於司馬遷這樣的遊歷才有助於人生見識的成長。所以,司馬談才放心地讓司馬遷壯遊天下,也在臨終前鄭重囑託司馬遷繼承自己的志願。《史記》這部大書的問世,最終成就了司馬遷在中國史學界的崇高地位,也彰顯了其父司馬談對司馬遷的巨大影響。
兒女不簡單,要供養父母,侍奉父母,更重要的是要弘揚父母之志,能夠為社會去擔當責任,做一些有用的事。在《論語》裏面,其實也説到了這些。
《論語》中曾經這樣説:"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為什麼説父在要觀其志而不能觀其行呢?這又跟當時的制度有關。在那個時代,當他的父親還活着的時候,這個孩子是不能獨立行動的,他都得聽父親的,所以,無法觀察他的行為。但是,他可以有自己的見解和志向,所以,可以通過觀察他的志向來了解他。
如果他的父親去世了,這個孩子就可以獨立行動了。這時候,他是否孝順尊敬他的父親就可以通過他的行為看出來。如果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地不加改變,就可以説他盡到孝了。
孩子有什麼志向姑且不論,而父親有什麼樣的理想,能不能夠世代相承下去,這個孩子能否做到多年不改,也很重要。司馬遷就是繼承了其父司馬談的志向,撰寫出偉大的《史記》,可以説,司馬遷對其父是很好地盡到孝了。
真正的孝敬,是一個人用對自己長輩的心推及到社會上。孟子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這就不僅是孝,而且是仁愛了。每一個人都希望在社會上安身立命,能夠去做更多的事情。如果人人都用這樣的心去做事,那就好了。
在孔子的那個時代,一個人要從眼下做起,一直走到社會上。孔子曾經描述過一個人人格的成長中要做哪些事。孔子説:"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
這裏面其實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入則孝,出則悌"。孝悌之義,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講的都是倫理親情之愛。要先與自己的父母、兄弟這些親人把關係處好了,這是第一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是"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如果一個人言語謹慎,篤誠守信,用愛親人的心去博愛眾人,還去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他就走出了一己之愛,能夠有天下大愛,他就能為社會做更多事,走得更遠。
如果以上這些都做到了,孔子才説到第三個層次,"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你要是還有餘力的話,就可以去學習文獻知識。孔子很注重實踐,實踐之餘你才可以去學點書本知識。只能學而不能行,這在孔子看來,也許很不恰當。
我們不一定要説,那個時候的道理都適用於今天,但我們可將這些道理簡單地做個座標來參考。在今天這樣一個進步的文明時代,回頭看這三個層次,就會看到有時候恰恰是做反了:今天的孩子從一成長就知道要念書,在上幼兒園之前有親子班,然後是幼兒園,然後是小學、中學、大學。每個孩子都知道要去"學文",因為"學文"就能進入社會,進了社會以後就能有尊崇的社會地位。
我們知道,現在的社會有一些核心價值都需要人們去尊重,比如信譽,還有忠義,可是這些一步一步做完之後,到最後忘了什麼呢?
往往是最簡單的東西被忽視了,也就是忘了"入則孝,出則悌"。對自己親人的這個環節是最容易忽略的。
我們的古聖先賢,他們所講的這番道理,不正是讓一個人從腳下出發,從自己的親人出發,能走多遠就走多遠,用這樣一種本能之愛走到社會上,再做理性的提升嗎?人們先把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做好了,再去學學知識、文化,讓人走到更高的層次。
可今天呢?我們的心都從很遠的地方緩緩歸來。我們一開始都去學文化,都在努力去認同社會的公共標準。今天的小學生也知道世界地理,中學生也知道北歐歷史,但是還有幾個人內心能記住"入則孝,出則悌"?
古聖先賢的很多教誨,可以使我們讓自己的靈魂從遠方漂泊而歸,回到一個温暖樸素的地方。我們最好不要忘記這些基本的道理。
這些道理為什麼重要?比如説,為什麼"孝"就這麼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