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你怎麼看自己
聰明的孩子多半是早熟的孩子,如果他們一直都是第一名,忽然拿了第二名,除了沮喪之外,只會擁有挫折感。為什麼家長要揠苗助長呢?他們如果有榮譽感,自然會追求他們自己要的榮譽。我認為,家長反而要温和地提醒第一名的孩子,在人生中,你不可能一直第一名,有些時候你會失敗。沒關係,最重要的不是別人怎麼看你,而是你怎麼看自己。
我想到的是很多小時候第一名的孩子的遭遇。很多人還津津樂道他曾經在什麼時候是全班第一名……而現在呢?離開升學的戰場,除了耽溺於往日求學時的榮光,一切並沒有成長。
我在求學過程中,看過太多第一名的學生了,在北一女校,在台大,哪一個學生不是曾經的第一名?他們戰勝了所謂的升學壓力了嗎?形式上似乎是打贏了升學戰爭,但是曾經的第一名還是壓得某些人透不過氣來,讓扭曲的本性回不來。
我看到:如果只知道爭取考試的第一名,很容易對真正世界漠不關心,出社會後難以面對自己的不適應症,也常常忽略了人際關係和羣體合作的重要。書讀得越好的越不會談戀愛,因為他們想在戀愛中繼續享受第一名,一旦陷入三角習題,他們爭的不是感情,而是名次;不管是在友情中或愛情中,他們會不斷地想證明自己在對方心中有多重要,沒辦法面對感情關係的失敗或破裂;很多在小學。中學是第一名的,在繼續升學的過程中,常常因為沒有辦法再取得領先地位。沒辦法繼續光榮下去而自暴自棄;如果父母一直要求孩子爭第一名,孩子幼小的心靈難免會想:“爸爸媽媽,在你們的心中,我重要,還是面子重要?”
擺脱第一名的魔影魅惑
我還記得念小學時,因為一個優秀的轉學生使我沒辦法再得到第一名,當時我的感覺是“真想殺了她”。那時年紀小,誰教我這麼偏激的?當然是因為怕自己再也得不到第一名,怕長輩和同學的冷嘲熱諷。有三分壓力是別人給的,七分是自己繼續幻想的魔影鬼魅。
我是一個有過很多第一名壓力的人,也看過太多第一名因為沒辦法在後來,在感情關係中繼續拿第一而活得很不快樂,甚至以極端的方式自戕或報復。所以,當我聽到這位母親對孩子的要求,我彷彿聽到許多孩子們心中“救救我吧”的呼喚。
大學越來越好考了,但這麼多年來,第一名的魅惑有增無減。不少小時候第一名的父母希望孩子繼續第一名,拿不到第一名的父母更渴望孩子拿第一,證明他們是“好筍”。是的,第一名會使你談起孩子很有面子,但是,你有沒有聽到暗夜之中,有無形的斧頭在砍戕心靈樹苗的聲音?
真心誠意有效率
從前有一個人誠心求道,翻山越嶺,耗盡氣力地長途跋涉,終於到達一個得道高僧的門口。他雙手合十,下跪問高僧:“我費了千辛萬苦來尋求您的教誨,請您指點我吧!”
高僧沉默了一會兒,微笑道:“下次你來的時候,可以在山那頭搭纜車,只要十分鐘,就可以到我這裏!”
這雖然是個無厘頭的笑話,卻透露出某個我們可以反省的信息:要把事情搞得越困難。越複雜,才會越有成就感,才會覺得得到的是個好東西?
你花很多力氣做小事嗎?
“複雜化”和“文明化”常是脱不了關係的。以食物來打比方好了。世界上做法最複雜的菜餚,我想非法國菜莫屬,如果你在日本吃法國菜的話,那更是複雜得不得了。
我有這樣的經驗:有一次在別府温泉的一家西餐廳吃日式法國料理,菜色豐富得不得了,前後至少有十道菜,每一道菜一小堆。一小勺的,在那“一小堆”中,至少又有七八種佐料組成。每一種佐料,如魚、蟹、蝦都處理得細緻到分辨不出原來的長相,必須吃很久才能判斷它是什麼東西。
這一頓飯讓我和任何老饕都覺得,廚師真是認真得感人肺腑,但老實説,吃起來每一道都是五味雜陳。菜上到一半,我就趕緊喊停,因為我的胃再也消受不了這麼複雜的食物了。
有個朋友自己開公司,在經濟上屢屢捉襟見肘,須靠家族另外的產業才支撐下去,而員工們士氣也很低落,比較能幹的總是火速離職。他一直不明白原因何在,朋友們倒是看得很清楚:因為他太“難搞”了,做一個決定,常要花很長的時間——即使是為公司內部採購一個小東西,他也一定要貨比無數家,找到理想品牌;刊登廣告,每一個詞都要細細推敲,直到盡如他意為止;員工如果太快把作業交出來,他一定打回票,叫他們再回去斟酌一下,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案”。最後員工學聰明瞭,一直到過了最後通牒,急得不得了的時候,才假裝很疲憊地把案子呈上給老闆。為了集思廣益,他會不恥下問地找朋友商量。好幾次,為了幫一個商品取名,問到我頭上來。我絞盡腦汁幫他想了幾個不錯的名字,他總是説:“再想想,有沒有更好的,再想想……”同一件事一連問了好幾天,有時三更半夜還接到他在公司打來的電話。老實説我已經頭皮發麻,想不出來,只得把電話調成靜音。後來,我發現,他使用的竟是我第一次為他想到的名字。他很認真、細心,怕百密有一疏,於是不怕麻煩(也不怕別人麻煩),總花很多力氣做完一件小事。這種“敬業精神”值得嘉許,但這種繞遠路精神和他老是抱怨做生意賺不到錢。找不到好員工必然有關聯。
做事有方法,過程更簡單
很多痛恨自己做事沒效率的人,都期待自己有效率一些,但採取的手段和思考方式卻反其道而行。他們大概是受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傳統影響太深,心裏已有一個前提:太容易得到的就是不好的。
是的,很多人有這個毛病。提到這點,有時我會“陰險”地耍個小伎倆。過去有不少從事文字工作的編輯常認為“吟罷一個字,捻斷數根鬚”才叫做認真,太早交稿會讓他們認為你“草率交差”。因而我即使把稿子寫完了,也要把它“放”到截稿日再假裝自己“好不容易”把稿子寫出來。這樣才能聽到“感激涕零”的感嘆及讚歎聲……
想要真正有效率,至少要先征服“慢工才能出細活”的藉口,快不等於打馬虎眼,也許是某人在某段時間聚精會神的結果,我們畢竟不是在做“米粒雕刻”。“慢工出細活”的人以為鐵許可以被時間磨成針。
懂施懂受才有福
有個唐代的故事,説來有點殘忍:唐太宗因覺鵝肉肥美,一時興起,要人送了一隻給正在養病的開國功臣李眅(原姓徐,賜姓李)吃。李勳接到聖旨,痛哭流涕,説:
“這是要我的命啊!”但聖旨不可違,他還是把那隻鵝吃了。原來他正在長毒瘡,沒多久,燥熱的鵝肉使他毒發喪命……
施比受更有福嗎?
這句話對每個人來説,好像已經“刻骨銘心”,不管你舍不捨得施予。但我們都沒有德瑞莎修女那樣的心腸,很多人在辛苦付出之後,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回報,或拒絕開放心胸接受別人善意的回報,常常搞得自己不幸福,接受你辛苦施捨的人也不幸福。
不當的施與受令人備感壓力
有個女人和大學同班同學結了婚,一起到德國攻讀博士學位。在德國唸書很辛苦,家裏提供的經濟援助(大部分是女方家中提供的)只能支持其中一個人唸完學位。於是女方就大義凜然支持丈夫先念完,自己一邊打工一邊孕育下一代。大學時代,女方的成績向來比男方要優秀,念大學時,他是靠着她的筆記才過關的。這下子,太太沒書唸了,先生唸了半天,也覺得興味索然。沒兩年,先生被請出校門,學業半途而廢,而兩個人的婚姻也出現危機。
兩人開始火爆地爭吵。女方説得振振有辭:“我辛辛苦苦、省吃儉用地栽培你,你還對我大呼小叫,不知回報,忘恩負義!”
男方雖然愧於心,心中想的卻是,我也儘量在平常討你開心,而你就是不開心,我活在這種壓力下,也夠辛苦了。於是辯白:“是你提議到這裏來唸書的,我本來又沒有要來!”兩人終成怨偶。因為她的“施”,他“受”的壓力太大。
相同的例子也出現在一個母親和她的獨子之間,她辛辛苦苦犧牲一切享受,供他念完醫學院。兒子娶了媳婦,該是回報她的時候了。可是,在這個該享福的時候,她卻越來越不快樂。媳婦也有工作,為了照顧家中的孩子請了菲籍女用人。媽媽心中很不是滋味,心想:“我從前那麼苦,你竟然可以撿現成的來享福!”媳婦買麥片和營養食品來孝敬母親,雖然是便宜東西,母親還是像松鼠一樣把它儲藏起來。放到過期了,媳婦拿去丟掉,母親老大不高興。有一次女用人把女主人新買的麥片拿來嚐嚐,母親更是氣得不得了,心想:我都捨不得吃!
男主人動完手術回來,發現家中婆媳勢同水火,媽媽揚言出走,太太揚言離婚,原來只是為了一包一百元的麥片,他覺得好冤枉。
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思考“施”的含義了。只有施而不懂得“受”,會給自己喜歡的人很大的壓力,而如果你在“施”的時候,沒有顧慮到對方當時需不需要而強迫對方接受,也只會讓對方壓力很大。
因為不當的“施”而引起的問題,説起來真不少。比如男友千里迢迢買了女友愛吃的乳酪蛋糕,拿給女友,女友因正在減肥吃不下,男友感到被潑了一盆冷水,一種“好心給雷親”的無奈;太太煮了好菜,先生並不知情,打了電話説,要為公司同事慶生不回來吃飯,回到家後看到太太對着一桌冷菜發呆,對他冷言冷語——他是可以體會她的失望,但是他也很無辜啊。
當你“施”而別人不能如你所願地“受”時,如果你的心情調適不過來,常是吵架的前奏曲。
掌握技巧,分寸拿好
老實説,你有沒有一些朋友,送你一些你實在不太喜歡的“擺飾品”?他來你家時,還會突擊檢查,看看它們有沒有擺在重要位置上,使你壓力很大?
由於我住的地方很安靜,我不時可以“不小心”聽到左右鄰居的吵架。樓下的太太,此時正因她為兒子買的球鞋,被兒子譏為“土死了!每次都買這種你們那個時代才會穿的東西”,並拒不接受而惱怒。她罵起兒子,先生勸架道:“下次帶兒子去買,讓他自己選嘛!説真的,你幫我在地攤買的領帶也很難配衣服……”此話火上加油,太太滿腔委屈,開始翻舊賬,細數自己的委屈:“你們都很高貴,只有我不是人!”所有的鄰居都開了窗户來看。她期待她的“施”讓他們“視若珍寶”。他們的建議沒錯,她的挫折感也理所當然,但家人情感顯然在看來誰也沒什麼錯的情況下受傷了。
不懂接受讚美的人,也很難讓別人願意讚美他。朋友説到一個例子。有一次她讚美一個朋友的朋友:“你穿的衣服都很漂亮。”沒想到人家酸溜溜地説:“我們買的都是便宜貨,哪像你穿的都是名牌!”使她寧願自己從沒説出這樣的讚美來。有人讚美,我們就單純地説聲“謝謝”吧!
人際關係中,我們最好懂得別人需要什麼,再來“施”,免得像唐太宗踢開國功臣李勳吃鵝肉一樣,人家正在長毒瘡,你又要強迫人家非吃不可(聖旨不可違嘛),反而把這開國功臣賜得毒發而死。你想“施”,就要有雅量,別人有理由可以不受;當然學,如果你想一直有人“施”給你,你得高興地“受”才行。
懂得“施”的技巧得福報,“受”得讓施者開心的繼續得幸福。現代人的“施”與“受”,必須於人於己都不強迫才行。
熱心,要用對地方
在這個略嫌冷漠的世界裏,我們都渴望有些熱心人士大駕光臨。
瑞整是個人造型創意工作室的負責人。她的業務慢慢擴充了,一人公司的格局,對她來説已經有點吃力,所以她打算請個助理來幫忙。在朋友介紹的應徵者中,她挑上了阿美。
在她看來,阿美比她更有耐心與人們建立關係,並且表示願意很熱心地處理一些瑣碎的事情,看來脾氣也很不錯。套句現代的話來説,阿美的EQ很高,又是才剛畢業的大學生,由她來當助理,再好不過了。
可惜,沒過多久,這個熱心人士就為她闖了一些禍。
熱心不等於幫得上忙
有一次,有一位大牌歌手要拍宣傳照,瑞荃接了這個案子,要從台北出發到桃園地區的山區出外景,約好是早上八點半鐘集合。當時,連大牌歌手都準時到了,就是阿美沒到,工作人員問:“可以出發了嗎?”瑞望不敢説不,因為在這個團體中,她是一個僱員,她不能為自己的僱員遲到而耽擱大家的時間。
瑞荃心中很急,不知道阿美在半路上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車子開走後,過了半個小時,她才接到阿美打來的電話:“你們在哪裏呢!”
“我們已經走了!你為什麼要……遲到?”“怎麼不等我一下呢?”阿美説,“我才遲到一下下,我是去替你買早餐……我想你一定沒有吃……”
瑞荃哭笑不得,她是還來不及吃早餐沒錯,但是,她不能因沒吃早餐而遲到啊。當然,這一次,她一個人撐完一天。僱了助理後的第一次出差,並沒有助理的幫忙。看在她熱心買早餐的分上,瑞整原諒了阿美的遲到。但第二次。第三次,阿美還是遲到,幸好就在台北市內,阿美坐計程車趕到了。問她為什麼遲到,阿美總説:“剛出門時,恰好有個電話……”
瑞荃越來越覺得不對勁,但是阿美似乎是個好人,甚至比她跟她的家人都處得好,瑞荃也就暫時沒有責難她,心想她總要進人狀況。但是啼笑皆非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她在工作室為瑞荃接電話,總是少了根筋,只寫下電話號碼,名字和聯絡事項永遠沒記下來;她的朋友來電的頻率比瑞荃的客户高,有時霸着電話講三個小時。客户抱怨找不到瑞荃,問她為什麼要講那麼久,她只得説,她的某個失戀的朋友要自殺,得好好開導一番。
讓瑞荃白血球死掉最多的事是,有人請瑞荃上一個現場廣播談造型,時間到之前,瑞荃搭了很久的計程車抵達阿美寫給她的地址——一家位於台北郊區的製作公司,但竟然找不到那個廣播室。結果才發現,阿美第一次為她答應上節目時,根本沒寫任何地址下來,只留下製作公司的電話。瑞荃要她問清楚,阿美就沒頭沒腦地打電話問製作公司的總機:你們公司在哪裏?總機當然把製作公司的地址告訴她。
結果,真正的錄音間在中廣——就在荃的工作室附近,瑞荃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對廣播主持人千抱歉萬抱歉。由於是現場節目,時間迫在眉睫,權宜之計,只好在製作公司和主持人電話連線。
事情不斷髮生,常有不明人士直接來按工作室的門鈴,説明是阿美的朋友或同學。有一次阿美不在,她的同學誤以為瑞荃是阿美,按了門鈴還跟她玩“躲貓貓”的遊戲,三次開門出去,都不見有人在外頭,直到瑞荃大喊“我要報警了”,她的同學才出現道歉。
瑞荃知道阿美人緣很好,所以朋友們都喜歡她,但是瑞荃的工作人緣,在阿美的“無意”影響下已經瀕臨崩潰。她想請阿美走路,她的爸媽竟然要她學學阿美的好脾氣……他們沒看到,住在工作室的阿美,讓穿過的衣服像鹹菜乾一樣堆在自己房裏,臭酸味四溢,沒有人會想到這是個造型工作室……最後,瑞室的問題自動解決,是因阿美決定出國深造。
她説,她想要出國念“行銷管理”……
你的身邊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人,熱心有餘,成事不足。到底問題出在哪裏?
熱心不等於幫得上忙,這是瑞荃學到的教訓。
別讓善意幫錯忙
EQ,也不只包括人際關係而已。
我們常常在形容一個熱情洋溢的人時説:“他很熱心。”但有些人的熱心,確實沒有用對地方,沒有看清楚自己的善意是否會幫得上別人忙,是否反而會造成傷害。
比如説,當一個朋友失戀時,你比他還積極地去罵讓他失戀的人;你的孩子、朋友,或朋友的孩子到了適婚年齡,你熱心地介紹一些異性給他,並不考慮他們相不相配——
這是我某個朋友的痛苦之一。她説,她的阿姨就是超熱心人士,每個禮拜幫她相親,每次找的對象都只能以“阿里不達”來形容。她不想搭理,阿姨還會打電話來説:“隨便啦,有喜歡你的已經很好了!”有朋友明明遭到婚姻暴力或外遇事件想離婚,你熱心地勸合不勸離……
這一類的例子太多了,我有個朋友在家中成員自殺喪生時,覺得最困擾的就是,每隔十五分鐘,親友們就熱心地來詢問事情發生的經過,急着知道“真正原因”。一點也不考慮到,每解釋一次,家屬的傷疤就被剝起一次。
熱心,如果只是一種狂熱的亢奮,不會解決問題,只會製造麻煩。熱心熱情都很好,但可以鎮定一點,冷靜一點,有方向感一點。我想,某些經常感嘆自己的“熱臉貼上別人冷屁股”的人,可以多思考一下。
對他重重地説、疾言厲色地説。舉個例來説,如果你從前在公家機關工作,你大可以擺晚娘臉孔,讓小市民來巴結你;可是現在,如果你還不識時務,依然以為自己端的是鐵飯碗,那麼你時時會被“參奏”。再舉個例子來説吧,從前商業的競爭沒那麼激烈,在我們家附近的西藥房買藥,常得忍耐老闆娘的叱喝:“要什麼,趕快説!”現在,誰願意花錢受鳥氣?那家祖傳的西藥房已經不聲不響地倒閉了。現在各種生意要做得起來,老顧客不可流失,只有和顏悦色,才能和氣生財。
這也是一個人際關係的“演藝時代”,不信的話,看看演藝界好了。以前你爸爸媽媽年輕的時代,流行的是冰山美人與木訥俊美的小生,現在受熒屏和觀眾歡迎的是“親和力”,要有人緣,長相倒不是那麼有關係。
我常在大眾傳播界聽到一些評斷新人的話,最常聽到的否定句是:“他不會紅啦,沒人緣!”而我們的表情,一嚴肅起來,通常都令人凜然生畏,一點兒也不可愛。如果你嚴肅起來會變成苦瓜臉的話,那更是吃虧吃大了。很多工作講的是羣體合作,讓別人對你“敬而遠之”,你自然會吃大虧。誰告訴你認真一定要和嚴肅畫上等號的?